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的数感

作者&投稿:狐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对“数感”的认识。
1、数感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
“数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英文中“NumberSense”,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事物、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如走进一个戏院,在我们面前的是2个集合,一个是戏院的座位,一个是看戏的人,有人会自然将这2个集合作一下估计,不用计数,就可以知道这2个集合是否相等,哪个集合大,这就是一种数感。
2、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
“数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想出有用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折适当的方法(如心算、笔算、使用计算器)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
3、数感是一种“数学地”思考。
数感就是将有关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一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美国学者格劳斯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一个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培养数感,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学会用量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当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
综上所述,“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途径
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在《标准》中作了描述,其主要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结合这些内容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
1、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认数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五年级一班总人数43.5人”;“一张床长2分米”;“一间仓库的容积是240立方分米”……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无独有偶,其他教师也遇到过类似经历。唉,我们的学生这是怎么了?在感慨之余,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究竟是我们的数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同学头脑中没有“数”的概念。
什么是数感?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被首次提出。数感是数与数之间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对数的驾驭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注重数感的培养,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的实际运用的倾向提出来的。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较强的感受力,能有意识地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和表达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发现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点。而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由此可以看出,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1、注重生活体验,走近数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和数学亲密接触,但他们不一定能感受到、表达出来。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观察、猜测等一系列的初步基础上,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事实上,只要我们更多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收集素材,就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贴近生活的数学素材。
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数感。
2、注重动手实践,体验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既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又可以集中其注意力,激发其动机,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理解。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实践。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先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和梯形纸分组动手操作,互相讨论。学生先后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还有通过割补法把一个梯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后让学生合作讨论归纳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像这样,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建立良好的数感。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又发挥了主体意识,也从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学生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事物和具体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的。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12根小棒,数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过程。数出12根小棒,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学生数的方式也可能不同:有的是1根1根地数,直到第12根;有的是2根2根地数,直到第12根;有的是把10根捆成1捆,就很容易看出是12根。然后通过交流,学生们形象地感受到“把10根捆成1捆”的优越性,也对“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3、注重观察思考,发展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它是思维的门户。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问题的基本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分析,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其本质,才能对问题有灵敏的感知、感觉和感受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
例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先出示下列题目让学生口算:
15×2=30
15×20=300
15×200=3000
15×2000=30000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答案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发生变化。学生回答了,观察还需深入。把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较,第二个因数是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你还能从哪些算式的比较中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把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你又能发现什么?第四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呢?这样从上向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从下向上观察呢?从而很顺利地得出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教学由整体到部分,又由部分回到整体,从上向下,从下向上,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观察,把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算式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作用,优化数感。
4、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而且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时说:“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看年历卡片能判断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如果没有年历卡,只要你说出年历卡片上的年份,老师就能判断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我们试试看。”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年历卡上的年份,老师马上准确地做出判断。学生经过验证,对老师的正确判断感到惊奇,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老师没看我的年历卡怎么会知道我们年历卡上的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其中肯定有奥秘。”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闰年的年份和平年的年份有什么特点,学生兴趣高涨,讨论很热烈,在对好几个年份进行观察、计算和讨论后,学生们找到了规律:能被4或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被4或400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学生自己找到了规律,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自由、充分地交流,数感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5、注重科学训练,强化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学会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在计算教学中加强估算和提倡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实际背景中,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增强对实际意义的理解。
例如:春、秋季节适宜组织学生郊游,这其中就蕴涵着购物、租车、买票等许多数学问题。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想出解决方法。低年级进行100以内的加法训练,可以创设一个学做小主人的情境:父母交给孩子100元,要他到超市购物,用来招待客人,并要求100元钱尽可能用完。学生根据超市商品的标价及来客的需要,自己设定购物方案,并估算、调整所购商品的总价,通过反复训练,最终确定购物方案。这样的训练方式,既是运算技能的训练,又是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完善了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数感。
又如:三年级在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读法时,要求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如果让学生枯燥机械地去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此时,我们可以模仿电视节目中的商品价格数字竞猜的游戏。老师现场用硬纸板写数让学生来猜,教师先给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也可以直接让学生来猜,然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提示,在教师不断的提示中,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这虽然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会陡增不少,并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此猜数训练,虽然简单,但是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在无形中渗透了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训练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我们要认识到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浅谈新课标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程标准》共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般人提起数感,总感到它是比较玄乎的。也有人质疑,像“数感”这种因人的感觉而异的、较“虚”的东西有必要作为核心概念提出来吗?一些老师也感到,数感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好把握。这些情况说明,有必要加强教师对数感的认识。
   什么是数感?“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例如:认为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一种直觉”;数感与语感、方向感、美感等类似,都会有一种“直感”的涵义,具有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力;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或认为数感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标准实验稿》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课程标准》的提法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实质就是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这主要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范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所做出的要求,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数感培养的几条主线。一是关于数与数量。在小学低段,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学习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学习用数表示多少的第一步就是数数,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生经历了更多的对数意义的感悟,如对分数、负数、有理数……的感悟,并形成对数的各种表征方式的理解,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二是关于数量关系。它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另一个层次,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理解了所学数的意义及表征后,他就具备了理解一定数量关系的基础,如学生在学习分数概念后,就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感悟,依赖于具体情境或图形,会分辨两个分数的大小。随着他们数感的增强,学生年级的升高和数系的扩充,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也会逐步提升,最后达到对具体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的整体把握。三是关于运算结果估计。它是数学课程中所占学时较多的内容,过去更多关注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技能的训练,其实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此发展学生的数感应成为我们现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部分多处提到估计及估算的要求。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一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子上面图,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第二学段)。所以,对运算结果的估计反映的是学生对数学对象更为综合的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如下。
  第一,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学段教学是重点。《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如刚入学的儿童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应该通过实物、图片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第二学段应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一些问题进行估算;能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的问题,建立起对负数的数感。
  第二,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由于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 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弄清楚自己的学号、地区邮政编码、汽车牌照号、身份证编号的规律和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第三,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相互交流,这对强化他们感知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如让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你到学校大约要多长时间?教室面积有多大?学校面积有多大?你家住房有多少平方米?你所在城市有多少人口?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还可组织学生针对一周出版的某种报纸,讨论中间出现了哪些与数、数量、运算有关的数学问题,分别表述这些问题中关于数的意义作用,如何用数来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等。
    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的内涵。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

    比如,在“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取建立数感。

    二、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学数学、用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当教学“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多种摆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一捆”是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我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的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图画均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无法数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和兴奋,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12根。学生通过比较体验,真真实实的感受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再次让学生摆小棒再次理解计数单位“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估算中诱发数感

    估算是学生数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数感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到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不断通过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在教学“计量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运动场长约()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人;一袋苹果重4(),一支圆珠笔长15()等。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上。如“王大伯养鸡年收入是593元,养鸭年收入是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程度对估算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说:“500加300等于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900多一点”;有的说:“593接近600,328接近350,因此它们的和比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500+300大,比600+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四、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它与孩子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对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对象特别敏感,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对数学对象做出选择和反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要在教学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同桌、同组的同学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减几9减几”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两个人面对面坐,从不同的方向看,很容易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这幅图,一个学生可以列出5+3=8 8-3=5,另一个坐对面的学生可以列出3+5=8 8-5=3。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一图四式。就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在运用中领悟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星期天带全班学生到公园划船游玩,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所用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结果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租金。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它存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去探索一般。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到实处,让数学跟着感觉走。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2、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例如,在学习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带着尺子在小区里实际测量一下停车位的长和宽,然后计算一下停车位的周长和占地面积,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建立起周长和面积的概念。3、在估算中加强数感 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估算教学,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
答:(二)通过实践活动,发展数感 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动手学数学、用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学生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取得良好的数感培养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应用的自信心,应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练习机会,...

《小学阶段怎样培养学生数感》
答:小学阶段怎样培养学生数感:1、数学作业中的数 在做数学作业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在做加法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找出题目中的数字,然后思考如何通过这些数字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能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数感。2、数学问题中的数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从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答: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如下:1、借助具体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你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帮助他们建立数感。例如,在计数时,可以使用手指、小石头、小木棒等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2、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数学四大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感觉)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数学的四大领域包括数论、代数、几何和概率与统计。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感:1. 数论(Number Theory)数的探索:鼓励学生进行数的探索和发现,例如通过数数、找规律、分解等方式来研究数字的...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数感心得体会》
答:小学数学是打下数学基础的阶段,培养数感对于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多年实践和总结,认为以下几点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1.利用游戏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如果单纯地讲解或者练习往往效果不佳,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蒟蒻文化漫画教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答: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属性素养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价值。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答: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如下: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有位教育家指出:数学知识不是一人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二、在具体...

《小学阶段怎样培养学生数感马云鹏》
答:一、如何培养数感 1、在活动中培养数感。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家长要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自己去感知、发现,从而建立数感。2、在估算中发展数感。估算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