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发现原告有犯罪行为,是否移送

作者&投稿:施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法律主观: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查的范围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时候,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审查相应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如果出现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变更判决。

法律客观:

一、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对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起源于民诉法上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前应当有事实依据,有法律依据。只有事实依据充分、法律依据正确、程序合法才会得到法院的维持。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证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有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此外,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方可补充相应的证据。当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二、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原告承担举证责任:1、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原告起诉必须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四个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原告起诉的被告必须明确,被告不明确的,法院不予受理。被告错误的应通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应驳回起诉。(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以上四个条件是否具备由原告举证。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2、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由原告举证。行政不作为是行政机关消极地不履行法定职责,不进行实体审查和处理,不进入行政程序或虽进入行政程序却迟迟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实践中一般是对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不予答复或不适当地拖延履行职责。关于被告不作为的情况《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四)项规定:“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第(五)项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第(六)项规定:“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在这三类不作为的案件中,只要原告能举出已向该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的事实,法院就应该立案受理。3、行政确认时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案件中,证明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的损失的事实由原告举证。行政赔偿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规定,原告对损害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所致及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事实、损害结果承担举证责任。当然,原告也有权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如果不能证明,不影响被告的举证责任。



《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发现原告有犯罪行为,是否移送》
答:法律主观: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查的范围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时候,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审查相应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如果出现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变更判决。法律客观:一、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对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

《法院审理中发现行政违法行为》
答:这个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大概有一下两种情况:一,如果是刑事 自诉案件 ,如果当事人没有控诉被告,还是按照民事案件审理民事请求;如果法院在 民事执行 审查中发现犯罪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可以将案件移送刑事庭审理;二,如果是 公诉 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的情形有》
答: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的情形有: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2、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1、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

《民事诉讼立案过程中发现刑事犯罪》
答:二、人民法院审查 立案 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 诉讼 请求的主要 证据 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三、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当注明...

《行政诉讼中确认违法判决的情形》
答: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也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被诉具体行政行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后怎么处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 判决撤销违法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的同时,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处理:(一)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二)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三)向被告和有关机关提出;(四)发现违法犯罪...

《民事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有刑事罪怎么办?》
答:1、这个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2、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如果当事人没有控诉被告,还是按照民事案件审理民事请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可以将案件移送刑事庭审理; 3、如果是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案件实体内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时,...

《法院判决行政行为违法如何追究》
答:法律主观:行政诉讼中法院判决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如果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给原告造成损失的,还可以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

《行政诉讼中,如果原告没向法院提出赔偿的请求,在法院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
答:不能。法院 只能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判决。但原告可以法院 的判决 为据要求行政机关赔偿 ,如果 行政机关拒绝,可以再提起行政赔偿 诉讼 。但提起诉讼时,除了要以前一判决 书为据外,还要提供违法的具体行为 给自己造成损失的证据。

《行政行为具有哪些情形,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答:在确认违法判决中,被诉行政行为虽违法,但客观上不需要撤销,人民法院只需宣告该行政行为违法。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