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几个中国近代史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小问题。。。

作者&投稿:宿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可以看《走向共和》,里面的历史视觉很新的,不想传统观点,把一些历史人物说得一无事处,给你举几个例子:
李鸿章,传统观点一直就横批他是卖国贼,但在这里我看到了:
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到日本谈判:一到日本人后,他是一些日本激进青年最不喜欢的对象,后来就有人刺杀他,朝他开了一枪,打在他的太阳穴上。但是他侥幸没死,后来一面在医院养病,一面同伊藤博文进行谈判。当时伊藤博文提出了很多苛刻的要求,其中里面就有赔款三亿两白银。后来这件情发生后,伊藤博文去看望李鸿章,对这件事情,表示遗憾,并表示可以减免中国一亿两的赔款。当时,李鸿章,很激动地说“我这把老骨头,我还受得了,你再朝我再开两枪,干脆我们一分,都不要赔了。”这时,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最后摊牌了,两亿两一分都不少,李鸿章又低声下气的说,能不能再少几十万两,被伊藤博文拒绝,最后他可怜的这样说:“那你再省去几万两,让我做回家的路费,总可以吧?”(看到这个场景,我眼睛是湿湿的)
还有一个场景,李鸿章同庆亲王弈匡一起签订《辛丑条约》时,当时弈匡身份比李鸿章要高,弈匡要签字时,李鸿章说道:“这个名字不好签呀,你还年轻,这个字还是让我来签”。
袁世凯
当时《辛丑条约》规定,像北京、天津城市不准驻扎自己的军队,袁世凯要去接管这些城市时,不准带兵,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他就给当时的驻英公使发去一封电报详细询问,有关英国的警察情况,然后阻止了一支三千多人的庞大警察部队去接管天津,让外国侵略者傻了眼。(我也看着高兴)
还有袁世凯对知识分子的宽容,也让我感动(比如杨度)
另外一个例子是孙中山和黄兴反目
当时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在入党誓词要求承诺对孙中山绝对效忠,并要按手印,但遭到黄兴和一些老同盟会员的反对,所以很多人退党。
我觉得这部电视,历史观很超前,展现了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一面,强烈建议你看看。

我个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谁都想争天下,如果都是中国人的话,兴许就是另一个历史了,但多一个小日本,又多了那么多洋鬼子,所以形式变了。人都是自私的我觉得张学良易帜也保存实力的一种方法。毕竟都是中国人全杀光,但要是日本个就要灭族了。

1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将中国硬生生拉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圈,是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从那以后中国开始了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道路。近代其实就是机器生产。
2帝国主义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也可以说地主与劳动人民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有一个过程,鸦片战争是开始,甲午战争是大大加深,辛丑条约是完全沦为......)基本特征你指什么基本特征,是社会基本特征呢还是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基本特征的话就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的反抗矛头分别指向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经济特征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摧毁,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可是由于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完善。
3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相互关系由于当时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则是存在着一种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同以往一样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关系到一种生死存亡。而既然清政府是走狗,那么中国人民顺便也把它反了.......
4这个历史教课书上明确有,自己去看看吧(主要是我记不得了~~~~~~)
5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内容: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2100万西班牙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谈判中遭受了进一步的利益损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共五十六款,附约一款;中法《天津条约》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主要内容是:①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⑦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
在此之前,俄、美公使利用“调人”身份,以狡诈的手段,分别于 6月 13日、18日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十二款、中美《天津条约》三十款,攫取了除赔款外与英、法所得几乎一样的侵略特权。中俄《天津条约》第九款还特别规定,两国派员查勘“以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以便日后解决,从而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另外,英法联军不满足于《天津条约》的内容,之后又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开天津为商埠;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给英国;④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俄国自以“调停”有功,逼迫奕欣于11月14日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为进一步掠夺中国西部领土制造条约根据。1864年,俄国据此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其实在我映像里,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的战争只有四次,可能你把中法战争也算进去了吧,但是这场战争远没有其他四次对中国的剥削严重)
中法战争:结果: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十款,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於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接下来是小鬼子的甲午海战: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③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⑥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⑦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从中国方面看,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最后,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以上......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45426.html
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691000.html

这是历史题?
怎么看怎么像政治题

《中国近代史中的问题》
答:反左倾: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反右派:1957年春,毛泽东发表讲话,同年,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整风运动,在整风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的进攻...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问题,高手跑步前进!》
答:问题一,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特征的变化,并依据这种变化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 社会特征变化: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比19世纪末明显加深。列强放弃了瓜分政策,采取“以华制华”政策,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流。因此打倒...

《帮解决几个初二历史题(中国近代史)》
答:18题的(1)(2)(3)1.八国联军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3.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19题的(1)(2)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 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可以提什么问题》
答:36、科技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主要贡献 主 张、地 位 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史、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爱国思想家 严复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

《中国近代史问题》
答:(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疑问》
答:2011-12-18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问题 15 2014-01-22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4 2014-01-03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 2008-12-30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5 2012-05-30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小问题。。。 4 2017-11-26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问题,300字左右的论文 1 ...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急!!!》
答:一,太平天国运动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给予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纲领性文件,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个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平等...

《中国近代史的问题》
答:1、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将马克思主义带进了中国。2、左宗棠。率兵出征新疆,收复西北方大片的国土。3、侯德榜。“侯氏制碱法”填补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一大块空白。

《求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问题,发人深省的德深刻问题。》
答:9, 做一道政治题目,大体上是说中国的统治阶级或者意识形态的问题,选项里有个工人阶级,一看是主旋律二话不说选上,一看答案,没有。幡然顿悟,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领导者,那个是工人出身?10, 当毛泽东在建国伊始接二连三的向文艺发难时,我分不清这和秦始皇焚书坑书有什么本质区别。勤勤恳恳...

《关与中国近代史的问题~~~急急急急!!!最好周六就有答案!》
答:关与中国近代史的问题~~~急急急急!!!最好周六就有答案!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