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回想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在技术、政治和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请列举出他们分别对应的重大历史 试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你有何启示?

作者&投稿:左丘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阶段,~

学习军事技术就是李鸿章为首的洋务运动。政治制度就是戊戌变法,想走君主立宪制。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1、1840——1860之间。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才开始了真正地关注西方。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著作有《海国图志》(魏源著)、《瀛寰志略》(徐继畲著)等。但这一时期,还有相当的局限性。且是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的被迫之举。
2、1860——1895之间。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军事失败后,以奕、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一大批传统读书人和贵族地主为代表人物,从上自下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一时期,一些现代的军事、工业、商业、翻译、公共服务业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最后,“洋务运动”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而宣告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它是在封建体制下进行的自救,不可能也改变不了中国社会的根本。
重大事件: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设立京师同文馆等。
3、1895——1898之间。“戊戌变法”是中国人的又一次图强尝试。“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人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体制的问题。代表人物:光绪帝、康有为、谭嗣同等。这次短暂而微弱的改革,最后在保守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不仅使得变法失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政治和官制出现了倒退,为在1900年时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埋下了伏笔。
重大事件:1895年康有为于北京发动的公车上书,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惨遭杀害。
4、1898年——1911年10月。近代中国最为黑暗和腐败的时期,清廷也曾“预备立宪”,但无非是欺骗民众而已。
5、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
可以这样说,近代前期的一系列的抗争与探索过程,是一个古老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新定位和认识的过程。

技术:洋务运动
政治: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政策上认清自己的事例》
答:(3)思想文化上(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体现在...

《近代前期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表现有哪些。》
答: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结束。1840年鸦片战争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还有中俄领土战争 中法马尾战争以及中法越南争夺等 一些列战争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和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等等,造成中国政治、...

《近代前期,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层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 ...》
答:作用:在【物质层面】引入西方技术:建立起了近代化工业的基础。装备了一支 现代化的部队,开始了军事现代化(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的正规军 比德国装备得都好,全部给老佛爷护驾撤退了)。引进西方科技技 术,派遣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开始了教育的近代化。3.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前期努力:...

《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过程简论》
答:(3)思想文化上(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体现在...

《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进程及主要原因》
答:(2)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制度是主体,技术是工具)。其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2、资产阶级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在洋务派中产生了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小故事》
答:在中西方有商务往来后,英国人在一百多年里,从中国进口最多的就是茶叶,茶叶在英国从最早的奢侈品逐渐普及到劳苦大众,最后全民都要喝下午茶,甚至必须喝下午茶,一到下午全英国的人都会停止工作去喝茶。英国人买茶叶越来越多,但是通商的地方只有广州,而且茶叶质量越来越差,中国人一开始老老实实卖...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
答:b.都是发生在近代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农民阶级自发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又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c.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说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于自身局限性(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d.农民阶级反抗外国侵略、挽救中国革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

《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答: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三,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增加了新的内涵,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探索适合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

《列举近代前期社会科学和文学的主要成就》
答: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第一,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救亡图存而过行的,充满着爱国精神。近代中外文化的接触和交融,不是以正常的文化交流形态出现的,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先进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研究,始终围绕救亡图存的总...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文章》
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整体...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