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务学堂师生问答杨树谷(学生)问: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

作者&投稿:乾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时务学堂师生问答杨树谷(学生)问:孟子曰:“无罪而杀士~

(1)孟子所说的这段话与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2)正论---援引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言论并指出,“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决不为怪也”,以此说明孟子的言论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反论---从秦朝以后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它违背了孟子和儒家的思想。(3)有道理。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焚书坑儒、西汉“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朝朱熹理学、元明清时期的专制皇权和思想控制都与孟子的思想相悖。用意:其一、托孔孟之道为推行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借儒家倡导的君臣关系,论证其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试题分析: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皇帝对群臣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孟子则认为臣可以不听君的旨意,孟子所说的这段话与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第(2)问,“《记》曰:“非特君择臣也,即臣亦择君。”又曰:“君使臣以礼。”夫臣者也,与君同办民事者也……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决不为怪异也”这是梁启超引用儒家经典来说明孟子的观点;“自秦以后君权日尊,而臣之自视,以为我实君之奴隶。凡国事之应损应益,君之所为应直谏犯颜者,而皆缄默阿谀为能,奴颜卑屈以容乐于其君,而“名节”二字扫地尽矣’这是梁启超举秦以后的实例来论证;第(3)问,孟子的话是有道理,历代很多加强专制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相悖;其目的要联系梁启超的主要功绩来思考,要围绕戊戌变法来回答,是为变法服务的,为限制君权建立君主立宪制提供依据。点评: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4)从范围上看: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⑴疑问:孟子所说的这段话与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等有相悖之处。(或与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2分)解惑:梁启超援引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名言指出,“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也”,以说明孟子的言论是符合儒家思想的;秦朝以后君臣关系发生变化,认为它违背了孟子和儒家的思想。(4分)⑵用意:其一,托孔孟之道为推行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其二,借儒家倡导的君民关系,论证其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4分) 略

(1)孟子认为君无道,臣可弃之,这与后来儒家所倡导的 “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等有相悖之处,与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4分)
(2)首先,正论——援引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名言并指出,“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异也。”,以说明孟子的言论是符合儒家思想的。(4分)
其次,反论——从秦朝以后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它违背了孟子和儒家的思想。(4分)
(3)用意:其一,托孔孟之道为推行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其二,借儒家倡导的君民关系,论证其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某国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 508个大小...》
答:印度尼西亚:由众多的岛屿组成,地形复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5)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和三角洲地带,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分布在爪哇岛等地。 试题分析:(1)由材料一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尼西亚。(2)读三角坐标图,①②属于劳动指向型工业、③④属于技术指向...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6月,深圳乘 ...》
答:(1)①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管理,正确引导舆论;②每个人都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答:“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联系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的打击及各国纷纷抬高关税、各国缺乏必要合作等知识回答“形成原因”。第(2)问从材料一反映了贸易保护的盛行和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失望,结合教材知识“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答:(1)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原因,包括鸦片的输入,中国闭关政策和自然经济对列强工业品的抵制等。(2)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根据材料三分析了在思想上对中国的影响,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
答:(1)①政治上,英国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开展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最最强大的殖民帝国。②经济上,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抢占世界市场,英语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媒介。③文化上,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大量的科技著作用英语发表。(2)实质问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原因;①二战后,英国衰落,...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
答:(1)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面对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强势文化,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分)②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反对恶意贬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
答:(1)欧洲食糖产量少,比较珍贵(物质生产的匮乏);人们处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宗教的禁锢)(4分,每点2分。如果答“社会保守等类似而模糊的答案给1分。)(2)政治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具体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也可给1分,答...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nb...》
答:(1)材料一说明我国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严重,(或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2分)。 材料二说明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1分);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政府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1分)。(2)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广东省惠州市在...》
答:惠州大力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结合本地特色创新打造发展了惠州“四东”文化。(3分)备注:若答出“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或“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等可酌情都分别给分1-2,但该问最高不超过9分。(2)①中国共产党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史书记载,北魏孝文 ...》
答: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2分)(3)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改籍贯。(4分)(4)主观动机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3分)客观上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文言材料题,重在根据问题,结合所学,梳理文义。(1)材料易服装:讲汉话;改汉...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