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近代史上推动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事件有哪些 近代史上对思想解放有重大作用的事件及其影响。

作者&投稿:才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事件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②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
第四次: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问题,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为主要目标,端正了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根本方针政策.正是这邓小平首倡“真理标准讨论”,以解放思想的冲击与震撼,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教条回到了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空想回到了科学;使我们对世界形势的认识由对抗回到了缓和.没有解放思想的启蒙先导、拨乱反正,当今中国发生的一切历史性变化都无从谈起,都无从认识.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实际上解决的是对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传统观念的看法,树立生产力的标准的权威,由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掀起的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以突破凡事都问姓“社” 姓“资” 的禁锢为主要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根本标准,解决了人们头脑中的许多问号,冲破了人们头脑中阻碍经济发展的羁绊,成为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强大“推进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而且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市场在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了姓“公”姓“私”,冲破了所有制崇拜,又一次解决了人们头脑中的许多问号,一步步地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一起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做着贡献.
党的十六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思想大解放,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大会强调进行理论创新,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是我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大会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表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实事求是的.只有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制定出解决中国实践问题的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为从根本上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指明的方向,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统一了认识.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②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
第四次: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问题,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为主要目标,端正了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根本方针政策.正是这邓小平首倡“真理标准讨论”,以解放思想的冲击与震撼,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教条回到了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空想回到了科学;使我们对世界形势的认识由对抗回到了缓和.没有解放思想的启蒙先导、拨乱反正,当今中国发生的一切历史性变化都无从谈起,都无从认识.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实际上解决的是对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传统观念的看法,树立生产力的标准的权威,由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掀起的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以突破凡事都问姓“社” 姓“资” 的禁锢为主要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根本标准,解决了人们头脑中的许多问号,冲破了人们头脑中阻碍经济发展的羁绊,成为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强大“推进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而且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市场在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了姓“公”姓“私”,冲破了所有制崇拜,又一次解决了人们头脑中的许多问号,一步步地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一起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做着贡献.
党的十六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思想大解放,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大会强调进行理论创新,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是我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大会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表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实事求是的.只有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制定出解决中国实践问题的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为从根本上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指明的方向,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统一了认识.

主要有下面几场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一部分。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
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
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改革开放,
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1。首先是1840年以来,地主阶级的探索----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是林则徐,魏源)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分子,即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坚决抵抗“侵略的西方”,又对“先进的西方”持了解和学习的态度,“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寻求救国御侮之路。这是对西方双重挑战的最有效的爱国主义的双重回应,也是近代中华民族特质最为重要的标志。它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影响在于: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探索救国之路。
  代表著作
  《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四洲志》、《华事夷言》
  2. 然后是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是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张是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和中体西用

  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其次是19世纪90年代初的早期维新派,(早期以郑观应,王韬为代表)
  其主张是商战,即主张经商富国,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族工业的发展
  4.再是1898年的维新变法(代表人物是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即资产阶级保皇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影响: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5.1911年的辛亥革命(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是民主共和思想)
  影响: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6.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
  主张:民主,科学
  内容:①前期:提倡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
  ②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7.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代表人物是李大钊)
  代表作是《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希望对你有帮助:1。首先是1840年以来,地主阶级的探索----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是林则徐,魏源)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分子,即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坚决抵抗“侵略的西方”,又对“先进的西方”持了解和学习的态度,“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寻求救国御侮之路。这是对西方双重挑战的最有效的爱国主义的双重回应,也是近代中华民族特质最为重要的标志。它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影响在于: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探索救国之路。
代表著作
《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四洲志》、《华事夷言》
2. 然后是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是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张是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和中体西用

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其次是19世纪90年代初的早期维新派,(早期以郑观应,王韬为代表)
其主张是商战,即主张经商富国,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族工业的发展
4.再是1898年的维新变法(代表人物是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即资产阶级保皇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影响: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5.1911年的辛亥革命(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是民主共和思想)
影响: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6.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
主张:民主,科学
 内容:①前期:提倡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
  ②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7.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代表人物是李大钊)
代表作是《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洋务运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推动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事件有哪些》
答: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一部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 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哪些思想解放运动,各》
答: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1、戊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思想》
答: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变法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答:洋务运动1861-1894;戊戌变法1968;新文化运动1915-1919。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

《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事件有哪些》
答: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②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 第四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问题,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突破...

《列举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时间、代表人物、性质和意义...》
答: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1923年 目的: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背景:- 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

《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是?影响?》
答: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影响:此次论争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此后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第二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

《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答: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2、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1、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

《中国近代史上为了解放人的思想,中国各阶层做了哪些努力?》
答: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农民阶级:《资政新篇》,中国首个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思想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的诞生奠定了...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