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商鞅铜方升》、《奖励耕织(砖画)》、《商鞅戟 商鞅方升有什么用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二上历史材料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士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即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思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公元前338年)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髟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何态度?如何评价“民以殷盛”的说法?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商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4)材料四客观上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1)完全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商鞅变法使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少恩。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过分看重个人品质,更要看其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大小。
(3)持否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4)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说明重大改革总是要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结果。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不得超过180字。
评述内容应包括:
(1)背景: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开展变法活动。
(2)措施: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3)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旧俗,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3、(19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

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

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 图见《中国古代史》32开本P23

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 废井田 开阡陌

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2)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实际上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渐瓦解?
(4)试分析说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33、答:(1)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4分)
(2)含义: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6分)
(3)均田制、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逐渐瓦解。(6分)
(4)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3分)
33、(19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见《历史》选修1第23页
商鞅铜方升
图见《历史》选修1第23页
奖励耕织(砖画)
图见《历史》选修1第24页
商鞅戟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些商映变法的信息?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
答:(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进行军事改革。
(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
(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4)生产力。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规定1标准尺约合今0.2308864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0063492公升。[75]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76]规定六尺为一步,[77]二百四十步为一亩,[67]五十亩为一畦。[78]

(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进行军事改革。   
(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   
(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4)生产力。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商鞅铜方升...》
答:(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进行军事改革。 (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 (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4)生产力。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答:(2)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可知是均田制,回答均田制的作用及结局。(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此题比较简单。比较其共...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自2008年7...》
答:最后到达④亚丁湾. (2)从图中可看出,B国是伊拉克. (3)从图中看出,A是亚非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B和H地区为西亚,该区域石油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短缺. (4)中东战争不断的原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材料 举世瞩目的第29届...》
答:读图可知,(1)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E、F中,在我国2008年1月25日南方冻雨灾害区电煤告急时做出重要贡献的城市是F.(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地势的倾斜方向是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其判断的理由是河流向东南流.(3)北京最近的出海口B是渤海,C是著名的京杭运河.(4)为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经济危机 图2 希..._百 ...》
答:(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图1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图2是德国总理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德国法西斯利用人们的不满,取得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图3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经济危机给资本...

《(36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世界某区...》
答:(2)温差大:大部分处于温带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大;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晴天多,气温日较差也大。雨量少:内部远离海洋,地形封闭,周围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冬雨型:大部分位于30°N-40°N之间的大陆中西部,随着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冬季受到中纬西风的影响,故冬季降水...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纬30度,地球的一...》
答:(1)论据:从出土的大型青铜器和祭祀器皿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中原夏商时代;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偏重于玉石系统,这是东方传统,仍然属于中国的玉石文化圈。(2)意义: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格局提供佐证;三星堆文物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诸领域的...

《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答:,1,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如图中方框斜线所示某区域距离最近的大洋-印度洋约2000千米,如图为该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该区域年降水量小,其中东南部可达到400mm以上,中西部地区普遍低于300mm(我们乐山地区年降水量普遍在1000mm以上).该区域光照充足,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近几十年来...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
答:(3)一般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根据地点分析气候,以及附近的洋流对天气的影响.根据图中是洛杉矶附近地区,所以附近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此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流下沉,天气晴朗.(4)根据图2的风向图,分析此地...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2011年3月19日起,以美、法、英...》
答:(1)读图可知,大洲A是非洲,B是霍尔木兹海峡;(2)西亚的大多数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属于白色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3)西亚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图中信息,该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和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两国.(4)此区域长期以来战争不断,频繁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