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怎样培养和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投稿:弘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 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想:他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指课本阅读,同时也包括课外阅读。有没有兴趣课外阅读将决定一个人获取智慧的能力,有没有课外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课外阅读的兴趣应该从小培养,从一年级抓起,那么?一、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本学期一开学,为了使书香充满教室,首先和新华书店取得联系,向学生及学生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读物。(农村小学家长对孩子的课外读物不够重视)其次向学校图书室借一些注音版读物在班内设立小小图书角,以解决学生没有书读的矛盾。接着在班内设立快乐读书角。最后精心设计激励性课外阅读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书籍,走进报刊,会阅读思考,想与书中人物对话,想与名人对话,想领略读书的乐趣。二、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阅读能力较低,仅仅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播放录音故事不乏是一种方法;教师声情并茂地讲学生们最喜欢的故事是另一种方法;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向学生诵读儿歌也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孩子们在享受听觉阅读的同时慢慢走进书本,走向自己独立阅读,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听取他人叙述、边听边想的良好习惯。三、指导简明的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也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探索和掌握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方法的给于尤为重要。虽然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但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那么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培养一年级孩子的默读能力,有一开始的小声读,到只张嘴不出声的读,到心里读即默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鼓励,同学间的相互评比,才会掌握得更快些。又如培养孩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实物投影给孩子们示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示范时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孩子们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如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段;用小圆圈圈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最后还要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每当孩子们拿着书过来问我时,我只是让他们继续读,反复读,在真正读不懂时才告知,这样可让孩子在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四、构建和谐的课外阅读共同体课外阅读共同体的建构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对思考性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共同体有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组成。为了使学生读书,自己首先读书,读学生喜欢读的书,这样既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又为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并进行阅读指导做准备。同时,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读书,在与父母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阅读的快乐,其阅读习惯也能得到家长的督促。

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一年级语文学习中,应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之一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一、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把一篇课文读懂不是目的,学会读懂一篇文章,逐步做到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才是目的。也就是说,不是要学生“读会”而是要学生“会读”。那么要指导小学生会读程度适宜的课外读物,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把他们带上路。“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这足以证明方法之重要,在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指导。1、反复诵读法。尽量提供给学生程度适宜的课外读物,它们大部分是全文注音,为指导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反复诵读既培养了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起到了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少,缺少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读一两遍,也许弄不明白其中意思,多读了,意思也就搞清楚了。读的形式也要多样化,注意因文而异。总之以读为本,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引导学生去读,去体会。2、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一去二三里》这一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读一读这首烩炙人口的数字诗,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哪些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孩子们有了兴趣,有的说,你看山上有六七座亭台,可能是让过路人休息的吧;有的说,山下还有四五个人家,烟囱里冒出来的烟都把村子笼罩起来了;有的说,这两个孩子可能在说,好美的景色啊……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体会到了小山村的美丽,这时再让学生读这首诗时,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孩子们看到美景高兴的心情。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3、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一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动画、音像等,并且大部分插图、动画、音像就是声情并茂的故事。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再读课文。如在教学复习四的“我会讲”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涌现出许多奇特、丰富多彩的想像,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图上画的有学校,有小河,还有草地;有的说,河边还种着一棵桃树,可能是小猴子一家人种的,桃子成熟了,小猴子和他的爸爸要去摘桃子;有的说,小兔子要上学得经过一条小河,河上还有一座独木桥;有的说,小兔子上学重要,小猴子在跟他的爸爸说让小兔子先过桥……这种安排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扩大识字量,为课外阅读做准备。 “课文只是个例子,还必须广泛阅读,大量阅读,这是学生将来更好地自主学习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早日具备阅读能力,我们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相机教给一些课外的生字。如在教学生理解“目”就是眼睛的时候,我们就把“眼睛”两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两个字读“眼睛”,它们的左旁就有个“目”字。这样,学生不但多学了两个字,而且对“目”字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以后“目”“木”两字比较不会混淆。再比如教“足”字,我们可以顺便教“足球”一词,让学生认识“球”字,学生很感兴趣,记得快。这些课堂延伸出来的字,学生认识得多,进行课外阅读时就更容易了。三、开展多样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要培养小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养成自觉课外阅读的习惯。卢梭说过:“教学不在于教给他各种知识,而在于培养他具有爱好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导师。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及时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并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激励性的评价手段。如:举办各种比赛(朗诵、问题抢答、讲故事、比多少),评出优秀的和进步的学生,发给他们一朵小红花,收藏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里,期末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这样使学生想读、爱读、会读。总之,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爱说爱动,好奇心强,又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教师帮助提供程度适宜的课外书,开展竞争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在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让每个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只要把听、说、读、思、画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就会相得益彰。这样提高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就不会是件难事。当然,阅读教学中的结合点不仅仅就这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有心、有意,就会发现更多的方法。

《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答:这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但是一味的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下面我就从培养阅读兴趣及广泛阅读的习惯,结合各项训练等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x0d\x0a一、培养阅读兴趣\x0d\x0a“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

《如何在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答: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小学低年级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起步阶段。那么,怎样培养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和启发学生想象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激发兴趣——学生主动阅读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答:结合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测试,对教科书进行粗略评审,并对课堂教师的重点进行评审。(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课时会学得更轻松,同时也培养了阅读思考的习惯。我同时指导学生把这种预习法尽量用到课外阅读中,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三、 品读——提升阅读质量 学生们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会了如何阅读,就要及时的给予他们一个展示阅读的机会,并且在展示阅读的过程...

《一年级孩子怎么培养阅读》
答:这种阅读方式降低了难度,孩子会特别的喜欢,但是这种阅读同样也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有的时候孩子特别喜欢一本书,可以反复听,反复看,慢慢的连书中的字都认识了。2.读读童谣和儿歌。大块头的课外书,一年级孩子读起来是很费劲的。但小孩子特别喜欢读童谣,读儿歌,而且童谣和儿歌特别...

《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答:一年级的孩子读课文的时候要读出声,最好是大声的朗读,这样可以通过朗读培养孩子的语感。一年级的孩子默读是很困难的,不要强求一年级的孩子默读,默读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喜欢出声音的读,那么就出声音吧。只要是读,肯定比不读强。阅读能力,必须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学汉语拼音...

《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几点做法》
答:学生评价同伴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老师点评时要用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鼓劲儿,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读题、仔细读题的习惯。读题前交给学生阅读任务,如:“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做什么?怎么来完成题目?”读题...

《如何引导一年级的孩子独立阅读》
答: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从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如何让一年级孩子对阅读感兴趣,让孩子学会阅读呢?一、让孩子学会专心读书。阅读...

《家长该如何正确养成一年级的孩子阅读习惯?要怎么做才好?》
答:学生刚进小学的时候,识字率比较小。根据这种现实,他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有时在故事很精彩的时候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是哪本书。这样,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根据信息在课外阅读中查找结果。这就是“悬念激趣”法,可以说非常有效。读书是一种求知的行为,也是一种享受。从一年级开始,...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答:结合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测试,对教科书进行粗略评审,并对课堂教师的重点进行评审。(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