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在适用过程中是否有冲突

作者&投稿:酆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没有冲突。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

《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在适用过程中是否有冲突》
答:没有冲突。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诉讼分别要经历哪些程序?》
答:民事诉讼程序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 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

《...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规定的问题,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
答:同时《行政诉讼法》也有不少规定与《民事诉讼法》不同,因此,行政诉讼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但不能都适用。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在审理和判决、执行、涉外行政诉讼等3章,包括回避、财产保全、调解、审理前的准备程序、开庭审理程序、判决与裁定、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涉外行政诉讼等...

《行政诉讼可否适用民事诉讼程序》
答:法律分析:行政诉讼首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没有规定的,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答:在主体方面,民事诉讼法的主体是相对不确定的,自然人、法人和组织根据其权利义务归属不同可成为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同时这种原被告也可以由于反诉的存在而相互转换。而在行政诉讼法中原告与被告是确定的,原告只能是权利受到侵害的行政相对人,而被告只能是相应的行政主体;6、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中诉讼...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答:民事 诉讼 和行政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1、受案范围不同。 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简单地说就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
答: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 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订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
答:行政诉讼法,是审理行政案件的程序法,是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裁决,因而其程序必须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此外在有关审判组织、送达、开庭、委托执行等问题的解决上,也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单行法律...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与联系附带案例》
答:由于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与反诉,因此,行政诉讼不论是为主而是附带,都不能适用调解与反诉,在民事部分中,法院应主持调解,民事被告也有权依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出反诉。 3、举证责任。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法院在一并审理民、行交叉案件时,对于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
答: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为:1、适用法律不同,2、审理期限不同,3、目的不同,4、诉讼主体不同,5、人民法院受理起诉的条件不同,6、举证责任不同,7、审理原则不同七点具体如下:1、适用法律不同前者是《民事诉讼法》,后者为《行政诉讼法》2、审理期限不同民事诉讼的一审期限一般为6个月,而...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