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关与中国近代史的问题~~~急急急急!!!!最好周六就有答案!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急!!!!!!!

作者&投稿:纵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还没关闭 怎么就有答案被推选为最佳了?~

如果问题关闭了就不能选为最佳了

一,太平天国运动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给予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纲领性文件,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个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平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其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局。
其二,定都天京后,积极地实施对外贸易政策,并开展正常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等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对鸦片输入态度很强硬。1854年,杨秀清在致英使的信中谈到通商时写道:“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给侵略者当头一棒。1863年,上海港出口茶叶为1200万磅,比1858年翻了一番。1862年,在上海报关的轮船180艘,上海港进口关税收入为3370114两,两码头收入51960两,极其繁荣。
其三,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金田起义揭竿而起,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王朝。在意识形态方面,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至于反帝斗争,旗帜也非常鲜明。洋枪队头子华尔、法国提督卜罗德死在太平天国战士的刀下。1862年,有一个外国侵略者来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这充分体现了其爱国主义立场。

  1 \ 地主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都是要优化资源配置,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配置资源就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含。在地主制经济下,主要有如下三个资源配置主体。
  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是封建专制政权。包括赋税在内的财政收入,是皇室、贵族、官吏和军队等整个政权机构借以维持生存的源泉。封建政权通常是通过政策、法令和制度等行政手段,以征调赋税和其他财政收入。国家干预就成为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机制.
  地主制经济是地主将土地分租与农民以收取地租的经济制度。地主通过地租并通过地租的再投资以干预资源配置,也是支配经济运行的一种机制。包括自耕农和佃农在内的广大农民,除了为封建国家和地主生产租与赋之外,还要从事自给性生产,以满足温饱需求,维持自己的生存。农民自给也成为支配经济运行的一种机制。地主干预和农民自给.
  国家干预、地主干预、农民自给和市场机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互为消长。
  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的存在决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存在,这一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封建制度的存在也就越根深蒂固,所以才会存在了两千多年。

  2、(一)中国社会形势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说已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渐多地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基本保持着。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较前更严重激化,封建统治面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度没有改变。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江河日下之势。
  1、落后的经济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坤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腐败的政治
  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乾嘉以来,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僚当中,多次揭露出惊人的贪污案件,这不过是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揭发出来的一小部分丑闻而已。当时有人将清朝皇帝查办贪污案讽刺为“宰肥鸭”。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成恶劣的风气。
  3、废弛的军事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沉闷的思想文化
  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当时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但是龚自珍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势头。他长歌当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抨击时弊。
  5、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
  鸦片战争以前,尽管清王朝保持比资本主义制度落后了一个时代的封建制度,尽管它已经相当地没落腐败,但是,它却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还没有被外国控制。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肇端于明朝的“海禁”,是明、清某些时候实行过的一种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它既有前后联系、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在不同的时候,实施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办法各不相同的一面,所以应作具体分析、我们这里要着重了解的也可以说特指的,是乾隆以后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就是限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这种政策。清统治者把闭关锁国政策当作外交的武器来使用,无异于一个人舞纸剑而自诩英雄。闭关锁国政策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国自己,到头来是作茧自缚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闭关锁国的主要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收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二)国际形势
  1、英国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继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到鸦片战争前后这个时间,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亿二千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当时英国已有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二百几十万。从对外作战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到1836年时,英国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2、法国
  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18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一扫法国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工业生产也得以比较迅速地发展。不过,鸦片战争前夕,从工业的一些主要指标看,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3、德国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但直到5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德意志联邦中包括普鲁士等三十多个独立国,各自为政,这样又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4、美国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夕,即1775-1783年取得反对英国殖民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从它建国到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之时),仅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时间,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迅猛可观的。特别是在19世纪初叶,迅速发展商业,获取巨额利润。在1805年,美国商人曾经掌握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美国善于把握时机进行竞争之一斑。总之,美国虽说后起,但显示出咄咄逼人之势。
  5、俄国
  俄国是一个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沙俄虽然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但它疯狂破坏欧洲的革命运动,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早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它就把侵略活动推进到中国的黑龙江流域(著名的雅克萨战役、尼布楚条约即当时中国反抗沙俄侵略的事件或产物)。此后它一直觊觎对中国进行侵略。

  (三)必然中的偶然
  鸦片战前,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帝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很有限,同时也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了限制了对外贸易规模,这给英国商品的向中国输入以顽强的抵抗。英国输华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纺织品则亏损。而它又亟需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在若干年里,中英正常贸易,中国方面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找门路改变。他们找到了一件法宝,这就是鸦片贸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一个是在维持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国家,另一个是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向前转动,因此落后就要挨打。由于当时中国是落后的,遭到强国侵犯是必然的,而鸦片战争不过是偶然,不过是列强选取的一种侵犯手段罢了。

《就中国近代史概述提出10个有价值的问题》
答:1、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2、19世纪60-90年代,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家是怎样探索到新的救国途径的?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答:1.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被载入史册?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表明了中国人反对外侮的决心。2.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这场战争使 A.国门被打开 B.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A.兴办近代工业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

《中国近代史问题?》
答:1、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2、南京国民政府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人民所抛弃。3、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国民党一党专政,根本无法实现。民主党派认识到,中...

《中国近代史问题,3个选一个回答》
答:第一个问题: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可以提什么问题》
答:36、科技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主要贡献 主 张、地 位 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史、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爱国思想家 严复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疑问》
答:(1)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问题》
答: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洋务思潮的最大功绩在于:A.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B.它培养了科技人员和技术人才...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洋务思潮的最大功绩在于:A.它引进了...

《..一些中国近代史的问答题。请求帮助》
答:1,鸦片 二鸦片 中法 甲午 抗日,前几次是被动的,失败的,抗日战争是胜利的,都是保卫祖国的!(也许不够准确,你自己在加工一下)2,资阶只推翻清政府,并没有万城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就决定他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3.『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也许表达有误,...

《中国近代史纲要问题》
答:经验:http://baike.baidu.com/view/2100857.htm 第二题 因为辛亥革命 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权利;客观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

《近代史问题》
答:近代史问题 1.有"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称的洋务运动有何贡献?2.戊戌维新运动有何教训?急用!谢谢!... 1.有"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称的洋务运动有何贡献?2.戊戌维新运动有何教训?急用!谢谢! 展开 3个回答 #热议# 武大靖在冬奥的表现,怎么评价最恰当? qcx2341229 2008-03-30 · TA获得超过1087个赞 知道...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