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职务作品著作权和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区别 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和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处理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季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职务作品著作权和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不同~

1.专利权与著作权保护期限不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是50年,专利权的保护期为发明专利20年。
2.专利权与著作权行使都包括转让、许可使用等,大致相同。著作权有合理使用的范围和法定许可使用范围。专利权在义务权项中规定要接受国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3.专利权与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差别很大。著作权均伴随着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须注册登记手续,专利必须采取国家行政授权的方法确定权利人。专利权的产生需要专利机关的特别授权,经过申请、审查、批准、公告,颁发专利证书等程序才能产生。

都是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归单位

简单来说,职务作品著作权是以归属作者为原则,以归属单位为例外。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是以归属单位为原则,归属个人为例外。
相同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和职务发明创造权利归属都是有约定的从约定。

具体如下:
1.著作权归属单位的特殊情形规定在著作权法第十六条里,比如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条件创作的部分职务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等。
2.如果没特殊约定或情况,著作权归作者,但单位有权优先使用、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不得许可第三人以相同方式使用作品。
3.职务发明创造主要规定在专利法第六条里,执行单位的任务或者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权利属于单位,发明人有获得奖励和合理报酬的权利。
原创答案by季风流洋

职务发明和职务作品的区别就是权利的归属不同了,职务发明一般发明出来的权属是属于单位所有的,但是职务作品则是个人所有的,单位享有其优先的使用权,还有就是单位如果享有所有权,个人就有署名权。所以这个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法律分析
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两者相同点主要有:都与本单位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属于本单位职工,享受本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都是在本职工作范围内;都享有署名权;都有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造;都由所在单位承担法律责任。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的不同点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权利归属不同。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基本上属于单位,但也可以是发明人与单位共有。我国专利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而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有两类不同情况:一类是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享有优先使用权;另一类是单位享有著作权,作者享有署名权。因此,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基本上是归作者,少数属于单位的,但作者仍然还有署名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职务发明和职务作品的区别就是权利的归属不同了,职务发明一般发明出来的权属是属于单位所有的,但是职务作品则是个人所有的,单位享有其优先的使用权,还有就是单位如果享有所有权,个人就有署名权。所以这个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法律分析
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两者相同点主要有:都与本单位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属于本单位职工,享受本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都是在本职工作范围内;都享有署名权;都有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造;都由所在单位承担法律责任。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的不同点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权利归属不同。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基本上属于单位,但也可以是发明人与单位共有。我国专利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而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有两类不同情况:一类是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享有优先使用权;另一类是单位享有著作权,作者享有署名权。因此,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基本上是归作者,少数属于单位的,但作者仍然还有署名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简单来说,职务作品著作权是以归属作者为原则,以归属单位为例外。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是以归属单位为原则,归属个人为例外。
相同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和职务发明创造权利归属都是有约定的从约定。
职务发明和职务作品的区别就是权利的归属不同了,职务发明一般发明出来的权属是属于单位所有的,但是职务作品则是个人所有的,单位享有其优先的使用权,还有就是单位如果享有所有权,个人就有署名权。所以这个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职务发明成果包括的情形有哪些?》
答:因此,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否是职务发明创造,应从职务发明创造的特征着眼,从该发明创造的课题立项来源、创造发明的条件及过程、责任承担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二)职务作品的情形与确认职务作品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创作作品的公民仅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归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这种情形又分两种情况:(1)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

《职务成果的什么是职务成果》
答:在我国,职务成果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结合现有法律规定,职务成果的范围一般包括:(1)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时完成的发明创造或者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包括职务发明专利、职务实用新型专利和职务外观设计专利。(2)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在完成法人或者非...

《在公司任职期间申请的个人专利,离职后申请人是否可以使用该专利?_百度...》
答: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专利申请是不是职务发明。若是,则不能使用;若不是,则可。具体专利法对专利权的归属做出如下规定: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

《我为公司设计的角色设计,没用采用,项目也没有进行。版权归谁...》
答: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

《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
答:二楼说的是商业秘密的问题,法律依据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该职员的做法是违法的。至于归属问题,是这样的:一、如申请专利,专利申请权和日后的专利权归公司;如该员工是发明创造者,公司应按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奖励。二、著作权归个人,如是集体创作,则归集体;有约定,...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答: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高等学校。专利权被依法授予后由高等学校持有。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由高等学校享有。第九条 由高等学校主持、代表高等学校意志创作、并由高等学校承担责任的作品为高等学校法人作品,其著作权由高等学校享有。为完成高等学校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第十...

《如何防范员工道德风险》
答:专利主要涉及到专利的申请权。与著作权的保护相似,公司专利保护与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职务职务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以下简称公司)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公司,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专利权人。例外情形...

《业余时间开发与工作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归公司还是个人》
答:(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根据该法律规定,职务作品归个人或归法人(法人作品),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的,通过完成作品所依据的物质技术条件、责任承担等而定。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约定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专利发明人离职后怎么办》
答:发明专利人离职后对用人单位的专利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要是职务发明,那么无论员工是否离职,专利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的。如果发明的专利不是职务作品,那也跟用人单位没有关系,已经离职的员工也没有权利随便使用发明物的。 一、专利发明人离职后怎么办?专利发明人离职后并不影响到专利权,因为职务...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