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育观?

作者&投稿:集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本主义教育观点强调教育过程要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有潜质、有个性、有特点、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本主义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生观 班级管理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内涵

实现每一名学生的终极成长和人格完善,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的重要体现,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人的“完整人格”,这是教育的崇高理想和目的所在,教育的目的绝对不仅仅体现在获得教育者成绩的提高这一个方面。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完整的、情知合一的人。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研究和实践教育和管理方法。

二、人本主义视角下学生观的确立

学生观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与我国教育战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这一思想与人本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人本主义理念下的“以人为本”,其核心内涵实际上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真正意义上把握了学生个体的本质属性,能够做到充分地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与核心宗旨。

三、人本主义的学生管理理念

1.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把学生置于教育和管理活动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管理能够收到预期效果和实现其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在受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及其全面成长的需求应该得到重视,教师不可以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的主体意志之上,更加不能用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因时、因地、因才而行,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及其个别差异开展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活动。

2.把学生看作不断发展的动态的主体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从本质上讲,每一名学生都处于他们自己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极大的不稳定性,教师要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他们整个人生的指导者。

3.把学生看作具有个性和差异性的人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各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地理位置、心理发展水平、文化和个性差异等,要求教师要做到努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需要承认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解放,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在教育管理中要坚持人本主义,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区别对待的原则,从个性化角度入手,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四、人本主义的学生管理策略

1.实行民主开放的管理

民主开放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民主开放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为学生搭建适合他们各自成长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促进其创造性特点的展现。

教育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的过程。当学生们真正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班级管理,主动为班级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就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才会从根本上融入集体,主动遵守班级的各项规定,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办自己的班级日志、班级小报,共同制定班歌、班徽、班训等,形成班级共同的价值追求,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在这样和谐的交互过程中,教师也更容易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

2.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也比较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由意志、独立思考与行动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要定期与学生谈心,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在与教师交往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辅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要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学习,就有必要辅助学生开展人生规划,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明确人生以及中学阶段的发展目标。明确的规划有助于学生摆脱学习的盲目,进行自我约束和主动学习,也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所以教师要在人生规划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评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学习。

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一支有魄力、有思想、师德高尚、有专业素养、创造性强的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这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人本主义与教育》
答:1.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目的时,无不重视人性的培养,普遍关心教育对培养儿童独立人格所起的作用。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理论。2.人本主义的教学论思想。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在教学过程...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育观?》
答: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完整的、情知合一的人。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研究和实践教育和管理方法。二、人本主义视角下学生观的确立 学生观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

《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发起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运动是由许多具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者共同发起的,主要有: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默里、墨菲;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弗罗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梅;机体论者戈尔德施泰因;发展心理学家比勒、布根塔;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心理咨询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
答: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又被称为第三思潮,它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重视研究:意志、创造性、信仰、选择、自我实现、人的潜能等问题。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高的、终极的目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总体特征:强调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注重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尊重学生的需...

《简述人本主义教育观》
答: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以它对人性的乐观解释和对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倍加关注,引起了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兴趣。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与应用,其发起人是马斯洛(Maslow,A.H.),影响最大的...

《论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特征及影响》
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2)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3)师生观。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育的中心。(4)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

《什么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 ?》
答:【答案要点】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1)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2)主张课程人本...

《<<中学心理学>>中 如何理解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
答:一、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1.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目的时,无不重视人性的培养,普遍关心教育对培养儿童独立人格所起的作用。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理论。2.人本主义的教学论思想。人本...

《人本主义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对体育教学的评价]》
答:人本主义教育观引入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中即强调体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培养“自由自觉”的人,强调要对人的价值、人的健康发展、人的尊严充分关注,强调人的生命品质和对人的人文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能力和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简述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
答:简述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如下: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是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情感和创造力,以及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信仰和潜能的道德教育理论。以下是其主要观点:强调个性发展: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掘学生...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