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思想 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作者&投稿:慈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是?影响?~

有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898年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905年—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影响:此次论争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此后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影响: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第三次: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新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这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扩展资料: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 以当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以陈独秀、胡适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近代西方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冲破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牢笼,高喊 “科学和民主”,开展新文化运动,推动着中国社会大改造。
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勇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激烈姿态。
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想解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两次,新文化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
1、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
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
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扩展资料:
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介绍:
1、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2、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3、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想解放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变法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

这些有关民主和科学的学说,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扩展资料:

一、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有两层含义。

1、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这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内容。

2、二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3、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尖锐地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中国要在世界上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二、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它主要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他们强调要用科学的尺度衡量世间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对迷信和愚昧;指出只有“一遵理性”,具有科学精神,国人才能摆脱“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束缚,成为新鲜活泼的一代新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百年回望: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次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新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2.这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3.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池上(白居易)

《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好按照时间顺序,有代表人物和影响。。以...》
答:前期 中国近代前期先后发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给近代中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背景、内容与影响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联系比较从而总结其规律性认识。 一背景 1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论战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答: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

《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答:豆豆525081632 | 浏览2480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17:06:26 最佳答案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19世纪,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1905年至1907...

《列举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时间、代表人物、性质和意义...》
答: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中国深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将革命风暴推向前台;代表人物:孙中山;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

《近代化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政治派别领导的_百 ...》
答: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指的是( )。》
答:【答案】:A,C,D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指的是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故选ACD。

《中国在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答:(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

《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答: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近代化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是什么及各自的作用》
答: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思想解放运动》
答:⑶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历史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他们接受并利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权、自由...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