感悟网 导航

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产生主要是由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什么差别造成的?

作者&投稿:仲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一)总体差异分析

  1 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投资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债权人、政府机构等)提供可靠、有用的各种信息,便于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而所得税会计是以保证国家税收为目的,为国家税务局和纳税企业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

  2 会计核算基础不同。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税务会计虽然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但是税务会计中的权责发生制在特定情况下要以收付实现制来修正,以保证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更加科学合理。

  3 原则运用的不同。一是历史成本原则。财务会计在强调历史成本原则的前提下,如果可以做到准确而可靠的计量,也可以运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所得税会计采用历史成本可以避免会计核算过程出现的大量纳税调整事项。二是谨慎性原则。财务会计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税务会计则完全否定谨慎性原则,更加强调实际发生原则。

  (二)资产计量的差异分析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1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其取得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但后续计量时存在以下两点差异。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税法中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另外,税法还就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作出了规定。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一会计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一税法累计折旧

  2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夹断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作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后续计量产生的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财务会计而言,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所得税会计则以成本计量。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财务会计上,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所得税会计以成本计量。

  4 其他资产

  (1)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同: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房地产,其计税基础的确定类似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2)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有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后,其账面价值会随之下降,而税法规定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变化,造成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后,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还反映在法律法规和时间依据等多个方面,了解并掌握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对于我国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会计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对应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和应该交给税务机关的税金没有关系。
年底先计算应交所得税,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差异就是所得税费用

企业合并以后所得税按着合并之前的销售收入和减免抵扣额度与合并以后的数额分阶段分别缴纳,不存在合并前后的递延问题,从新的企业注册开始,按着新的销售收入和和成本开始重新计交所得税。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递延所得税如何计算?》
答: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所以这里会存在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一般是指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 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答:2、根据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即被合并方应按账面价值确定其计税基础,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负债也按账面价值确定,则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怎么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100》
答:首先明确合并报表中不认可内部债权,自然不存在相关的坏账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上年个别报表中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继续抵销,调整其对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然后将个别报表中当年由内部债权变动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动相应抵销,即:个别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增,抵销分...

《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
答:企业合并以后所得税按着合并之前的销售收入和减免抵扣额度与合并以后的数额分阶段分别缴纳,不存在合并前后的递延问题,从新的企业注册开始,按着新的销售收入和和成本开始重新计交所得税。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何确认?》
答:您需要区分一下情况:您看到的企业合并一章中的处理是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而不是吸收合并;而在所得税一章中是吸收合并情况,所以只有在吸收合并情况下才会涉及到递延所得税问题,因为吸收合并直接把对方的全部资产、负债拿过来,入账价值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计税基础还是原来的账面价值,只有存在差额的...

《免税合并下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答:回答:这要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要确认。同时要学习过税法,因为非同一控制企业免税合并,合并方以公允价值入账,而税务上以账面价值,所以税会差异,要确认。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递延所得税如何计算?》
答: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一)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1、抵销内部销售收入:借:营业收入(内部售价)贷:营业成本 2、抵销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毛利率)3、递延所得...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递延所得税如何计算?》
答: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1、抵销内部销售收入 借:营业收入(内部售价)贷:营业成本 2、抵销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毛利率)3、递延所得税处理 ...

《企业合并中,在计算商誉时,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什么要加上或...》
答: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同一控制下,资产仍以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列示,不存在账面和公允的问题),子公司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考虑。虽然税法不确认应收账款的预提减值,但是因为子公司也据此确认了递延所得税,因此在应收账款评估增值时也应当考虑账面和公允的差值。如果不考虑原来的...

《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何处理》
答:【解答】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