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灾毁土地土壤重构的方法

作者&投稿:示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前,我国针对矿区土地复垦的土壤重构研究较多,针对灾毁土地复垦土壤重构的研究还很少,但可以在各位学者对矿区土壤重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针对灾毁土地土壤的重构方法。

土壤重构的方法因灾毁区域的实际条件而异,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环境气候、不同灾毁原因、不同受损程度的土壤重构方法也不相同。参考胡振琪(2005)煤矿复垦土壤重构的一般方法,将灾毁土地复垦土壤重构方法概括如图2-1。

图2-1 土壤重构方法(据胡振琪等,2005)

土壤重构方法的选取:第一,要考虑到当地灾毁土地类型和损毁程度;第二,要充分考虑到重构后的土壤必须与区域原有自然条件及成土条件相适应;第三,土壤重构还要考虑到复垦后土地的利用方向、计划投资、法律要求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第四,土壤重构还应考虑地貌景观重建、土壤剖面结构重构和土壤培肥改良等几方面的内容。

(一)不同灾毁类型及灾毁程度对土壤重构方法的影响

土壤重构要以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及岩土条件为基础,不同的灾毁土地类型有不同的重构方式。例如,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地质灾害频发;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同样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土地损毁;2013年7月的多地暴雨灾害刷新了多年的暴雨极值,地震灾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肆虐,居民楼被泥浆浸没,良田成为泽国;连续的暴雨易产生山洪、泥石流、堰塞湖等自然灾害,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表层被冲刷和浸泡而失去肥力;而一些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地区则是持续干旱、高温少雨、骄阳炙烤、土地龟裂、焚风肆虐。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岩石崩塌、土壤层翻转、表层土壤被覆盖,重构时应注意土壤剖面的重构,必须要构造一个适宜植被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土壤剖面层次和土壤介质;所以,对土壤进行重构时应充分考虑灾毁土地类型,选择合适层次的物料作为替代“土壤”覆盖于表层,在土壤重构前期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和物理化学措施,复垦的中后期则更多地采用生物和生态措施。

(二)灾毁土地土壤成因对土壤重构方法的影响

不同成因的灾毁土地,其土壤组成、结构、剖面层次等往往差异较大,必然对土壤重构方法的选取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的成因可决定重构土壤的发育方向。土壤重构虽然是通过人工构造和改良土壤,但是人工措施必须与灾毁土地土壤成因相协调,并且综合考虑到土壤重构受其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才能对不同的灾毁土地采用相应的土壤重构方法,因地制宜,从而使重构土壤最终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更有效地发挥重构的作用,并降低重构土壤维护和管理的费用。

(三)其他相关条件对土壤重构方法的影响

土地的复垦方向与区域土地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决定了灾毁土地复垦后的用途,是土壤重构的重要依据。投资预算是土壤重构的资金来源,复垦费用的高低影响着重构方法和措施的选取,进而影响到重构后土壤的质量。



《灾毁土地土壤重构的方法》
答:土壤重构方法的选取:第一,要考虑到当地灾毁土地类型和损毁程度;第二,要充分考虑到重构后的土壤必须与区域原有自然条件及成土条件相适应;第三,土壤重构还要考虑到复垦后土地的利用方向、计划投资、法律要求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第四,土壤重构还应考虑地貌景观重建、土壤剖面结构重构和土壤培肥改良等几方...

《地震作用损毁土地复垦模式》
答:封填:就是对开裂损毁土地需利用黏度较大土壤封填,并夯实(或压实)。土地平整:地面变化的土地土壤的结构变化较小或基本未变化,其土地平整与常规土地平整相似,只是开裂的损毁土地复垦需在裂口处利用土壤进行封堵后再进行土地平整。(三)农田基础设施破坏土地复垦模式 农田基础设施损毁主要为渠系垮塌、开裂...

《土壤重构的内涵》
答:例如,对有毒有害的损毁土地的重构,尽量栽种能吸收和降解有害元素的抗性物种,以降低有害元素达到净化重构土壤的目标。目前草地土壤重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较多,我国还相对较少,在灾毁土地复垦时复垦为草地的可与乔木和灌木种植措施相结合,如狗牙根、荩草、水蜡烛等使裸地迅速被植物所覆盖,形成草丛群落...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