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指标有哪些?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评价指标有哪些

作者&投稿:啜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指标有哪些?~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品质的鉴定,新的食品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指导人群膳食等许多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各种食物,其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等都不一样,人体对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全面地进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
(一)蛋白质的含量
虽然蛋白质的含量不等于质量,但是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有限。所以蛋白质含量是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二)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不仅反映了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x100/食物氮。该计算结果,是食物蛋白质的真消化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考虑粪代谢氮,这种消化率叫做表观消化率。
(三)蛋白质利用率
1.
生物价:
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计算公式如下:
生物价=储留氮x100/吸收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2.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因此,它把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都包括了,因此更为全面。计算公式如下: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x生物价
3.
蛋白质功效比值:
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
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g)/
摄入蛋白质(g)。
4.
氨基酸评分:
也叫蛋白质化学评分,该方法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质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
氨基酸评分=
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mg)
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
除上述方法和指标外,还有如相对蛋白质值;净蛋白质比值;氮平衡指数等。
五、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蛋白质缺乏常有热能不足,故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临床表现有水肿型和消瘦型两种。反映体内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常用指标主要为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运铁蛋白等。
六、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因此,注意蛋白质互补,适当进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由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推荐的rni值在1.0~1.2g/kg体重,按热能计算,蛋白质摄入占膳食总热能的10%~14%。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品质的鉴定,新的食品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指导人群膳食等许多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各种食物,其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等都不一样,人体对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全面地进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
(一)蛋白质的含量
虽然蛋白质的含量不等于质量,但是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有限。所以蛋白质含量是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二)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不仅反映了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x100/食物氮。该计算结果,是食物蛋白质的真消化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考虑粪代谢氮,这种消化率叫做表观消化率。
(三)蛋白质利用率
1. 生物价: 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计算公式如下:
生物价=储留氮x100/吸收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2.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因此,它把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都包括了,因此更为全面。计算公式如下: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x生物价
3. 蛋白质功效比值: 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
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g)/ 摄入蛋白质(g)。
4. 氨基酸评分: 也叫蛋白质化学评分,该方法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质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
氨基酸评分= 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mg)
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
除上述方法和指标外,还有如相对蛋白质值;净蛋白质比值;氮平衡指数等。
五、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蛋白质缺乏常有热能不足,故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临床表现有水肿型和消瘦型两种。反映体内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常用指标主要为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运铁蛋白等。
六、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因此,注意蛋白质互补,适当进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由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推荐的RNI值在1.0~1.2g/kg体重,按热能计算,蛋白质摄入占膳食总热能的10%~14%。

  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体液内,蛋白质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成年人体重的16.3%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生命是蛋白质的运动形式。如果蛋白质长时间地摄入不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便会无法进行,轻者发生疾病,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3,蛋白质的分类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7,蛋白质的供给量和来源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3,蛋白质的分类
  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
  1. 完全蛋白质 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2. 半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例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很少。食物中所含与人体所需相比有差距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氨基酸叫做限制氨基酸。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多半较少,所以,它们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3. 不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便是不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在体内的多种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三方面:
  1.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材料。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蛋白质。即使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也在不断地分解和合成进行更新,例如,小肠黏膜细胞每1~2天即更新一次,血液红细胞每120天更新一次,头发和指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身体受伤后的修复也需要依靠蛋白质的补充。
  2.调节身体功能 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调节生长、代谢的各种激素以及有免疫功能的抗体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此外,蛋白质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水分的正常分布也都有重要作用。 3. 供给能量 虽然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不是供给能量,但当食物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不符合人体的需要,或摄入蛋白质过多,超过身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时,多余的食物蛋白质就会被当作能量来源氧化分解放出热能。此外,在正常代谢过程中,陈旧破损的组织和细胞中的蛋白质也会分解释放出能量。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千焦耳(4千卡)热能。
  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植物性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与人体需要相比总有些不足。由于各种植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各不相同,因而可以通过植物性食物的互相搭配,取长补短,来使其接近人体需要,提高其营养价值。这种食物搭配的效果叫做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将多种食物混合食用,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样做不仅可以调整口感,还十分符合营养科学的原则。例如,谷类食物蛋白质内赖氨酸含量不足,蛋氨酸含量较高,而豆豆类食物的蛋白质恰好相反,混合7,蛋白质的供给量和来源
  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膳食蛋白质的质量有关。如果蛋白质主要来自奶、蛋等食品,则成年人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75克。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质量较差,供给量需要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蛋白质供给量也可用占总能量摄入的百分比来表示。在能量摄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在成年人应占总能量的10%~12%,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则应占14%。 蛋白质的来源 膳食中蛋白质来源不外是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如奶、蛋、鱼、瘦肉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谷类和豆类。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谷类是我们的主食,蛋白质含量居中(约10%),是我国人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蔬菜水果等食品蛋白质含量很低,在蛋白质营养中作用很小。
  食用时两者的不足都可以得到补偿

①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这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只有蛋白质含量高,其他指标也较好,才能满足人体的日常需要。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一般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将测得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到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各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以大豆类最高(30%~40%),肉类次之(12%~20%),粮谷类较低(< 10%)。

②蛋白质消化率。是指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高说明该蛋白质被消化利用的可能性大,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动物蛋白质消化率一般高于植物蛋白质,如蛋白类为98%,乳类97%~98%,馒头79%。

此外,不同加工方法的食品消化率也不同,如大豆为60%,加工成豆腐其消化率提高到90%。

③蛋白质
价值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 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鸡蛋黄,最低的是高粱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品质的鉴定,新的食品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指导人群膳食等许多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各种食物,其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等都不一样,人体对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全面地进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

(一)蛋白质的含量 

虽然蛋白质的含量不等于质量,但是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有限。所以蛋白质含量是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二)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不仅反映了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x100/食物氮。该计算结果,是食物蛋白质的真消化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考虑粪代谢氮,这种消化率叫做表观消化率。

(三)蛋白质利用率 

1. 生物价: 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计算公式如下:

生物价=储留氮x100/吸收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2.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因此,它把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都包括了,因此更为全面。计算公式如下: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x生物价

3. 蛋白质功效比值: 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

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g)/ 摄入蛋白质(g)。

4. 氨基酸评分: 也叫蛋白质化学评分,该方法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质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

氨基酸评分= 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mg)

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

除上述方法和指标外,还有如相对蛋白质值;净蛋白质比值;氮平衡指数等。

五、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蛋白质缺乏常有热能不足,故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临床表现有水肿型和消瘦型两种。反映体内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常用指标主要为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运铁蛋白等。

六、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因此,注意蛋白质互补,适当进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由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推荐的RNI值在1.0~1.2g/kg体重,按热能计算,蛋白质摄入占膳食总热能的10%~14%。



按氨基酸的种类、含量来评价

这高难度的,他搞定

《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有哪些》
答:个人看法,1氮量,2须氨基酸含量(因为20种里,只有8种是必须的)3种必须氨基酸的比例,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越符合人体需求,越有营养价值

《如何进行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答:C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D 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评分也叫蛋白质化学评分,是目前被广为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1. 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基础。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通常能更好地满足人体的日常需求。蛋白质含量通常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通过将测得的含氮量乘以6.25得出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例如,大豆类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30%至40%;肉类次之,为12%至20%;粮谷类蛋白质含量较低,纯度小于10...

《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
答:【答案】:E 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指导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了解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而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并不是一个方面,它包括了蛋白质含量、机体消化吸收及利用的程度,故本题应选E。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如果蛋白质长时间地摄入不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便会无法进行,轻者发生疾病,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x0d\x0a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x0d\x0a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x0d\x0a3,蛋白质的分类\x0d\x0a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x0d\x0a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x0d\x0a6,蛋白质的...

《如何进行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答:1.蛋白质的含量:食物蛋白质的评价是以人为根本,用越少的食物就满足人的需要时,这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就高,反之就低。2.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吸收入血液循环中的氨基酸占摄入的蛋白质的比例,摄入的比例越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越高,反之越低。3.蛋白质的生物价:蛋白质的生物价是反映生物...

《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有哪些指标》
答: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因此更为全面。3.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评价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
答:三.血清蛋白质:主要包括血清白蛋白、运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醛结合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营养不良时,这些指标会低于正常值。总之,如果以上指标检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这有利于早期发现并纠正人体蛋白质营养不良,改善身体健康。对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进行评价,涉及到的主要指标是,对蛋白质的...

《怎么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
答:您好 食物中蛋白质的评价方法有:生物价法;氨基酸评分;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氮测定;食物成分表查询

《如何评估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答:评价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不高,要么用储留氮的比例高低来表示,值越高,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三名是:乳清蛋白、全大豆(并列第一)、鸡蛋,牛奶比鸡蛋略低一些;要么就是和全蛋相比,前三名是:乳清蛋白浓缩物(通常是蛋白粉)、全蛋、牛奶。有些学者认为,一部分人对...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