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近代史中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问题

作者&投稿:五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1.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被载入史册?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表明了中国人反对外侮的决心。
2.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这场战争使
A.国门被打开
B.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A.兴办近代工业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
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1912.3.10—1913.10.10
国务总理 唐绍仪 1912.3.13—6.27
3.13到任,6.15请假,6.17—6.29由外长陆征祥代,6.27免。
陆征祥 1912.6.29—9.22
6.29任,9.22辞,8.20—9.25由内务总长赵秉钧代。
赵秉钧 1912.9.25—1913.7.16
9.25任,1913.5.1请假,5.1—7.17由陆军总长段祺瑞代,7.17—7.18由交通总长朱启钤代。
段祺瑞 1913.7.19—7.31
临时内阁。7.19兼,7.31免。
熊希龄 1913.7.31—1914.2.12 辞。
大总统 袁世凯 1913.10.10—1915.12.12
国务总理 孙宝琦 1914.2.12—5.1
临时内阁,2.12代,5.1免。
国务卿 徐世昌 1914.5.1—1916.4.22
所谓总统内阁,以总统为其行政首长。5.1改国务院为政事堂,国务总理称国务卿。5.1任,1915.10.27请假,由陆征祥代。12.21陆征祥兼,1916.3.21免。3.21徐世昌再任,4.22辞。
洪宪皇帝 袁世凯 1916.1.1—3.22
大总统 袁世凯 1916.3.22—6.16
国务总理 段祺瑞 1916.4.22—6.29
4.21政事堂改组,4.22任国务卿,5.8恢复国务总理。
大总统 黎元洪 1916.6.7—1917.7.1
国务总理 段祺瑞 1916.6.29—1917.5.23
6.29重新任命。5.23免。
伍廷芳 1917.5.23—5.28
临时代理内阁 。
李经羲 1917.5.28—7.2
5.28任命,伍廷芳代,6.12伍辞,江朝宗代,6.24李就职,7.2辞。
皇帝 溥仪 1917.7.1—7.12
政务总长 张勋 7.1张勋复辟,该国务院为内阁,总理为政务总长。历时12天,失败。
大总统 冯国璋 1917.7.6—1918.10.10 代理。
国务总理 段祺瑞 1917.7.2—11.22 辞。
汪大燮 1917.11.22—11.30
临时代理内阁。
王世珍 1917.11.30—1918.3.23
辞。临时内阁。1918.2.20请假,钱能训代。
段祺瑞 1918.3.23—10.10 免。
大总统 徐世昌 1918.10.10—1922.6.2
国务总理 钱能训 1918.10.10—12.20
临时内阁,10.10兼代。
钱能训 1918.12.20—1919.6.13 免。
龚心湛 1919.6.13—9.24
临时内阁,6.13代,6.24免。
靳云鹏 1919.9.24—11.5
临时内阁,9.24代。
靳云鹏 1919.11.5—1920.5.14
萨镇冰 1920.5.14—8.9
临时内阁,5.14代,8.9免。
靳云鹏 1920.8.9—1921.12.18
8.9署理,1921.5.10任,12.18免。
颜惠庆 1921.12.18—12.24
临时内阁,12.18暂代。
梁士诒 1921.12.24—1922.1.25
12.24任,1922.1.25请假。
颜惠庆 1922.1.25—4.9
临时内阁,1.25代,4.9免。
周自齐 1922.4.9—6.12
临时内阁,4.9署理,6.12免。
大总统 黎元洪 1922.6.11—1923.6.13
国务总理 颜惠庆 1922.6.11—8.5 临时内阁,6.11署理,7.13请假,王宠惠代,8.5免。
唐绍仪 1922.8.5—9.19 临时内阁,8.5署理,一度王宠惠代,9.19免。
王宠惠 1922.9.19—11.29 临时内阁,9.19署理,11.29免。
汪大燮 1922.11.29—12.10 临时内阁,11.29署理,12.10免。
王正廷 1922.12.11—1923.1.4 临时内阁,12.11代,1923.1.4免。
张绍曾 1923.1.4—6.6 辞。
高凌霨 1923.6.13—1924.1.12 6.13—10.12代总理,6.14—10.10摄行大总统职(“内阁”主席),10.12兼代总理,1.12免。
大总统 曹锟 1923.10.10—1924.11.2
国务总理 孙宝琦 1924.1.12—7.2 免。
顾维钧 1924.7.2—9.14 代理内阁,7.2任,9.14免。
颜惠庆 1924.9.14—10.31 免。
黄郛 1924.10.31—11.25 临时内阁,11.2—11.23代行大总统职。
临时执政 段祺瑞 1924.11.24—1926.4.20
1924.11.25—1925.12.26 据《临时政府组织条例》不设总理,由临时执政主持国务会议。
国务总理 许世英 1925.12.26—1926.3.4 免。1926.2.15请假,由贾德耀代。
贾德耀 1926.3.4—4.20 免。
胡临德 1926.4.20—5.13 临时内阁,4.20署理兼。
临时执政 国务院
摄行 1926.5.13—1927.6.17
国务总理 颜惠庆 1926.5.13—6.22 免。
杜锡圭 1926.6.22—10.1 代理内阁。
顾维钧 1926.10.1—1927.6.17 辞。代理内阁,10.1兼代。
安国军大元帅 张作霖 1927.6.18—1928.6.3
国务总理 潘复 1927.6.18—1928.6.3
2

反右倾: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在主观方面使大革命在在反动派镇压下失败了.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此次会议为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反左倾: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反右派:1957年春,毛泽东发表讲话,同年,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整风运动,在整风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的进攻,一场群众性的反击右派分子的斗争发动起来,但由于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了.

《就中国近代史概述提出10个有价值的问题》
答:1、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2、19世纪60-90年代,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家是怎样探索到新的救国途径的?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

《中国近代史问题,3个选一个回答》
答:第一个问题: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

《中国近代史中的问题》
答:反右倾: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在主观方面使大革命在在反动派镇压下失败了.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此次会议为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反左倾: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中国向何处”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问题》
答: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

《中国近代史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哪些》
答: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清朝灭亡,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北洋军阀混战,黄埔军校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汪蒋分共,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围剿与反围剿,长征,陕北会师,淞沪会战,...

《中国近代史的问题》
答:第一,外国向中国输入商品和资本,中国是被动的,外国是主动的。近代史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许多地方是外国的殖民地,我国丧失了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外国向中国输入商品和资本,中国是被动的,外国是主动的。第二,中国接受外国资本和商品是毫无原则的。中国的经济控制在外国人手里,没有...

《中国近代历史有哪些值得讨论的课题》
答:1,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转变,一大进步!这次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为以后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9年5月4日,...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答: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表明了中国人反对外侮的决心。2.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这场战争使 A.国门被打开 B.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A.兴办近代工业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

《“中国向何处”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问题?》
答:很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积极探索让中国走出困顿的道路,清庭想推君主立宪;推翻帝制后设大总统想走西方道路,军阀割据陷入混战;接着日本入侵让大半个中国沦陷;改良派青年抵不住封建官僚的混沌气息,中国进步人士不断在风雨飘摇中找强国之路。所以说“中国向何处去”是近代的核心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疑问》
答:(1)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