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近代人向西方人学习的过程,结合史实分析 近现代史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作者&投稿:犁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简要分析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过程,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是由“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再加一步,那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第一个正眼看世界。魏源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这种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
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从民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思想”
1、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新文化运动目标是建立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设想是美好的,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不可能实现。

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思想界经历了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史实: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
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史实: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共和国)
(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

由浅入深,先学技术(洋务运动),再学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后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答:阶段特征:地主阶级洋务派担负起近代化任务的主角;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展开。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高二历史)例举近代史上不同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举措及结果,并说明你从中...》
答:1914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主体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文化救国,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学习新文化,反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此时已深入到学习西方的思想内核。后期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结果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上就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求较详细的答案,谢谢谢谢谢谢...》
答: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技术,开展洋务运动。三、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技术转变为学习西方制度,进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四、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却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因此中国由学习西方制度转为学习西方思想,发起了新文化...

《概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答: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之际,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摆脱民族困境,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曾把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

《分析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包括内容,代表人物和总体趋势》
答: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特点 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阶段特征)①第一阶段:自雅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0多年 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探索西学的热点...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请结合有...》
答: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最终破产,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成熟的客观革命形势,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 1.早期维新派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目的:抵制外来侵略,发展资本...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答:1、魏源 魏源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2、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答: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请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答:(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

《1840∼1919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轨迹》
答: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他们从鸦片战争的亲身经历和对战争失败原因的总结中,深切地感到了中外在“器”、“ 技”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召,从而揭开了中国学习西方、走向近代化的序幕。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把“师夷长技”...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