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

作者&投稿:顾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

(1)相似:都是在领土扩张过程中逐步设立的;不同:罗马行省总督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元朝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6分)(2)相似: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区别: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他们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6分)(3)影响:罗马法维护了帝国统治,促进了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成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产生了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10分)(4)认识:罗马法与元朝行省制度都是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先进的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给2分)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和材料二“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可以归纳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都是在领土扩张过程中逐步设立的;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各行省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和材料二“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再结合所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罗马与元朝行省的不同。(2)依据材料三“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公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在依据我们对罗马法的学习可知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三“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并结合我们队罗马法的学习可得出他们的不同点。(3)罗马法与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别产生的影响,属于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掌握,可依据课本所学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即可。(4)考查学生的基本史观问题,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说不管是罗马法还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都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各自的国家都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我们在分析比较时不能够厚此薄彼,要坚持文明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来认识问题即可。

(1)相似之处:都通过征服战争后设立帝国;(1分)都实行行省制;(1分)(2)相似之处: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2分)主要区别: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他们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2分)(3)作用:罗马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了帝国的统治;(1分)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分)影响:罗马法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渊源;行省制为中国后世所沿用。(2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二者的背景予以考虑,其不同从二者的职权范围角度分析,罗马帝国行省掌握大权,而元朝行省受到中央的制约;二者的作用根据课本表述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中可以知道二者的相似之处;从二者的发展历史上角度看都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过程,区别结合不同背景角度分析,万民法适合其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元朝是其民族政策的需要。(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了帝国的统治;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罗马法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渊源;行省制为中国后世所沿用。

(1)相似之处:都是在征服了广大区域和多个民族之后设立的。不同:罗马帝国行省总督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元朝行省长官拥有军事、行政大权,但受中央政府节制。
(2)相似之处: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不同之处: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他们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
(3)影响:罗马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了帝国的统治;成为世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元朝行省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4)认识: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都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先进的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油价高涨、交 ...》
答:(1)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汽车行业只有关注消费新趋势,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最终实现利润(3分);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新趋势必将引领汽车行业不断创新,更多地生产环保、节能和多...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务学堂师生问答杨树谷(学生...》
答:(1)孟子认为君无道,臣可弃之,这与后来儒家所倡导的 “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等有相悖之处,与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4分)(2)首先,正论——援引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名言并指出,“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异也。”,以说明孟子的言论是符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8世纪早期,作家丹尼尔...》
答:第二问的判断依据就是木炭;第三问依材料可判断是1960年,结合中国的情况看知道人口没有大幅度增加;第四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五问结合上述材料得出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
答: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甘地历史活动及历史贡献,从其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及20世纪世界民族独立运动两个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结合已学知识从甘地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而做出的贡献方面理解。第(2)问,考查比较归纳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与华盛顿都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建...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世纪,中国处于康乾盛世...》
答:从“中国热”到“西学东渐”,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由盛而衰,西欧资本主义由弱到强的反映。(4分)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从“中国热”到“西学东渐”,是中西文化不断交流、传播、共享和共同发展的过程。(4分)(2)①事物联系是普遍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
答:内容和注释。根据题意要答出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城镇化率、工业化率总体不断提高。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远不及全球平均水平。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第(2)问限定了范围是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答题的内容必须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等知识。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
答:(2分)(2)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有历史记忆和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3分)②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美丽乡村。(3分) 试题分析:(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矛盾分析法,本题第二问题目类型体现...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
答:(1分)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依据材料,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得出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是优势互补。本题第二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答:(2)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与秦始皇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即秦: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唐: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材料三中“(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是指唐太宗政治功绩和政治道德高尚,即在其统治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为数不多的太平盛世—...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
答:(2分)政府角度:①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应努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2分)②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理念。(2分)③政府要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各级政府要搞好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及时做好天气应急预案。(2分)④...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