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高二历史)例举近代史上不同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举措及结果,并说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分析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过程,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作者&投稿:庾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事例和结果,从中学习到什么?~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是由“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再加一步,那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第一个正眼看世界。魏源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这种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
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从民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思想”
1、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新文化运动目标是建立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设想是美好的,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不可能实现。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历史事件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由清朝官僚地主阶级掀起的改革,中体西用,主张保留封建制度,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挽救民族危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结果不但没有巩固统治也没有挽救民族危亡。失败。

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政治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也是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革命派主张学习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推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结果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帝反封建任务。
1914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主体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文化救国,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学习新文化,反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此时已深入到学习西方的思想内核。后期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结果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以上就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器物——制度——思想
启示:由于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才能救国。

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强国御辱之道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先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培养先进人才 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 洋务运动破产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主张君主立宪制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只有国家独立 才是富强的前提

①开眼看世界 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落后②洋务运动 创办了很多民用企业③维新变法 失败了④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⑤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
要从思想让来解放,才能最终成功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军事和近代科学技术 [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洋务运动期间]
开明地主阶级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 [时间: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到20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到实践——辛亥革命]
康梁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启蒙思想及文化 [时间:1915年后的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上各阶级是如何探索救国道路的》
答:李伟江 | 历史二级教师 擅长: 历史 其他回答 中国近代史上各阶级是如何探索救国道路的1地主阶级:A.人物 ---林则徐,魏源。探索内容---学习西方军器制造与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之道。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 B人物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探索内容---学习西方军器制造与科技,先...

《历史上四大阶级的主要运动的意义,以及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_百度...》
答: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军事技术,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失败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

《问答题 请你简述近代中国不同阶层探索近代化的过程。(用列表方式表示出 ...》
答: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顶峰。其后的的二次国共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京国民政府主动发起过次大会战,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支援抗日民族根据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无产阶级: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随后在国际的援助下于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北伐战争中有着不小的贡献,随后四一二...

《在中国近代史上,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对中国社会...》
答:封建地主阶级:改良封建制度,如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改良,资产阶级革命,如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 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如五四运动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各阶级,各阶层为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_百度知 ...》
答:反抗本国封建统治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拳(义和团前身,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等。反抗外国侵略的有:第一次鸦片战争(包括三元里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后期的运动等。

《近代中国(1840到1919)经历哪些苦难?中国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
答:近代中国(1840到1919)经历哪些苦难? 概括来说:遭受列强不断的侵略、欺凌,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中国也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索,结果如何? 1、抗争——压迫愈深,反抗愈烈,中国人民为...

《近代中国有哪些阶级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和主张来救国救民,为什么会失败...》
答: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近代中国各阶级先后提出...

《...帮忙一下,告诉我在近代历史中有哪些阶级?(像什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
答: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 领导 (即先进知识分子)革命性质:均为资产阶级革命 阶级有很多啊。。。可否再详细一点?

《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个阶级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答: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

《请列举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或阶层)领导的具有反封建性质的社...》
答: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