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前中国人如何探求救国真理的?

作者&投稿:挚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

1.从探索的阶段看,
1)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主要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a.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阶段,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其指导思想;
b.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仿效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其指导思想;
c.新文化运动时期,由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发展到十月革命,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斗争矛头直指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后期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
2)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92年党的“十五大”,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路线和政策。
2.从学习的国家看,
严复主张“走英国人的路”,康梁主张“走日本人的路”,孙中山主张“走美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主张“走俄国人的路”,毛泽东和邓小平主张“走自己的路”等五大阶段。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抗争与探索
1.近代前期清朝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3)边疆地区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壮烈殉国。
2.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a.背景:鸦片战争使一些封建士大夫开始放眼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代表:林则徐、魏源
c.思想: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d.结果:其理论没能彻底付诸实践,后来的洋务运动实践了他们的主张。
e.影响: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以救国的大门,为中国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2)19 世纪60 —9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
a.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
b.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d.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e.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组建新式海军,开办新式学堂。
f.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近代科技,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对人们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对西方经济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g.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
h.失败原因:只学技术而不学制度。
i.性质: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没有触动封建根基。
j.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更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3.农民阶级的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
a.背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b.主要原因:封建剥削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重人民负担,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c.新特点: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肩负起了反侵略的使命。
d.反抗表现;痛击华尔洋枪队。
e.性质(任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f.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g.意义:中国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地配合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2)义和团运动(1898 一1900 一年)
a.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特点:主要反对外国侵略,且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c.反抗表现;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d.性质(任务):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e.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f.意义: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3)规律性认识
a.都是发生在近代的旧式农民战争,前者标志着传统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后者说明旧式农民战争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b.都是发生在近代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农民阶级自发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又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c.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说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于自身局限性(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d.农民阶级反抗外国侵略、挽救中国革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也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
4.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a.背景:
①国际: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疯狂地对外输出资本,瓜分世界;
②国内: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阶级矛盾尖锐;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思想的传播。
b.过程:序幕—公车上书;发展—各地维新思想的传播及维新团体的建立,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高潮—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政变。
c.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d.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e.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f.原因:内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外因—顽固派势力强大。
g.启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不符合国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背景:
①国际上:20 世纪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展开激烈争夺,出现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使亚非拉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②国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b.革命思想:“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c.过程:武昌起义;清朝统治瓦解;中华民国成立;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结果: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e.功绩: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精神的《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开始了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f.失败原因:内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纹杀。
g.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3)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a.背景:国内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统治黑暗。
b.标志:1 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
c.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d.口号:民主、科学。
e.内容:前期同尊孔复古思想作斗争,“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f.影响: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体现在矛头直指维护封建专制的孔教和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
4)规律性认识:维新变法运动开启政治民主化的先河,辛亥革命则是政治民主化的真正开始,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思想方面有重大建树。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说明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必然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原因:
a.国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国内: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思想解放;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勇于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2.无产阶级政党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原因: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有一支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c.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
d.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四.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1.具有广泛性
1)表现:近代前期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2)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外国的侵略对中国各阶级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
2.普遍具有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的特点(义和团运动除外)。
外国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悟到了西方先进和中国落后的现实。
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1)表现:体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不同的层次,从学习经济、政治再到思想,从学习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具有层层提高的特点。
2)原因:不仅存在时间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探索具有继承性
前后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也有质的飞跃。地主阶级的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早期的维新派又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目的从维护封建统治到反对封建统治。
5.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一方面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1840年后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1861~1894 洋务运动 评价: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只是在器物层面零星的学习西方,并不愿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
1898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评价: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宣传西方政治学说、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更多的人开始怀疑旧学欢迎新学。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民主革命之途(孙中山)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要推翻清王朝,结果因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失败;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要自强求富,结果因为政治制度腐朽失败;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果因为不依赖人民而败。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分别从器物层——制度层面,不断深入!

几件事,1、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开展洋务运动,2、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其高潮是百日维新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
答:(1)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
答:1)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主要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a.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阶段,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其指导思想;b.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仿效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其指导思想;c.新文化运动时期,...

《论述从第一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是怎样一步步觉...》
答:(1)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

《仍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答:【答案】: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前中国人如何探求救国真理的?》
答: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要推翻清王朝,结果因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失败;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要自强求富,结果因为政治制度腐朽失败;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果因为不依赖人民而败。

《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和原...》
答:表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原因:甲午战争后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中国人近代民族意识是在与西方列强的直接对抗中逐步生发并觉醒的。在王朝更替之路上...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名是如何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的_百度...》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希望借助清政府的力量来打倒帝国主义。使外国帝国主义意识到要使中国成为其完全的殖民地的不可能性。一些思想开放的官僚和富商在此同时掀起了洋务救国运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主义的衰弱和灭亡。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铺垫作用。此后维新运动...

《如何评价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寻救国救民真理_百...》
答:1840年后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1861~1894 洋务运动 评价: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只是在器物层面零星的学习西方,并不愿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1898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评价: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维新派...

《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答: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人不仅主张...

《求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_百 ...》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是由林则徐虎门硝烟的事件、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开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意识的。由百日维新初步觉醒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觉醒!直至辛亥革命的前夕。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