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华侨的故事800字左右 传承华侨精神 征文 800字左右

作者&投稿:澄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侨爱国的故事~

复旦大学的第二任校长李登辉。

李登辉(腾飞)祖籍福建同安,父母为南洋群岛华侨。他在一八七三年夏诞生于爪哇,一八八七年转往新加坡读书,一八九一年赴美国留学,一八九七年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并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受到孙先生的帮助和鼓舞,他更加热爱祖国,于一九○五年回国,与留美同学颜惠庆等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并参加曾少卿发起为反对美帝虐待华侨、华工而斗争的抵制美货运动,从事国际宣传工作。时曾少卿又把他介绍给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良(相伯),担任复旦总教习(即今教务长),兼课中国公学。一九○七年清政府招收江南留学生,曾聘他兼任主试。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他兼任英文《共和报》主笔,作国际宣传。辛亥革命军兴,武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邀他为外交部长,他以“不会做官”而婉拒之,仍在沪主持复旦教务。一九一三年,复旦监督(相当于今日之校长)马相伯年老退休,校董会董事长孙中山先生推他继任。一九一七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复旦大学。

李登辉从一九○五年回国后从事教育,主持复旦,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达四十年之久。他中年时儿女殇亡,后又丧偶,乃以校为家。国民党政府一再邀他为“立法委员”,他始终不就,而专心教育。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病逝沪寓,时年七十五岁。

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清朝末年, 有个爱国华侨叫张振勋.他有一次听法国人说, 要在瓜分中国之后, 到山东烟台建葡萄酒厂, 因为那里生产的葡萄质量特别好.他就想: 中国的土地和物产,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利用呢?后来, 他就到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 生产出红、白葡萄酒20 多种, 味道十分醇美, 不但风行全国, 而且畅销海外.在1915 年万国博览会上, 张裕公司制作的金奖白兰地、雷司令等名酒获得了金质奖章
海外侨界爱国爱乡情怀实录
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当年咿呀学语的婴孩已满头华发;当年孱弱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而我们的共和国,也完成了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的沧桑巨变。新中国60华诞之际,全球华侨华人包括侨领正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拳拳深情。
本报记者/陈江松 发自上海
日前,本报记者从国务院侨办了解到,本月底将有两千多名海外侨胞应中国政府邀请,赴北京出席国庆庆典。十月一日,他们将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盛大的国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华侨华人代表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来自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的侨领。
目前,有数千万华侨华人生活在海外,由于名额的限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能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但是,他们并没有缺席新中国的生日庆典,正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沉之爱。
据悉,国庆前,将有数以十万计的海外华侨华人自发组团回国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庆祝活动,其中有举家回国,也有是坐在轮椅上被推回国参加庆典的。目前,北美、南美等华侨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国庆前赴京机票已很紧张。另外,在国庆节前的半个月时间内,海外华侨华人筹备的各类庆典活动,也将在海外侨胞聚集国家和地区举行。
如果将全球华人比作一片竹林,每个华人正像一株株直指苍天的翠竹——它们的枝干虽然各自挺立,但根却纠结在一起,无法分离。一株竹的力量是微弱的,但茂密的竹林却足以抵挡风风雨雨。当前全球华人在世界各地为新中国华诞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正是表达着绿叶对根的情意——他们的枝叶在国外,根深扎在中华大地。
“她,
就是我的祖国啊!”
在十几年前的一次美国洛杉矾上万华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庄严仪式上,一个身材伟岸、高鼻大眼的男子汉,眼含热泪亲手将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他就是美国熊氏集团主席、美国中华工商团体联合会会长熊德龙。日前,在第五届全球华文传媒论坛上,本报记者有幸聆听了熊德龙的故事,听他饱含深情地谈起自己的养父母,谈起中国。他对记者说:“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熊德龙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印尼华人,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兼有荷兰、印尼血统,出生后被遗弃于孤儿院。当他快两岁的时候,旅居印尼的梅县籍客家人侨胞熊如淡、黄凤娇夫妇收养了他。
熊氏夫妇将所有的深情厚望都倾注在熊德龙的身上,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发他、培育他、造就他,而熊德龙也怀着无比热烈的报恩之心,以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创出了一番事业,崛起于印尼工商界,进而建立起遍布全世界的熊氏企业王国。目前,他的企业遍布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名下拥有美国大兴银行、熊氏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报业集团等几十家著名企业。
熊德龙身居海外,心系父邦,频频彰显其百分百中国心的爱国爱乡情结,热心故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成为饮誉国际社会的著名爱国侨领。
因为从小深受父母辈中华民族传统的影响,“爱我中华”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1979年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他怀着报答养父母养育之恩、回到梅州家乡尽点孝心的愿望,偕同夫人首次踏上中国这块陌生而又亲切的土地。他一踏上国门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说:“这就是我养父养母的祖国,我现在终于回来了!她,也就是我的祖国啊!”
熊德龙回到了养父养母的家乡梅州,看望了家乡亲人,拜访了家乡地方官员,受到地方政府和乡亲的热情接待。从此,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客家亲情。他看到山区人民生活艰辛,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内心很不平静,遂立志为发展家乡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熊德龙深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自己以前上学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投资进行弥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在自己养父所在的梅江区三角镇泮坑小学和水白中学,捐资兴建校舍,改善家乡中小学的教学条件。
1984年冬,梅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办嘉应大学(今嘉应学院),他得知后,独捐人民币210万元,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德龙会堂。此后30年,他倾其所能,不断地向中国内地进行投资,先后拨出数亿元巨资资助内地的教育事业,输送了近3000名中国的基层干部出国培训。
熊德龙还极其关心家乡的公益福利事业。自1979年以来,他为梅州市的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捐资逾2000万元人民币。
熊先生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协助做好侨务工作,广泛联络,沟通侨情,增进友谊。从1986年开始,他分批邀请海外华侨、华裔代表团回中国参观考察,牵线搭桥,引进资金、项目。与此同时,分批邀请祖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领导、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考察。
当有人问他,这些年在中国投资那么多,究竟赚了多少钱,熊德龙说,我到中国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为的是实践自己的诺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的“家”在中国,我要宣传中国,回报我的“家”。我希望中国早日富裕起来。
“我是祖国
忠诚的儿子!”

华侨精神:血肉筑起海外“长城”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掩上广东籍华侨海外奋斗史卷,心里油然响起这首在华人世界广为流行的歌曲。
华侨出海千年,既是辛酸千年,拼搏千年,也是卓越千年!许多广东人都能自豪地脱口而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广东人。”却往往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下半句: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所在地为之而树的颂碑。笔者随手于浩瀚的史料中撷取其中几座,略表海外广东华人风范———
上月初,古巴将军邵黄来广州寻根问祖,就自豪地告诉祖国人民:在参加古巴独立战斗的队伍中,只有广东人占95%的10万中国人没有一个当过叛徒、逃兵。古巴首都哈瓦那维拿那区一个公园里,树着一座高两丈的纪功碑,上书中文:“中华民族优秀的华侨,为中古两国人民友谊,为独立战争而牺牲,万古长存。”
为纪念开发南洋的华侨功绩,新加坡有以鹤山籍人陆佑命名的陆佑街,以澄海籍人佘有进、潮安籍人陈成宝命名的有进路、成宝路。1936年,新加坡莱佛士博物院为华人树铜像一座,其碑文曰:“新加坡……今日之繁荣,得诸华人能力贡献者,良非浅鲜。”
卓越的功勋,源自优秀的龙的传人。只要再踏上陆地,他们总能奇迹般地从不毛之地中崛起,在腥风瘴雨中建功;只要在世上生存,他们就将一颗热心永系祖国母亲,绵延不绝地传承中华文明。
一位华侨史专家感慨地说,1000多年来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海外华侨同样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那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一座座丰碑,分明是伟大的华侨用自己的血肉筑起的海外“长城”,它所象征的,正是千百年来铸就的华侨精神:爱国、勤奋、团结、拼搏、进取……
我们由此深深感到,华侨华人们带来的,除了浓浓的报国心、故乡情,还有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不朽的华侨精神必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和不竭动力!

爱国华侨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在美国的这些年中,见过不少移民过来的中国老人。他们由于语言不通,不能开车,所以生活圈子通常比较狭小。能含饴弄孙,施展厨艺,抑或是种种花草就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了。但是我认识的吴阿姨却着实是个例外。

吴阿姨今年71岁,原是印尼华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毅然投入了祖国的怀抱,退休后随子女移民美国。

在美国,吴阿姨做的第一件不同凡响的事是学会了开车。在这儿满大街都可看到美国老人开车,不足为奇。那是因为他(她)们刚成人就学会了开车。对像吴阿姨这样60多岁才来美国,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可吴阿姨硬是凭着那股不服输、不服老的劲儿拿到了美国驾照。学会了开车,吴阿姨的生活空间一下拓展了许多,车子也派上了诸多用场。开车迎送亲朋好友,接送孙女上学放学,逛超市购物,不一而足。不仅帮助了子女,自己也乐在其中。

不光学会了开车,吴阿姨这些年还学会了基本的英语口语。都说年龄大语言难学,吴阿姨却靠着那股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学起。向儿孙学,向周围的人学,不耻下问。会英文会开车,吴阿姨成了儿子公司的好帮手。吴阿姨的儿子对外人调侃地称吴阿姨为“老秘”。儿子的公司这些年越办越红火,吴阿姨也是功不可没。

除了能干,吴阿姨还是个对生活乐观豁达、承受力极强的人。有一件事一直让我感叹不已。去年吴阿姨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病情不妙,似是癌症。接下来的半年里,吴阿姨多次去医院例行检查,却都是瞒着老伴和儿女,怕爱操心的老伴担惊受怕,怕儿女担忧而影响工作和心情。老天似乎有眼,总是帮助这样自助自强的人。半年后,医生宣布,推翻以前的诊断,证明吴阿姨的身体并无器质性恶变。她这才将这件事的经过轻描淡写地告诉家人,让人听了唏嘘不已,佩服之至。

吴阿姨是中国老人的骄傲。每每看到她开车的英姿,听到她爽朗的笑声,我都会想象自己老之将至的情形,告诉自己也要像她那样,有尊严有价值地度过人生的夕阳时节。

国共战争只用了抗日战争的一半时间,头两年的三大战役就决了胜负,解放军摧枯拉朽地横扫了东北、华北,一鼓作气过了长江,直打到海南岛。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国民党目瞪口呆,许多军事将领多少年后,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群装备精良的国军,竟然让土八路给打败了。他们在战俘营里,在台湾家里,在海外都认真仔细研究每次战役,没别的,就是不服气。在海外很多人参加了反攻大陆联盟,甚至作为其一生奋斗的目标,为了就是一雪其耻。
我说的这位老华侨,住在南非。这是一位很自然的国民党中坚骨干。六几年南非还是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国家,白种人的学校、商店等公共设施,都是和黑人分开的,不要说厕所不同厕,就是同一辆巴士,也是白人坐在前边的。
这天,老人上了车就往后边走。那司机说话了,您就坐在前边吧。老人楞住了,他虽然不是黑人,但属于有色人种,按法(当时有明文正法的)是后边就座的。司机又说了,昨天中国有了原子弹了,证明你们不是劣等民族。您尽可以坐前边的。
老人当时就下了车,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泪流满面。他在海外生活多年,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身份受到尊敬。而这份尊敬,又是由他认为最罪恶的共产党带来的。心头多年的恩怨,在那一刻全部瓦解。无法形容的震撼,让老人一路走回家,一路哆嗦着。
那以后老人再也不提反攻大陆,转向关注大陆的每一个进步。长达十年的文革,摧毁了多少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但这位老国民党人,却对大陆倾尽热情。
在海外,这样的老牌国民党员有很多。和他们交谈起来,觉得他们比共产党还共产党。我开始还不太明白怎么回事,听到这个故事后,开了点窍。
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

我讲的是个真实的故事,听过的人一定不少。
国共战争只用了抗日战争的一半时间,头两年的三大战役就决了胜负,解放军摧枯拉朽地横扫了东北、华北,一鼓作气过了长江,直打到海南岛。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国民党目瞪口呆,许多军事将领多少年后,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群装备精良的国军,竟然让土八路给打败了。他们在战俘营里,在台湾家里,在海外都认真仔细研究每次战役,没别的,就是不服气。在海外很多人参加了反攻大陆联盟,甚至作为其一生奋斗的目标,为了就是一雪其耻。
我说的这位老华侨,住在南非。这是一位很自然的国民党中坚骨干。六几年南非还是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国家,白种人的学校、商店等公共设施,都是和黑人分开的,不要说厕所不同厕,就是同一辆巴士,也是白人坐在前边的。
这天,老人上了车就往后边走。那司机说话了,您就坐在前边吧。老人楞住了,他虽然不是黑人,但属于有色人种,按法(当时有明文正法的)是后边就座的。司机又说了,昨天中国有了原子弹了,证明你们不是劣等民族。您尽可以坐前边的。
老人当时就下了车,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泪流满面。他在海外生活多年,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身份受到尊敬。而这份尊敬,又是由他认为最罪恶的共产党带来的。心头多年的恩怨,在那一刻全部瓦解。无法形容的震撼,让老人一路走回家,一路哆嗦着。
那以后老人再也不提反攻大陆,转向关注大陆的每一个进步。长达十年的文革,摧毁了多少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但这位老国民党人,却对大陆倾尽热情。
在海外,这样的老牌国民党员有很多。和他们交谈起来,觉得他们比共产党还共产党。我开始还不太明白怎么回事,听到这个故事后,开了点窍。
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

《华侨的故事800字左右》
答:爱国华侨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

《传承华侨精神 征文 800字左右》
答:上月初,古巴将军邵黄来广州寻根问祖,就自豪地告诉祖国人民:在参加古巴独立战斗的队伍中,只有广东人占95%的10万中国人没有一个当过叛徒、逃兵。古巴首都哈瓦那维拿那区一个公园里,树着一座高两丈的纪功碑,上书中文:“中华民族优秀的华侨,为中古两国人民友谊,为独立战争而牺牲,万古长存。”...

《陈嘉庚精神征文》
答:陈嘉庚精神征文800字 国庆节当日,我们一家人慕名前往集美,集美位于厦门经济特区,它被海、江、山所环抱,环境幽雅,风光迷人,是一处极佳的旅游胜地;更重要的,集美是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陈嘉庚先生早年倾资兴学,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集美中学和厦门大学。 怀着对这位教育先驱的崇敬之情,我来到陈嘉庚纪...

《没有一种梦,是单为你准备的 作文800字》
答: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碧波,一颗心也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了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了,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几...

《有关团结作文800字5篇》
答:有关团结作文800字1 在疫情之下,我看到了一个团结的中国。 我们中国人为这次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看到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段视频,主要内容是:在抽人去抗击疫情前线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选择报名,且,誓死不退。我的内心触动很大。上学期的历史学到,中国在100多年前是落魄的,无能的。可是就在100年后,我...

《放眼看世界 我与“一带一路”。800字作文》
答:世界华商 500强中约 1/3在东盟国家。华商经济实 力增强, 在许多国家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东南亚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企业中, 华人公 司约占 70%。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华商经济相结合,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因为海外侨胞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 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 广泛的政界商界...

《作文题,急》
答: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必然有一个自己的偶像或是你学习工作的榜样,而激励我学习的就是那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白衣天使。护士穿着一身洁白的护士服,每天照顾病人、打点滴,总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一次偶尔的机会让我对这白衣...

《维护海洋权益,共建强大国防(征文800字)》
答:三百万蓝色国土的璀璨,我用青春描绘你黄金海岸。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

《那什么来爱你,我的祖国 作文800字左右》
答:二零零八年,这一年是奥运之年,也是一个灾年.这一年凝聚了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的力量,就是这种力量,化为了全国人民对灾区同胞们的关心与爱护.还记得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边成美好的人间.是的,5.12汶川大地震刚发生不久,全世界各地的华侨同胞们都纷纷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有力的出力,...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