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安装工程常见通病有哪些?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哪里有

作者&投稿:展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参考资料:
《水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3.1.3 开关插座盒和面板的安装 1、现象
(1)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 (2)线盒留有沙浆杂物。
(3)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
(4)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2、原因分析
(1)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
(2)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3)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3、预防措施
(1)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管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另外,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
(2)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盒中的相线零线及地线不串接,安装前先清理盒内的砂浆。 (3)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
(4)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要坚决杜绝不合理的省料。

质量通病很多,在结构施工中,模板加固不牢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的蜂窝麻面、烂根等现象就属于质量通病,钢筋工程中钢筋漏绑、间距不均、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等,砼浇筑后养护不及时出现的微裂缝,砼撑模等都属质量通病,挺多的!预防措施就是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平日多巡是现场,发现问题即使提出并要求尽快处理!基本也就这些!

一、给排水安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给排水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管道螺纹接处口渗漏、排水管道堵塞、地漏排水不畅等三种现象。
  1、管道螺纹渗漏
  ○1现象;管道丝口连接处渗漏,影响管道使用。
  ○2原因分析:螺纹加工时不符合规定,断丝或缺丝的总数已超过规范规定;螺纹连接时,拧紧程度不合适;填料缠绕方向不正确;管道安装后,没有认真进行水压试验
  ○3预防措施:加工螺纹时,要求螺纹端正、光滑、无毛刺、不断丝、不乱扣等;螺纹加工后,可以用手拧紧2~3扣,再用管钳继续上紧, 以上紧后留出2~3扣为宜;选用的管钳要合适,用大规格的管钳上小管径的管件,会因用力过大使管件损坏,反之因用力不够致使管件上不紧面而造成渗水或漏水;螺纹连接时,应根据管道榆送的介质采用相应的辅料,以达到连接严密;安装完毕要严格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严密性和强度水压试验;经试验合格的管道,应防止踩、踏或用来支撑其它物体,防止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管道接口漏水。
  2、排水管道堵塞
  ○1现象:排水管道堵塞,造成排水不畅。
  ○2原因分析: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未及时对管道上临时甩口进行封堵,致使有杂物掉入管内;排水管道管径未按设计要求施工或变径过早,使管道流量变小;排水管道未进行通水、通球试验;排水管倒坡。
  ○3预防措施: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甩口需进行临时封堵,并保证封堵严密,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内;管道直径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禁变径过早,造成管道流量变小,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同时也应保证排水管道坡度坡向立管或检查井,标准坡度为 DN50=0.035、DN75=0.025、 DN100=0.020、DN150=0.010、DN200=0.008,在施工过程中坡度不宜过小。排水管道在竣工验收前,必须做通水和通球试验,把排水管道内的杂物冲洗干净,防止管道堵塞现象的发生。
  3、地漏排水不畅
  ○1现象:地漏排水不畅,造在地面积水。
  ○2原因分析:排水支管内堵塞;地漏水封内有杂物;地面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倒坡现象;地漏安装高度高于地面。
  ○3预防措施:安装地漏前,应对排水支管进行通水试验,保证管道畅通后,方可进行地漏;地漏安装标高,应根据土建提供的建筑标高线进行,以略低于地面2~3mm为宜;土建工程在砧砖时,应严格按事先弹好的标高线进行,防止地面砖铺贴标高低于地面,产生地面倒坡;另地漏在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应定期对地漏内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掉入排水管道内。
  二、电气安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气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线盒安装高度不一致、 管内穿线不畅、漏电等。
  1、线盒安装高度不一致
  ○1现象;线盒安装高度不一致,导致面板安装完后高低不一,影响观感质量。
  ○2原因分析:未按土建提供的建筑标高线进行安装;工人安装面板时,未对面板本身进行微调;
  ○3预防措施:在线盒安装时,一定要根据土建提供的建筑标高线进行安装,可先固安好接线盒后,再进行配管,确保线盒安装高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另外面板在安装时,线盒本身的固定螺孔有3mm左右的上下调节,职工在安装时应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直到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标高为止。
  2、管内穿线不畅
  ○1现象:管内穿线时导线无法通过原预埋好的线管。
  ○2原因分析:土建或安装专业在吊顶或固定支架时,采用电锤钻孔,把隐蔽在墙体内的线管打坏;安装专业在配管时,管子的弯曲半径过小或转变过多,未按规范设过线盒;配管管径未按设计要求的管径施工。
  ○3预防措施:在配管过程中,管子的弯曲半径应为管外径的6倍,不宜过小;当管路长度超过以下规定时应设过线盒:管子全长超过30m,无弯曲时;管子全长超过20m,只有一个弯时;管子全长超过15m,只有两个弯曲; 管子全长超过8m,有三个弯时;另外,土建装饰或安装专业在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把线管打坏,通常情况下,土建装饰或安装在施工时,电气专业应在线管隐藏部位弹好线,画好线管的走向,防止被电锤钻孔时破坏;线管的外径应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敷设。
三、暖通安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支吊架安装不当有松动现象、矩形风管的扭曲、翘角、帆布软接有扭曲变形现象、保温不好有漏水现象。
  1、支吊架安装不当有松动现象
  ○1现象:由于支吊架的预埋件、射钉或膨胀螺栓的位置不准确,造成吊架或支架的倾斜,致使管道或设备与支架接触不严密,丛而影响使用和美观。
  ○2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清,未明确支架的形式及位置;施工人员工作不负责,对所安装的支架未进行认真复核、校正;进行膨胀螺栓固定前,墙板未抹灰找平,支架安装时也未找平;
  ○3预防措施:施工前,应完善施工技术交底,并认真向作业班组逐项进行交底;使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时,应先找平支架安装位置,并符合膨胀螺栓使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支架上螺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使用电、气焊进行开孔;提高工人责任心,做好教育工作。
  ○4治理方法:经检查,如果不符合上述|考试大|使用原则的,应进行更换。
  2、矩形风管的扭曲、翘角
  ○1现象:风管表面不平整、对角线长度不相等、相邻表面不垂直、两相对表面不平行及两端平面不平行等。
  ○2危害性:风管产生扭曲、翘角现象,会使风管与风管连接受力不均,法兰垫片不严密,增加漏风量;同时风管系统达不到平直的要求。影响美观和降低使用寿命。
  ○3原因分析:矩形板料下料后,未严格对四个边进行角方测量;风管的大边或小边的两个相对面的板料长度和宽度不相等;风管的四个角处的咬口宽度不相等;手工咬口合缝受力不均。
  ○4防治措施:在展开下料过程中,应对矩形板料严格角方,对每片板料的长度、宽度及对角线进行检验,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下料后的板料,应将风管相对面的两片板料重合起来后,检验尺寸的准确性;板料咬口后预留尺寸必须正确,以保证咬口宽度的一致;手工咬口合缝时,两板折边相互钩挂(或插入)后,用木槌先将咬口两端和中心部位打紧,再沿全长均匀打实、打开。
  3、帆布软接有扭曲变形现象
  ○1现象:帆布软接扭曲变形,影响送排风效果。
  ○2原因分析:施工过程中,未拉直软接,造成安装完后有错位现象;
  ○3防治措施:帆布软接在铆法兰时,应对好法兰孔;在安装时,应把软接法兰孔对好风管或设备上法兰孔,防止歪斜,杜绝扭曲变形现象的发生。
  第十二节: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措施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的教育。
  2、建立生产人员防火岗位责任制,把消防工作做到“五同时”,即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3、严格执行现场用火制度,如使用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开具动火许可证,并有专人看火,且备足一定的消防器材,防止火灾的发生。
  4、进入现场不得随意抽烟,对易燃物品要集中管理,并做有防火标记,各小组工具房内不得存放汽油、酒精等燃料。
  5、施工人员严格执行现场消防制度及当地政府颁布有关消防法规。
  6、施工现场布置的临时消防设施,应有明显的消防设施标志,并加以保护,消防设施严禁乱扔乱放。
  7、重点防火部位应有专人负责看管,施工后期经常派人现场巡视,做好防患工作。
  第十三节:降低安装工程成本的措施
  一、降低工程管理成本的措施
  该工程的管理实行,由项目经理负责的施工领导小组进行全面的工程管理,并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中心,实行全面的目标管理。
  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三检一评,消灭返工、返修事故的发生。加强各项经济活动分析,节约各项费用开支,堵塞浪费漏洞。
  作好“两算”对比工作,控制施工预算数量,以保证计划成本降低率的实现。
  二、降低材料管理成本的措施
  材料费用占安装工程成本的大部分,应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材料费用。
  加强按材料计划采购,采购时认真分析市场信息,比单价、比质量、比运距、比预算价差,认真核算材料成本,并作到材料供应及时准确,不积压不往返倒运。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套材下料,合理利用,加强边角余料的回收与利用。鼓励班组利旧利废,执行材料节约奖罚办法,以达到人人负责的目的。
  提高工程质量的一次合格率,以减少材料的消耗。
  三、加强工艺管理的措施
  编制合理的施工|考试大|方案,确定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制订合理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并加强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以最佳的组合和最经济的消耗,来完成施工计划任务。
  四、降低施工机具设备管理成本的措施
  严格执行施工机具设备的“三定”(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度,保证保管、使用、维护设备工作责任到人,以保证机具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最佳效益。合理调度,统一安排,统筹兼顾施工机具设备的利用率。
  实行班组和个人小型施工机具的管理办法。
  五、节能措施
  施工和生活用水要杜绝长流水,发现渗漏,及时修好。施工设备用电做到不用时及时拉闸,杜绝大马拉小车现象,实行现场用电计量。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有哪些?》
答:(1)托、吊、卡架不牢固。由于剔洞深度不够,卡子燕尾被切断,埋设卡架洞内杂物未清理净,又不浇水致使固定不牢。(2)立管甩口高度不准确。其原因是由于层高超出允许偏差或测量不准。(3)立管距墙不一致或半明半暗。其原因是由于立管位置安排不当,或隔断墙位移偏差太大造成。(4)水流不畅或...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质量通病控制?》
答:一、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通病 1.自动喷水式灭火系统。(1)自动喷水式灭火系统管道存在着锈蚀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镀锌钢管完成焊接之后,并没有对其进行二次镀锌处理。(2)相关的人员并没有对镀锌钢管丝扣进行彻底的处理,由于在安装的时候,导致其管道外部存在着划痕,...

《安装工程常见通病有哪些?》
答: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支吊架安装不当有松动现象、矩形风管的扭曲、翘角、帆布软接有扭曲变形现象、保温不好有漏水现象。 1、支吊架安装不当有松动现象 ○1现象:由于支吊架的预埋件、射钉或膨胀螺栓的位置不准确,造成吊架或支架的倾斜,致使管道或设备与支架接触不严密,丛而影响使用和美观。

《七大模板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答:质量通病:① 侧模歪扭,上口不直,宽度不准,周边无固定措施,砼浇灌时易胀模、跑模。② 模板上口无固定措施,只用铁线对拉,有松有紧。③ 模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残渣未清除干净,侧模支撑不牢。④ 操作架或脚手板搁置在上级模板上口,造成模板失稳或下沉。⑤ 基础垫层上放线不准或未及时做出明显标点,复线工作不认真...

《浅议住宅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
答:1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分析1.1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沙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原因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问题有哪些》
答:目前建筑安装工程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开裂。 (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篷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6)墙面抹灰起壳...

《住宅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通病及控制?》
答:本文对现阶段住宅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和工程分部分项的质量影响出现的一些通病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简单论述防治的措施,希望对保证住宅电气工程质量有一定帮助。二、住宅电气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原因分析1.室外进户管预埋工作不达标。现象:施工所采用的钢管用薄壁管代替了厚壁管;电线管有毛刺,电线出现压扁、...

《热力站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换热器安装质量问题如何预防?》
答:一、出现情况: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供热后一次水(汽)的温度和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时,二次水温度达不到设计值。二、原因分析: 换热器设计选型不当;设备定货时对材质、换热面积等技术要求未注清;设备进场时对材质、换热面积等技术条件未全面检查核实;设计或安装时将进出水(汽)的管道连接...

《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答:(3)根据GB50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1、现象 (1)、采用薄壁铜管代替厚壁钢管。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露筋如何预防?》
答:主要原因:1.振捣不密实或漏振;2.钢筋间距偏小,混凝土下不去;3.配制混凝土的砂石级配不好;4.混凝土自由倾倒高度超过规范规定,造成混凝土石子与水泥浆分离;5.钢筋外侧保护层不够。处理方法:1.按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振捣,快插慢拔,控制振捣厚度及半径,上下层混凝土搭接50mm;2.减小混凝土最大粒...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