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呢?

作者&投稿:逮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5、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6、简便计算时凑整十或整百法。如:253-99=253-100+1

7、数和式子的转化:25×16=25×4×4 16转化成4×4

8、数和数的转化:1÷0.125=1÷1/8

关于小学数学的转化思想的相关知识:

转化思想是把一个未知(待解决)的问题化为已解决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高次为低次等,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它是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利用“转化思想”的事例。比如计算98×35,把98转化成100-2,这样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98×35=(100-2)×35=100×35-2×35=3430。



《如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呢?》
答: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5、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6、简...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答:因此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应该有一个宽阔的转化意识,夯实转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单元结束后的“整理与练习”中,再次提升转化思想,并在后续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关注转化思想,进行必要的沟通与整合。

《浅谈如何运用转化思想来提高小学数学解题的教学效率》
答: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介绍和渗透,让转化的思想方法逐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萌芽,这样,日积月累就让学生形成用转化思想方法解疑答难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时候,通过转化思想的指导,学生能够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在三角形、梯形面积...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答: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在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答:本人认为,对差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真心、爱心、热心打动学生作为学生管理者,首先要有“爱”即“真心”,只有爱学生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说:“真心就等于成功”。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暂时落伍并不怕,怕得是,心如死灰,无所依托。如何让降温的心逐渐升温,恢复少年人...

《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答:21世纪的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相应的数学情景,培养学生善于和习惯利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特殊的问题一般化,未知的问题已知化,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爱上学数学。1.计算的纵向转化 加减计算: 20以内数的加减←―100以内数的加减←―多位数的...

《应用转化思想的原则》
答:(2)熟悉化原则,即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人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面对新知识的过程;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面对陌生问题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转化过程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又是一一个创新的过程;与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一致的。因此,...

《小学数学练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的能力》
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解题,不仅能起到巩固旧知识,促进理解掌握新知识的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转化思想的训练和培养,不能想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而应把转化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多次渗透,不断强化,才能被学生所掌握。 一、明确转化的过程 转化时,...

《如何抓好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答:一、摸清原因,进行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差生的思想转化往往要因人而异。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有些家长只追求做生意、抓经济、打麻将,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在家不管不问,认为学生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一种惰性心理,导致作业懒得做,经常抄袭...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
答: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互助影响,共同进步实现学困生转化的目标 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帮助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教育方法不得当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影响教师的教育效果。有时,教师不妨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让学优生来帮助学困生。如果让学优生对学困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困生与学优...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