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合并报表时递延所得税抵销的简捷办法

作者&投稿:令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合并报表时递延所得税抵销的简捷办法

  所得税核算由于涉及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内容的交叉,原本就是一个难点问题,而合并报表中的涉税问题,更是难上加

   【摘要】: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递延所得税处理,一直是个难点问题。注会教材对该问题的某些方面阐述过于繁琐,而某些方面又并未涉及,给初学者造成不少困扰。本文以案例的形式,阐述其核算的简便方法。

  所得税核算由于涉及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内容的交叉,原本就是一个难点问题,而合并报表中的涉税问题,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的注会教材对此问题的某些方面阐述得过于繁琐,而对某些方面又根本未曾涉及。本文结合案例,具体说明合并报表中的递延所得税核算简捷方法。

   一、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发生减值时,如何简便确定合并报表中应抵销的递延所得税?

  目前的注会教材只阐述了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如何抵销递延所得税,未涉及发生减值时的会计处理。对此笔者的思路是:当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发生减值时,首先要比较合并报表中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合并报表中应有的递延所得税余额。然后将其与个别报表中该项交易原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余额比较,由此确定合并报表中应抵销的递延所得税余额。

  解 决该问题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

  ①当内部生产成本<可变现净值<内部购买成本时,由于合并报表中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其计税基础是内部购买成本,账面价值为内部生产成本,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实质为存货成本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而原先个别报表中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内部购买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抵销的递延所得税就是可变现净值与内部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形成的。

  ②当可变现净值<内部生产成本<内部购买成本时,由于合并报表中需要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个别报表中原先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相等,因此在合并报表中不再需要对个别报表中原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调整,维持原金额即可。

  举 例说明如下:

  例1:甲公司拥有乙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2013年10月20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B产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价款已支付,乙公司B产品的生产成本为每件1.6万元。2013年甲公司将上述B产品对外销售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4万元。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的B产品可变现净值为170万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下同)。

  分析:由于甲公司能够控制乙公司,故它们之间的内部商品交易必须抵销。

  (1)常规处理思路:当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70万元高于内部生产成本160万元(100×1.6)时,站在合并报表角度,B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因此要将个别报表中计提的3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抵销。

  另外从合并报表层面,这100件B产品的计税基础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内部生产成本160万元,形成了4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40×25%),将其与乙公司个别报表中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30×25%)比较,需要增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7.5)。

  (2)简便方法:因为内部生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70万元<内部购买成本200万元,在合并报表中需增加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5万元[(170-160)×25%]。

  抵销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800(400×2);贷:营业成本760(300×2+100×1.6),存货40。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所得税费用2.5。

  例2:假定上例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是结存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变为140万元。

  (1)常规处理思路:当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40万元低于内部生产成本160万元时,站在合并报表角度,B产品发生了20万元的减值,因此要将个别报表中多计提的40万元(200-140-20)存货跌价准备抵销。另外从合并报表层面,这100件B产品的计税基础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可变现净值140万元,形成了6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60×25%),正好与乙公司原个别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等,在合并报表中不需要再调整。

  (2)简便方法:因为可变现净值140万元<内部生产成本160万元<内部购买成本200万元,合并报表层面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与个别报表相同,不需再对个别报表中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进行调整。

  相关抵销分录与例1中的前两个分录相同。

   二、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有无简便方法计算其在合并报表中形成的递延所得税?

  目前的注会教材对此内容阐述得比较详细,甚至是有些啰嗦,整体思路与前个问题基本相同。事实上对该问题有个简便的处理方法:假定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其会计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都与税法规定相同,在某一个时点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就是合并报表层面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该金额相应确认该时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就行,不需再去比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而由于该项内部交易,个别报表中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合并报表中需要抵销的递延所得税直接依据该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确认即可。

   举例说明如下:

  例3:甲公司为丙公司的母公司。2013年9月10日,甲公司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为900万元,销售成本为600万元。该固定资产不需安装,当月投入使用,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会计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相同。

  (1)常规处理思路:对于母子公司间发生的该项固定资产交易,应抵销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300万元(900-600),以及当年由此多计提的折旧费用15万元(300÷5÷12×3)。另外,由于合并报表层面认可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因此应确认相应递延所得税。

  合并报表中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70万元(600-600÷5÷12×3),计税基础为855万元(900-900÷5÷12×3),两者的差额285万元就是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1.25万元(285×25%)。

  (2)简便方法:事实上,这个285万元,也就是期末该项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300-15)。这个数据可以直接计算得出,不需再通过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得到。下一年度编制抵销分录时,合并报表中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应为56.25万元[(300-15-300÷5)×25%],相应调减15万元(71.25-56.25),当然也可以直接依据当期固定资产价值中减少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计算得出(60×25%)。

  抵销分录如下:①2013年:借:营业收入900;贷:营业成本600,固定资产——原价30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5;贷:管理费用1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1.25;贷:所得税费用71.25。②2014年:借:年初未分配利润300;贷;固定资产——原价30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5;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1.25;贷:年初未分配利润71.25。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60(300÷5);贷:管理费用60。借:所得税费用15(71.25-5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5。

   三、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如何简便抵销内部交易形成的债权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目前的注会教材只对当期内部应收款项相关所得税的合并抵销问题进行了阐述,而对连续年度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所得税处理并未涉及。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首先明确合并报表中不认可内部债权,自然不存在相关的坏账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上年个别报表中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继续抵销,调整其对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然后将个别报表中当年由内部债权变动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动相应抵销,即:个别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增,抵销分录中则冲销;个别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减,抵销分录中则转回。

  例4:甲公司是A公司的母公司,2013年末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中有300万元为应收A公司账款,相应坏账准备为20万元,其中年初坏账准备余额为16万元、本年补提4万元。

  分析:由于甲公司与A公司为一个整体,合并报表中不应确认内部债权,在个别报表中为内部债权计提的16万元坏账准备自然就不存在,由此产生的4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当然也要抵销。

  在连续年度编制合并报表时,要将上年个别报表中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合并报表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抵销,并冲销当年个别报表中因内部债权变动引起的1万元(4×25%)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减变动额。

  抵销分录如下:借:应付账款300;贷:应收账款300。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6;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6。借:年初未分配利润4(1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4。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贷:资产减值损失4。借:所得税费用1(4×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

;

《企业合并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答:现在通常的做法:如果是免税合并的话,调整被合并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到公允价值时产生的差额,由于税法不认,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在计算合并商誉时会少掉这部分。如果是非免税合同,这个时候一般这么认为,就是实际已经为这部分差额纳过税了,所以把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调整就不确认递延了。

《合并财务报表内部存货交易抵消分录,求详细》
答:借:营业收入 150 000 贷:营业成本 100 000 存货 50 000 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递延所得税,税务机关不认可你的合并报表,只认可子公司个别报表,因此本年底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5万,合并层面的账面价值为10万,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合并中,内部存货交易抵销,什么情况下有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时候没有...》
答:借:存货1600贷:资产减值损失1600,合并报表的计税基础应为子公司的计税基础20000,子公司个别报表账面18400,确认递延资产1600×25%=400,合并报表认可的账面为母公司的成本16000,合并报表中的递延税资产4000×25%=1000,抵销分录产生递延税1000-400=600,借:递延税资产600贷:所得税费用。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答:1、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有一个简单的内在逻辑,可以总结为两个“视角”(如果涉及合并报表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还须增加一个税务视角,即关注所有内部交易的所得税影响之抵销)和一个“抵销方法”。两个“视角”即报表编制者要同时站在“合并个体”与“合并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抵销方法”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何进行合并抵销处理》
答: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发生减值年度,其在个别报表中因发生减值而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根据合并整体的要求进行抵销处理。(1)抵销交易产生的内部利润,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2)抵销当年计提折旧包含的内部利润,借:固定资产...

《合并报表 递延所得税(续)》
答:3、调整本年内部交易存货相关递延所得税 在子公司个别报表上,该存货的账面价值16 000元,计税基础18 000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 000元(18 000 - 16 00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 000 * 25%)。在母公司编制的合并报表上,该存货的账面价值因内部交易抵销而为14 400元(24 000 * 60%...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递延所得税如何计算?》
答:一般这种合并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产生于免税合并。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所以这里会存在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一般是指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 是当...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其抵销分录怎么做》
答: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抵销;同时还应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并确认延所得税的影响,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其抵销分录为:借:应付账款 5 000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0 000 借:...

《递延所得税问题》
答: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抵消,日后合并时,涉及投资权益的抵消,要不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差异?... 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抵消,日后合并时,涉及投资权益的抵消,要不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差异?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电视剧《王牌部队》有哪些槽点?匿名用户 2014-12-05 展开全部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顺序》
答:(3)具体调整时,可以根据调整抵销分录中涉及的损益类科目进行调整,但是内部交易涉及的所得税费用,债权债务、内部投资业务涉及的损益类科目不进行调整.因为递延所得税本身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它是把合并报表当成一张普通报表,因为编制了抵销调整分录后,使这个报表上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了变动,...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