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脾胃弱则百病生,脾虚的9大表现,你占几条?教你6招轻松解决

作者&投稿:那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脾胃负责吸收和运化。

《黄帝内经》中称其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食物经胃初步消化成食糜,由脾进一步加工成水谷精微,并将这些精微物质转化为气血运送给全身脏腑组织。

维持五脏六腑正常运作的气血,主要来源于脾胃。

一旦脾胃的功能受损,所有脏器均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脾胃弱则百病生。

脾胃虚弱到底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管着整个身体的运行。

脾胃是化生气血的器官,如果脾胃虚弱,那么化生气血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和供血不足。

轻则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不适,重则引起心梗等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脾与肺是母子关系,肺属金,脾属土,脾土能生肺金。

如果脾胃受损,脾土不能养肺金,就会导致肺气不足,皮毛不固,身体就容易感受外邪而感冒、咳嗽。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土得木而达”。

表明脾胃对饮食的收纳、腐熟及水谷精微的输布运化功能,不仅需要自身功能正常,而且需要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

胃纳脾运、脾升胃降都需要肝气的调节。

反过来,肝精气的贮存,以及功能的发挥,又需要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涵养。

肾藏精,是先天之本。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

脾气的健运需要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

肾和脾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脾虚使水谷精微吸收减少,无法满足肾脏的需求就会出现肾虚,出现手脚发冷、水肿等症状。

如果肾阳不足,就会导致脾阳亏虚,出现食谷不化、五更泻等症状。

脾喜燥恶湿,脾主运化水液,脾胃弱会导致水湿滞留,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这些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结节、肿瘤等的主要因素。

主要从以下9方面观察

1、唇色苍白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当脾胃虚弱时,气血生成不足,会表现出唇色苍白。

2、脸色暗黄

五脏对五色,不同的脏腑问题会表现出不同的脸色。

如心脏病容易出现脸色发红,因为心主红色。

脾主黄色,脾虚者往往脸色暗黄。

3、容易便秘或便溏

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气血的充养和津液的滋润。

脾胃主管气血生化和津液运化。

因此,脾胃虚弱容易大便导常。

4、睡觉流口水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

涎就是口水,脾虚时管理涎的能力下降,口水就会不听使唤乱跑。

因此,睡觉流口水是脾虚的典型症状。

5、易胖或吃不胖

脾虚者可表现为易胖,是脾运化功能下降,使多余的脂肪容易囤积。

也可表现为吃不胖,是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无法把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保留下来。

6、水肿

中医对于水肿病机的理解,认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

另外,脾主管水湿运化。

因此,水肿患者和脾胃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7、手脚心爱出汗

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

脾胃虚弱时,运化水湿能力减弱,湿热容易滞留在体内,湿热下走,会从四肢末梢排出,表现出手脚心爱出汗。

8、白带色白、无臭味

脾虚容易湿盛,脾主管小腹。

因此,脾虚会使湿热下注至小腹,影响女性白带。

9、打嗝

打嗝也称呃逆。

脾气虚弱者,脾运化水谷的能力下降,食物积在胃脘,会出现中焦气机不畅,表现出打嗝。

主要和这3个行为有关系

1、久坐久卧

《黄帝内经》中记载:“久坐伤肉、久卧伤气。

而脾主肌肉,所以久坐使气机郁滞,影响脾的功能。

2、思虑过度

情志也和五脏相对应,思伤脾。

过度使用脑力、偏执地想事易伤脾胃,尤其是长期熬夜加班的脑力劳动者。

3、饮食不节

经常暴饮暴食或节食过度、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会使脾胃气机失调,引起脾胃虚弱。

长期食用寒凉食物,尤其是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会损伤脾阳,引起脾胃虚寒。

脾胃虚弱了该如何调理?

一、食疗

俗话说, 脾胃三分治,七分养。

正常的饮食是调养脾胃最佳选择。

1、黄色食物

五色入五脏,黄色入脾。

多食黄色食物可健脾胃。

比如:玉米、小米、南瓜、黄豆、菠萝、柠檬、柑橘、橙子、柿子等,有促消化、健脾胃的作用。

2、根茎类食物

脾在五行中属土,根茎类食物由于埋于地下,一般都有健脾作用,如:土豆、红薯、生姜、胡萝卜、山药等。

二、呼字决

呼”字属土,常练六字诀中的呼字功,可以培养脾气,调理脾胃功能。

具体做法为: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垂于两侧,全身放松。

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舌尖轻抵下牙。两手自小腹前提起,手心朝上,至脐部时口吐“呼”字音,呼将结束时撮谷道(提肛门),用力呼出最后一口气。

呼字决有助于排脾胃毒素,提升脾胃功能。

三、八段锦

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臂单举”。

方法:

这段动作是一手上举掌心朝上,一手下按掌心向下。双手上下轮流进行。

功效:

上下用力对拉,使两侧内脏器官(肝、胆、脾、胃)和肌肉受到牵引,使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强,久练有助于健脾养胃。

四、运动舌头

舌在口内舔摩内侧齿龈,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做12次。舌以同一顺序舔摩外侧齿龈12次。

此谓赤龙搅海。

然后,口唇轻闭,用舌顶住上腭,当津液满口后分3次徐徐咽下,引入丹田。

此谓玉液还丹。玉液灌溉五脏,润泽肢体。

这2个动作均有健脾养胃、和调阴阳脏腑的功效。

五、敲经络

调理脾胃可以通过轻轻敲打脾胃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

六、按摩腹部

脾胃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和腹部。

脾胃虚弱者大多可以在腹部找到经络阻滞点(压痛点)。

经常按摩腹部特别是阻滞点一定要揉开,可以打通脾胃经络,达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有人说:你怎么对待身体,身体就会这么回报你。

在饮食起居这些生活习惯上注意保养好脾胃,不仅会让你拥有好气色、好身材,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拥有最大的财富―― 健康 。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脾虚百病生,看看你中了几个吧》
答:方面一:看五官 脾胃好的人嘴唇红润、润滑有光、干湿适度,而脾胃虚的人口唇干燥、发白,容易出现裂口或起皮,睡觉的时候可能会流口水。此外,脾虚还可能会出现脸色萎黄无华、流清鼻涕、耳鸣耳聋、眼睛疲劳、鼻腔干燥、视物不清等症状。 方面二:看湿气 脾胃虚弱的人水液运化代谢失常,容易产生内湿,所以脾虚的人大多伴有...

《脾胃弱则百病生,脾虚的9大表现,你占几条?教你6招轻松解决》
答:1. 唇色苍白: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反映在唇色上就会显得苍白。2. 脸色暗黄:中医认为脾主黄色,脾虚的人脸色往往呈现出暗黄色。3. 便秘或便溏: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便秘或便溏。4. 睡觉流口水:脾虚使得口腔周围的肌肉失去控制,导致流口水。5. 易胖或吃不胖:...

《俗话说“脾虚生百病”,身体有哪些表现说明,你需要赶紧补脾通气血了...》
答:脾虚常见6个表现1、食欲下降 当一个人脾胃虚弱时,脾胃运化能力受到影响,就会不思饮食,食欲明显下降,吃进去的食物也不易消化和吸收。只有及时调理好脾胃,才能吃嘛嘛香。2、舌苔发黄,厚腻 健康的人舌苔厚薄适中,不会太湿也不会太干,如果舌苔厚腻,进食就会感觉不舒服,要是还伴有颜色发黄,那么...

《中医养生,脾胃是根本,脾胃虚弱则百病生!内附调理方法建议收藏》
答:看五官: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脾胃不好,则口唇发白、干燥,易起皮或裂口。有些人睡觉会流口水,也是脾虚的表现。此外,脾胃虚弱可能会有耳鸣耳聋、鼻腔干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面色萎黄无华,也多提示脾虚。看体型: 脾胃不好的人,...

《中医上讲“脾虚百病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附上健脾良方》
答:面部会有变化:脾虚的人, 舌苔容易变白变厚 ,舌头还容易胖大,两侧有 齿印 ;还容易 流口水 ,中医上讲脾开窍于口,主涎,脾虚的人,睡觉时容易流口水;脾胃功能不好,也会影响到肺,而肺开窍于鼻,所以鼻部也会有所表现,容易干燥、流鼻涕。排泄也会出现异常:脾主运化,...

《脾虚生百病,那么脾虚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答:4、经常腹泻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腹泻病人都是脾虚,比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直肠炎或肠癌等,一旦吃了一些不适食物,也易引起腹泻;也有做了肠镜并未发现问题,但其实是患有胃溃疡,其表现大多也是反复腹泻。此外,通过中医辨证出不属于脾虚范畴,也有可能是肝气郁结、肝火较旺所致,治疗就主要以疏肝...

《俗话“脾虚百病生”,如何判断脾好不好?身体哪些地方能看出来?_百度知 ...》
答:脾被称作身体的血站,承担血夜的存储,脾还具备水份消化吸收的作用,可以立即将身体不必要的水排出来身体之外,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中医讲:脾胃虚万病生。要是没有好好保养自身的肝脏,造成脾胃虚,自身免疫力便会大大的降低,人体还会主要表现出许多不好的情况。中医讲肠胃为后天之本,脾...

《脾胃虚则百病生,当一个人脾胃虚会出现哪些表现呢?》
答:脾胃虚则百病生,在中医上未认为脾脏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的气血都是由脾脏而生的,一旦脾胃虚弱就会导致气血供应不足,让身体变得虚弱,慢慢的然后会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受到影响。当脾胃虚弱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首先会发现一个人的脸色非常的发黄,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肚子发胀有腹泻的症状。同时...

《脾虚百病生,脾虚一般有这6大表现,夏季养脾,牢记“3宜3忌”》
答:1、肠胃不通畅 在上厕所的时候出现便秘或者是拉肚子的现象,主要是由脾虚引起的。人体肠胃功能较差的情况下,吃进去的东西不容易被吸收和消化。进一步地加重了体的湿气存留,导致脾胃运行不畅,大便黏腻、腹泻等现象时常出现。2、身体肥胖 由于脾虚,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会在体内一直堆积,很难被消化,同时...

《脾胃不好≠胃口不好,脾胃差的7个表现,你占了几个?》
答:《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