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葫芦丝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葫芦丝市场前景怎么样???

作者&投稿:戈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葫芦丝有多少年的历史?~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葫芦箫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 音,最细的发e'音。吹奏葫芦箫时,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侧,箫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葫芦丝简单介绍
葫芦丝、巴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云南傣族,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的簧片,这种乐器的音色非常的优美动听,由于条件所限,最早的簧片是用竹片制作的,这不仅影响到这种乐器的音色,也大大限制了它的音量,音域及寿命,局限了它的使用范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使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么多年来通过很多制作人努力,这种乐器较早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终于有机会来到世人面前展示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用它特殊的音色及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中外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并被迅速普及

  现在,葫芦丝势态的发展已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葫芦丝制作销售还是葫芦丝演奏技艺培训,无论是葫芦丝音乐光碟发行还是葫芦丝文艺演出,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到处掀起了一般学习葫芦丝的浪潮,国内、国外、各民族、各地区、城市、农村、机关团体、学校,到处都有葫芦丝音乐在飘响。葫芦丝培训班到处开花,葫芦丝文化艺术已遍地生根发芽。一些中小学开始开设葫芦丝音乐课,云南省民族艺术学院已将葫芦丝列为必考科目和必须过级的科目。葫芦丝产品、葫芦丝音乐光碟、葫芦丝学习教程等葫芦丝文化艺术产品走俏市场,走进大街小巷。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①葫芦丝成本低,售价低,购买葫芦丝不受经济能力限制;②葫芦丝都用天然材料制作、外观典雅、古朴,音色独特优美、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审美情感;③葫芦丝的改良发展是按照国际统一的基础音乐理论进行的,只要掌握了其演奏技巧,完全可以用葫芦丝演奏各个国家格调和韵律不同的音乐。

  葫芦丝文化艺术的市场现状

  葫芦丝的制作成本为15至30元之间,民间家庭作坊制作的葫芦丝售价从100元到180元不等,“哏德全牌葫芦丝”售价从150元到380不等。2004年文化普查明示,梁河勐养镇有8个葫芦丝家庭作坊,2004年共制作销售葫芦丝2100支,纯经济收入12万元,哏德全的勐养葫芦丝艺术工作室制作销售葫芦丝9800多支,纯经济收入118万元。民间家庭作坊制作的葫芦丝主要销售在德宏州内和县内各乡(镇)、各村寨。销售方式为批发兼零售,也有批量订货生产后发往广州、西双版纳、四川、湖南等地,单价按照制作的材料优劣在40元到180元之间不等。如勐养镇芒蚌村户养小组村民杜德光的家庭手工作坊,一年制作葫芦丝在400-500支左右,单价最低40元,最高180元,销往省内外,年收入大约在6万元左右。 “哏德全葫芦丝艺术工作室”的“哏德全牌”葫芦丝主要销往国内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重庆、青海等各大城市,省内共有2个专卖点(图23),5个直销点,其销售方式主要以批发和自行设点批发零售为主。2004年,梁河由私人举办葫芦丝培训班6个班,培训学员370多人,经济创收7000元(只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培训)。

  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发展已初步形成文化产业雏形

  梁河具有优势条件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①梁河有着强大的葫芦丝制作和演奏队伍;②葫芦丝音乐呈现民间音乐与民族音乐的交融发展;③傣族传统葫芦丝文化与民族葫芦丝艺术相互渗透;④葫芦丝制作所需的原材料紫竹和葫芦梁河以发展自给;⑤梁河有巨大名人效应无形资产支持。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生长于梁河芒东镇,名声响誉世界的“葫芦丝王子”哏德全生长于梁河勐养镇。

  梁河的葫芦丝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初步融葫芦丝原材料生产、葫芦产品加工、葫芦丝技艺培训、以及葫芦丝艺术活动展演等为一体,形成葫芦文化产业链雏形。2003年,帮盖村的冯绍兴试验种植葫芦和紫竹获得成功,而且,由于梁河气候季节变化较小,干湿季分明,种植的葫芦和紫竹制作成的葫芦丝质量较好,变音性小。种植葫芦丝原材料收入也超过种植粮食收入。2003年,冯绍兴试种亩产量为5千至7千个,初加工后单价为1元/个,亩净收入为4至6千元。若种植稻谷,每季每亩按增产收成600公斤计算,按2005年初粮食较好价1.40元/公斤计算,亩产收入为840元。

  梁河县地处云南横断山脉西南端,位于德宏州东北部。东北靠腾冲县,东南隅连龙陵县、陇川县,西接盈江县。梁河曾是“古丝绸之道”途径路的一个重要隘口。梁河距省会昆明808公里,距州府芒市(经潞盈路)122公里,国土总面积1159平方公里,总人口15.85万人。世居着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7%。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说明,梁河境内世居民族,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梁河就有百越(傣族先民)、百濮(佤族、德昂族先民)的部落群体居住。史载,元时境内为百夷(今傣族)、望蛮(今佤族)、俄昌(今阿昌族)所居。明代开始有汉族迁入,明末以后先后有景颇族、僳僳族迁入。梁河各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除佤族语言失传外,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傣族、景颇族、僳僳族有自己的文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既交融发展又保持了独特的民族个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梁河各民族都有着丰富独特的民间文学、民族传统节日、民俗礼仪、音乐舞蹈、民间器乐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梁河的傣族乐器葫芦丝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简单古朴的外型构造以及其蕴涵的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倍受人们青睐。今天,梁河民间的葫芦丝已从民俗乐器走向了民族乐器,从民间艺术走向了大众艺术,从地方走向了世界,享有了较高的声誉。葫芦丝的神奇不仅表现为审美艺术价值,还有其神迷难测的身世。

  梁河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都使用葫芦丝,但在傣族聚居区的勐养、芒东两镇传承得较广泛。现在,葫芦丝已被公认为是傣族乐器。葫芦丝在梁河民间称为“葫芦箫”、“葫芦笙”,名称变化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解放初期,知识青年下乡,将傣族不标准的汉语“箫”误听为丝而得名,有说是为了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箫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传说以前者居多。“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为“筚朗道”,“朗道”为葫芦的傣语名, “筚”为傣语对吹管乐器的总称。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葫芦丝由气斗(葫芦),一至三根音管(紫竹或黄竹)和簧片(铜制)组成,把一至三根(多为三根)带簧片的竹管从上面(带金属簧片的部分)排插于葫芦底端。

  葫芦丝的起源是一个难解的迷语,没有史料记载。梁河的老人们说“葫芦丝在梁河世世代代被传承着,特别在傣族地区,男青年人人能吹葫芦丝”。勐养镇棒良村的金常玉(生于1921年)老人说“我记事起,祖辈人就会制作和吹奏葫芦丝,制作的葫芦丝常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还曾销往潞西、芒市、 陇川、瑞丽、缅甸等地”。李思聪、钱古训著的《百夷传》反映了梁河百夷(今傣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习俗。其中“地多平川沃土,民一甸率有数十千户,众置贸易所,谓之街”。说明了梁河较早就有赶集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历史。葫芦丝在傣族民间广泛传承并在阿昌族、德昂族居住区也有部分人使用,跟集市贸易的形成密不可分。

  关于葫芦丝的起源已无证可考,仅能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中追寻踪影。葫芦丝起源的故事传说在梁河的傣族和德昂族民间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尽管其民族文化和流传的情节、内容并不相同,但两种传说主题思想却基本相同,都是赞美真挚的爱情,因此确定了“葫芦丝”在民间的社会功能——传情功能。

  究竟是葫芦丝的产生衍生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还是凄美的爱情故事促就了葫芦丝的诞生,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没有前提条件就没有答案,这就是葫芦丝的神秘身世。但是能确定,在很久很久以前葫芦丝就是梁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傣族地区的关于葫芦丝起源的故事传说和在德昂族地区流传的关于葫芦丝起源的故事传说都充分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具有民族探究价值;叙述线条清晰、流畅、情节起伏,具有文学价值;主题思想明确,表现了人们对纯真、执着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具有社会教育意义。

葫芦丝是我国古典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其起源于我国先秦西南地区的傣族,傣族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在先秦时期,我国西南地区曾经爆发了一次山洪。在山洪中,一位傣家小伙子冒死抱起一个大葫芦,他乘着大葫芦闯过了惊涛骇浪,最终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

小伙子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他的葫芦装上了管子,小伙子便可以抱着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

乐声一出,顿时山洪退去,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人们都来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他们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葫芦丝乐曲。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先秦民族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还有,先秦葫芦丝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巨大飞跃。在先秦时期,傣族人们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人们在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先秦傣族的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3种类型,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先秦人民的喜爱。先秦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分构成。其中主管是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傣族旧式主管上开有6个按音孔,形制是前5后1,非常适合吹奏傣族民歌小调。

后来,先秦人们在传统葫芦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改进的葫芦丝主管上面开有7个按音孔,形制是前6后1,可发9个全孔音及8个半孔音,也可以发出组合孔音,主管背面下方还有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先秦葫芦丝的簧片是发声部件,通常安装在竹管一端,其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附管是辅助发音管,常见的为一附管发一单音,高音附管。

还有,葫芦丝主管第五孔音,低音附管发主管第一孔音或主管第三孔音两者任选。一般葫芦丝只有一个高音附管,附管和主管有机配合可以使其音乐更具活力,附管音孔,按住时附管不发音,打开时附管发音。

先秦葫芦丝的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葫芦丝所用的葫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形状以亚葫芦为佳。

葫芦丝的卡子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丝构造上的稳定,使附管与主管牢牢捆在一起。主管尾塞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更加圆润。

此外,葫芦丝还有个拆卸功能托,其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与竹管有机结合,竹管牢牢插入葫芦内,使其密封、不漏气。由于此托的改进,竹管可以不用粘死在葫芦上,起到随时拆卸,进行簧片调整的作用。

在先秦时期,除了傣族外,还有德昂、阿昌人民也一直流行着葫芦丝乐器,其在原傣族葫芦丝构造上进行发展,但是仍然保持着原有特点。

其吹奏方法是用自然换气法或用循环换气法,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惟妙惟肖。在月夜竹林里,葫芦丝演奏能给人

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犹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总之,葫芦丝乐器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非常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对我国先秦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丰富了先秦人们的娱乐生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乐器。

古代丝类乐器的丝指的是用蚕丝制成弦,再制作成乐器。在商周以前,丝弦乐器只有琴和瑟两种,秦汉以后才有筝、箜篌、琵琶等。古琴是我国古代一种弦乐器,最初只有五根弦,它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琴是在我国先秦时期为宫廷雅乐伴奏而用的乐器,在宫廷伴奏中多用琴瑟伴奏歌唱,以弹右手散音为主。我国的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筝也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大筝发音柔和、雅致;小筝发音清脆明亮。



《围绕着乐器排练来写作文》
答:我压力更加大了,也练起葫芦丝来,眨眼间,2点了,该考级了,我领了准考的纸,门开了,考场里的叔叔从里面,探出头来,叫我走进去,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地走了进去,我排着队,前面考级的一个接着一个考完了,不一会儿,就轮我了,我慢慢的把纸交给了考官,考官看了我一眼,我紧张地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小心...

《历史上懂鸟语的人除了公冶长还有谁》
答:练就了一身本领,现能用多种国内外民族民间管乐器独奏和多种指哨联奏,能用手指吹奏模仿多种鸟鸣与乐曲,能听懂七十多种鸟语,其模仿的鸟鸣达到能与鸟对话交流的程度,被称为“世界指哨第一人”、“中华奇人”、“文化奇人”。阎福兴还能娴熟地演奏笛、箫、巴乌、葫芦丝等民族乐器 ...

《快男陈翔小时候的艰苦历程》
答:从此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便带着孩子去看观文艺节目。回家后,孩子就拿着手电筒当话筒,为家人表演起来,大家都觉得孩子表演得有板有眼。鉴于这种情况,他便给孩子买来一些乐器。这期间陈翔学会了葫芦丝、竖笛、二胡等乐器的演奏。 上初中时,陈翔依然酷爱音乐。据音乐老师讲,每节音乐课上,...

《景颇族的“木脑会”是怎样来的?》
答: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是“木脑”盛会。每到夏历正月十五那天,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鸣枪放炮,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举行“木脑”盛会时,吹响高亢嘹亮的洞巴,敲响大鼓大锣,在“铮跟铮跟”的鼓锣混合声中,四个身穿龙袍、头插各种鸟类羽毛、装饰...

《魏晨的个人资料???》
答:乐器: 钢琴、葫芦丝、吉他、埙 http://t.sina.com.cn/1291843462新浪微博: 中文名:魏晨 英文名:Vision 生日:1986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四) 出生地:甘肃兰州 经纪公司:天娱传媒 代表作品:EP《乐天派》,音乐专辑《千方百计》,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一起又看流星雨》,话剧《奋斗》电影《十七》《乐火男孩...

《魏晨的血型以及爱好》
答:【成长历程】 1.学生时期 魏晨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选手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话不多,但性格特别好,很容易相处”。不过说到自己的性格,魏晨却用了一种自我检讨的语气:“唉,我就是太内向了一些。” 魏晨说话有着浓浓的学生味,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成长中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惊喜却也没有太多意外,一直以来都是...

《<故宫的记忆>的作曲者是谁?》
答:正如,“敦煌”的解释为“大也,盛也”,“大”与“盛”是我们徜徉在这四处古迹的心情写照。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女子十二乐坊的《紫禁城》,这是一支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瞩目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女子乐队组合。12名女孩手执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芦丝、箫、埙、扬琴等...

《金凤是什么电视剧的人物》
答:呈现了一个独特的角色形象。8. 剧中李金凤的服装造型丰富多样,共有十几套,这些服装都是由设计师温晓燕亲自挑选并艺术加工,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纪录。9. 该剧音乐与地域风情紧密结合,运用了云南特色的葫芦丝和笛声等元素,将音乐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视听享受。

《迎新晚会主持词开头结尾》
答:表演者——参与学习葫芦丝的全体同学。掌声欢迎! 男:冬去了,春又来了。四季物语,自然轮回。生命如歌,大地如歌。请欣赏诗朗诵《春》,表演者:江珊等。 (歌舞:让我们舞起来画外音)人如四季,走过风,走过雨。在这四季之中,是缩小的人生。很多人为人生感到迷惑,四季就是人生,我们要像四季一样活出自己的七彩...

《我要一份魏晨的详细资料》
答:乐器: 钢琴、葫芦丝、吉他、埙 目录[隐藏]基本信息粉丝口号音乐作品与魏晨合作过的艺人出版专辑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广告代言成就及荣誉获奖经历票选成绩参加活动娱乐节目公益活动成长历程魏晨星路历程快男征程评委点评“流星雨”成就全能偶像挑战内心戏,提升演技晋升实力“文青”魏晨新专辑5D立体发型曝光魏晨《千方百计...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