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急需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的解决方法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投稿:敛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觉察大学生处理人际矛盾的方法有哪些问题~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点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人在交 往中总是拿他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人的期待进行核对,从了解他们的意见、情感 、要求中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别人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念等 吸收过来纳入自己的人格组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个性。人总是在交往中不 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们进 行活动的共同性。一句话,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 没有人际交往,人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
关于交往的功能,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提法。苏联学者洛莫夫认为交往的功能分为三类: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绪沟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一 般认为有两种功能,即传达情报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我们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功能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 ,首先在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 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众 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 作的开展和目标、制度的制定。其次,与体外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外界信息 ,上至政策法令,下至场行情,这是个体对外界适应、生存和发展不可 缺少的条件。在今天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不灵,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2.情绪互动功能
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人际温暖如同生物体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这种交 往与集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断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 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到似乎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非常痛苦。据说,美国对犯人最严厉的 惩罚是单独监禁,在几个月,几年中不让他见人影,纵使食宿不受虐待,犯人将会受到比死 更痛苦的折磨,他会因失去社交而发疯。一个人退休后整天闷在家里,不进行必要的社交活 动和信息交流,他就会感到寂寞、孤独、空虚、压抑,脑细胞会因之加快萎缩,寿命也会因 之缩短。只有在广泛的不拘一格的交往中,彼此产生情绪互动作用,人们的郁闷才能得到排 遣,感情才能得到宣泄,思想才会感到充实,精神才能得到满足,否则,将象置身于暗夜荒 郊而被孤独所吞噬。
3.人际协调功能人际交往是在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节工具
为了使体内部各个体之间行 动上的协调和默契,行动步伐和节奏的统一,为了使体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 保持协调,取得活动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往这一手段来不断取得外界环 境变化的情报。
体内部的人际交往则是形成体的、士气、风气、凝聚力,是各个体之 间协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际交往,能使体关系中、上下、左右和 前后之间结合紧密,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力量。反之,体 内部的人际交往不充分,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破 坏体气氛,各人的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引起体涣散。
4.自我调节功能
人的个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与人接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交往逐 渐形成和发展的。正是交往,才使人获得社会历史经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例如大学教师通过交往获得有关 专业学术动态方面的信息,便可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科研及教学方面的内容 和方法;获得有关职称评定方面的信息,便可确定努力方向;获得学生反馈信 息,可以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以满足教学需要。
人们交往的性质、范围、密度、程度等是极其复杂的。根据我国学者近年来的 研究成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互相区别互相的十个方面。
1.口头交往与非口头交往。 口头交往即使用语言作为符系统的交往。人际交 往中,主要的大量的是口头交往,因为这种交往简便、迅速、准确,能使人 的思想很快得到交流。但是,非口头交往也经常被采用,如书信、电报、传真 等。有时两个人朝夕相处,但由于羞涩、难堪等原因,却靠书信等非口头手段 来表露心曲。地处异地的亲友,两地分居的夫妻,非口头交往便成了维系他们 感情的强有力的纽带。
2.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两个人面对面的,不通过任何媒介和中间环节进行的 交往称直接交往。一般来说,口头交往都属于直接交往,但也不尽然,如打电 话,托人转告信息,虽然都是通过口头进行的,但却是间接的。由于一个人的 活动范围有限,间接交往就显得必不可少。不然,人际关系就只能局限在一个 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越来越朝超时空 的,以象征、符进行间接交往的方面发展。
3.定向交往和随意交往。定向交往,即交往的对象、目的都十分明确、具体 ,如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左邻右舍之间的交往。随意交往即交往的对象、 目的不明确、不具体,如公共场所的交往,大家偶尔走到一起来了,既可以倾 心相谈,也可以淡然处之。随意交往可以转化为定向交往。
4.个往与非个往。人际交往总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进行的,因此, 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都属个往。但是,需要个人参加的交往过程常常会出 现在非个性的关系体系中,如某人以某一集团代表的身份与另一集团的代表进 行交往,同时就存在两种关系:非个性关系与个性关系。作为非个性关系,他 不能违背这一集团的意图和设想;作为个性关系,他在交往中仍可体现自己独 特的个性,或幽默风趣,或机警干练,或温文尔雅,或恢宏大度。一般来说, 我们在工作中以团体名义所进行的交往多属非个往,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间 所进行的交往多属个往。
5.知名交往与匿名交往。互相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为知名交往,互不认识的 人之间的交往称为匿名交往。知名交往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一些繁 文缛节,可以具体人具体对待,但是知名交往常常会把私人感情带到公共关系中去,给正常 工作带来困难和麻烦。匿名交往较少卷入私人感情的纠葛,较能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决断。但 是匿名交往会使得罪犯容易作案和逃匿,骗子容易 行骗,一般人也容易做出平时不敢作的越轨行为,给社会管理、青少年教育等都带来了一定 困难。
6.适度交往和超度交往。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往由于双方关系的深度、 以及各自地位、个性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这 些规范制约着交往的频度,适应这一频度的交往为适度交往,超过一定的频度即为超度交往 。除频度外还有向度(和哪些人交往)、深度(交往到什么程度 )、广度(交往的范围有多大),不同人之间的交往有不同的度。在和异性朋友交往中要准 确把握爱情和友谊的界限。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自爱而不骄傲, 尊敬别人而不流于谄媚,帮助别人而不变成恩赐,批评别人而不盛气凌人。这里都有一个“ 适度”的问题。
7.近体交往与远体交往。这里所说的近体,是指人面对面交往时的空间距离。国外学者 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不同性质的人际交往其空间距离是不一 样的。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分为四个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处于 亲密区时,互相间的距离约为一英尺半,如果谈话对方少于这个 距离,要么关系十分亲密,要么双方会感到不自在。一英尺半到四英尺的距离为个人区,朋 友之间非正式接触时一般保持在这个距离。四英尺到十二英尺为 社会区,在办公室一起工作的人们总是保持这种距离交谈。十二英尺以上则是 公众区的距离。非常正式的公开讲话,或者人们之间极生硬的谈话往往保持这 个距离。当然,交往者的距离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彼此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民 族的传统和文化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8.积极交往与消极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双方的态度都很积极,双方都把 对方当作知音,都有加深了解、倾吐衷肠的强烈渴求。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一 方积极,另一方不积极,如到商店购物时,为了挑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商品,你 对售货员非常谦恭、客气,可她对你却冷若冰霜、爱理不理。还有一种情况是 ,双方对交往都持一种消极态度,但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却又不得不进行交往。
除了交往态度,交往的性质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那些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和 个性形成,有利于人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能增进团结和友谊,使人愉快和欢 乐的交往都是积极交往。反之为消极交往。我们要发展积极的人际交往。
9.奢华交往与淡泊交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交往,首 先是思想上的沟通,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互通有无主要也是为这一目标服 务的。由于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有些人在交往中兴起一种奢华之风,动辄盛宴 招待,厚礼相赠,使人际间的交往染上了一股铜臭气。有的人在交往中奢华并 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淡泊无以成事,不得已痛而为之。奢华交往与行贿受贿 往往紧密相连,因为两人关系真正好,用不着奢华,关系一般无所求时,没必 要奢华。我们提倡交往中淡泊自守、平等相待。
10.两人交往和多人交往。人数多对人际交往也可有很大影响。两人交往具 有依赖性、对等性,相互间易于保密,一些问题也易混淆。倘若再多一个人, 变成三人的话,人际关系由原来的一重变成三重,对等关系被破坏,情况就变 得复杂起来。倘若四个、五个或更多的人同时进行交往,人际关系就会复杂得 多,有人在其间起中介和联结作用,有人起和离间作用。现代社会是个无 限广泛的社会,人们的交往一般不限于两人之间,但两人交往却是人际关 系最基本的结构。
除了客观环境、个人地位、生态 距离等因素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进行外,还有以 下几种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感知。
1.第一印象 ?
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称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人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有先入 为主的作用。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 止及其它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的 评价,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但由于它 的新异性和双方鲜明的情绪色彩,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 烙印。第一印象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相吻合,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大相径庭。不同的人会对 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第一印象,如对一个蓄长发留胡须的男青年 ,有的人认为他流里流气,有的人却觉得他很时髦,很“派”。因此,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 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要把第一印象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脑子 里,且慢对一个人作出什么结论,要想对一个人理解得准确,有待于交往的进 一步深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仍不失为一个真理。同时,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应该努力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 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交接新认识的人时,头四 分钟至关重要。为了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他认为交接新朋友时,起码要 高度集中精神四分钟,而不应一面与对方交谈,一面东张西望,或另有所思, 或不断匆匆改变话题,致使对方不悦。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 响。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进行第一印象的管理,力求一开始 就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或概面效应。这是指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 或不良印象后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 形成了某种成见,好象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产生晕轮效应是由于 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方信息资料很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成见 效应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相互交往。如在一个集体里,当你对某人印象好时就 觉得他处处顺眼,“爱屋及乌”,甚至他的缺点错误也会觉得可爱;当你对某 人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他处处不顺眼,“憎人及物”,对其优点成绩也视而不 见。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3.社会刻板印象
是指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 叫定型化效应。一般来说,定型的产生是以过去有限的经验为基础,源于对人 的体归类。如在人们脑子里,知识分子书生气十足,工人粗犷豪放,会计师 都精打细算的,教授必然白发苍苍。方下巴是坚强意志的标志,宽大的前额象 征智慧,胖人心地善良,厚嘴唇则忠厚老实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会导致在认识别人过程中的某种 程度的简化,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另方面,倘若在非本质方面作 出概括而忽视了人的个别差异,就会形成偏见,作出错误的判断。 ?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上述心理偏见,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历史地观 察了解一个人,要加强相互间的交往,提高对人对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 提高交往的水平。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类型 ?
大学生在校四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集体中,因此,人际交往是复杂多 样的。交往的类型一般可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
直接交往一般为运用人类交际手段(生动的语言,面部表情或体态表情)“面 对面”的自然心理接触,具有迅速而又清楚的反馈系统。
间接交往一般为借助于书面言语,大众传播或技术设备所进行的充分的心理接 触,其反馈有一定困难,而且在时间上比较缓慢。
不论是直接交往或间接交往又可细分为个体间的相互交往,体间的相互交往 ,个体与体间的交往等三种类型。 ?在个体间相互交往过程中,又可细分为以情绪情感为中介的特定个体间的相互 交往和与偶集中某一个体的一般交往。 ?
二、大学生交往的方式 ?
大学生相互交往的方式,随着他们社会交往内容的扩展,范围的拓宽,从单一 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有学习、聊天、通信、参加文娱体育 活动、郊游、联欢玩耍、各种沙龙聚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军训等等。
1.学习。学习活动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上的双 方应答,自习中的互相帮助,作出练习和实习活动中相互鼓励以及对优异成绩追求中的竞争 表现出来。这些以学习为核心的活动往往被一些人排除在大学生 社会交往的方式之外,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以学习为中心的, 是包括了学习在内的全部大学生生活的。
2.沙龙聚会。沙龙聚会是近年来在高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泼的大学生相互 交往方式。大多数沙龙都有一定的主题,有的叫文艺沙龙,有的叫改革沙龙。 通过沙龙活动,彼此在思想上或情感上获得理解和沟通。也有些沙龙没有恒定主题,而以某 种时尚的饮料为手段,成为一些非正式团体成员和好友交往的好方式。
在大学生活中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沙龙,这就是宿舍聊天。宿舍聊天无论是所聊 的内容,所聊的时间以及对大学生彼此间的影响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沙龙。 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会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恋爱观和时髦是它的 两个永恒的主题。
3.文娱体育活动。这是一种大学生经常性的社会交往方式。文体活动 的内容很广泛,各种球、棋、书、画活动,各种舞会和咏活动、郊游、联欢等等。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作为一种交往方式,除了大学生内部的相互交往,更 多的是大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的相互交往。例如,通过军训使大学生与部队官 兵发生相互作用,是让大学生了解军旅生活,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的一种好方式。通过下工 厂、农村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并受到他 们良好品质的感染与熏陶。?
5.通信。通信方式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信息沟通的一种常用 手段,它可以扩大人们交往的范围,使间接的人际关系不断持续下去。
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使其急于让他人了解和承 认自己,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同时,大学生也有急于了解社会 和他人的强烈愿望。他们普遍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 环境的改变,首次离开家庭,使他们产生孤独感,为摆脱孤独,他们急于与人 交往。在交往中十分注重情感的交流,有时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例如一大学 生仅仅因为同乡被人欺负而大打出手。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交往获取更多的 知识信息,拥有行为的参照对象。
2.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
大学生重视同龄人之间横向交往,由于成人感和性增强,忽视非同龄人之 间的纵向交往,造成所谓的“代沟”心理定势。一项调查表明当遇到有趣的事 或烦闷、苦恼的事首先告诉的人是同伴的大学生高达76.6%,初中一年级 为61.6%,小学二年级为54.4%。大学生喜欢与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是 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有共同的理想、爱好,能相互 理解和帮助,可共同探讨人生,分担忧乐。
3.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
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交往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涉及、 经济、文学、艺术、体育、学习、娱乐、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不仅在本系、 本专业内交往,还与外系、外专业的人交往。交往形式多样,除了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形式,还注重非语言交往形式,例如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 态、声调、礼物、衣饰等来交流思想情感。
4.交往的标准。
最重视的是个性品质,其中以“真诚”为首位。据调查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坦率”(.8%)和“品德高尚”(60.5% )作为选择朋友的首要标准;其次是“聪明、才华和富于创造精神”(43. 9%),第三是性格方面的特点如“尊重别人”、“重友谊”、“兴趣广泛” 、“助人为乐”、“风趣幽默”等。大学生对“人缘型”(人缘好,讨人喜欢 )的学生和“嫌弃型”(人缘差,令人讨厌)的学生评价往往以个性特征为依 据。认为“人缘型”学生主要是尊重、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热心班级集体活动,工作负责任,持重,有耐心,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待 人真诚等。而“嫌弃型”的学生则具有相反品性。 ?
四、大学生的三类朋友圈
大学生的朋友圈主要有三类:地缘圈,业缘圈和趣缘圈。
1.地缘圈。地缘圈主要指大学生中以地域异同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圈 ,他是大 学生人际关系中一种主要的关系。因为地缘的先赋特征,尽管他们原来互不相 识,但由于一种相对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刚入大学时由于语言相近,使地缘 相近的同学间很快交成朋友。 ?在地缘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同乡会。同乡会在不同的城和院校,分为不 同的层次,其中以文科和综合性重点大学为盛。此外还有以某中学为核心的校友会。
地缘型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三个变量:第一,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地域的 远近有关。地域越小,关系越密切,他们彼此间共同的东西越多;第二,与他们所处的生活 环境有关,乡情随离开家乡的远近而增减,与所处的地域大小成 正比;第三,与专业异同有关,一般专业较近的同乡间关系更密切些,因为增 加了一层业缘关系。
地缘圈能满足交友需要,有助于交流信息促进合作,互相帮助,但在参与大体活动时, 地缘圈易形成小邦派。在处理同乡与他人关系时,也易感情用事。 因此,在大学中要适当引导,并加以必要的控制。
2.业缘圈。业缘圈是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圈。这种业缘圈有不 同层次,其中以师生关系,同班同学为核心。师生关系圈的亲密程度受到下列 三个因素的制约:第一,教师的知识量,学生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第二,师 生间的教学协调,这包括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现在大学生喜欢既能体现学习中的公平竞争 而又不使学生为难的教师。第三,情感认同。大学生喜欢那些敢 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眼光,和学生有一定专业外的共同语言的教师。
同班同学较师生关系更为密切。因为他们天天在一起共同生活了若干年,而 且今后要么成为业务合作的好伙伴,要么成为竞争对手,这种关系一直会维系 到终生。因此,大学生的同班同学圈是大学生的第一关系圈。
业缘圈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后天获取性。大学生业缘圈是在后天学习专业知识中形成的 。第二,以专业为纽带。第三,相对稳定性。他们无论在大学阶段或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有 可能保持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第四,合作性与竞争性 。同一专业的同学会因为攻克共同的专业课题而协力合作,形成所谓的科学共 同体,同时,由于他们在共同的专业圈中从事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因此,谁先 有所发明,就要通过竞争来体现。

青年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了新阶段,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那种少年时代眼朝外,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转向内部认识自己。当目光朝向自己内部时,原来完整的自我意识就一分为二: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即理想的自我;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即现实的自我。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是富于理想的,自我期望值也较高。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这差距又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的,因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或无能为力。处于这种矛盾状况的大学生,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力求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为了实现这种统一,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
  (1)坚持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标准,努力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
  (2)一方面修正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二者相接近。
  (3)放弃理想自我的标准,自暴自弃,以迁就现实的自我。

  论体育生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意识
  王龙江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 310018)
  摘 要:一直以来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健全备受专家教授们的关注,但大都在大学生心理卫生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中探讨的比较深入,而在体育学领域中探讨的较为肤浅,本文就是通过对体育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自我意识理论的阐述,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树立健康的、文明的、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是一种必然,他们可以通过“体育”的特殊生活方式来缓解在自我意识发展和健全的长期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并进一步说明体育生活方式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健全的重要现实途径。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 自我意识 发展 健全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人的一生始终都在探索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而对于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这一特殊阶段的大学生来讲,他们更是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塑造自我、健全自我。在此期间,他们会经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迷茫、沉浮,便会带来相当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健康问题。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对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1],大学阶段的自我意识虽然是对以前自我意识发展的继续和深化,并逐渐健全的过程,但是却有了质的变化,因为这一阶段是自我意识的高级阶段,他们更加地注重和注意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独立意识与依附心里、自尊心与自卑感、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等众多矛盾冲突与日俱增,然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大学生自我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他们获得心理发展、人格成熟的时机呢?当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中可以找到答案,但都显得教条、生硬,让人一时间无法轻松接受,或者说必须通过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健全,根据最小努力原则,许多大学生选择逃避或是走向人性化的反面,轻者出现各种心理疾病,重者走向犯罪,危害社会。然而体育生活方式理论及理念的提出,给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健全提供了轻松地、自觉地、生动地、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人性化的现实途径,在这个体育生活方式系统里,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我发展和健全的需要,缓解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以至于完善和健全自我意识。
  生活方式作为科学的理论范畴,是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通过它可以正确的把握社会形态、群众集体和个人的基本生活特征。而体育生活方式则是个回答“人们怎样从事体育生活”问题的概念。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分支理论通过它可以正确地把握社会形态、群众集体和个人的体育生活基本特征。所谓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和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2]。作为大学校园,体育生活方式理念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必然,建设和谐校园的宏伟目标无疑又一次将体育生活方式推向了前沿,因为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学生们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特有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言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一、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扎根大学校园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
  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正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这也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喜爱,这不仅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体育生活方式的总体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学校的文化水平。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树立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有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
  (一)国家和政府部门频频下文,为大学校园体育生活方式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沃土,被誉为体育生活方式扎根大学校园的“天时”。1995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纲要》。这一计划地提出,“是一项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跨世纪的发展战略规划”[3]。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总书记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再次重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和任务。1999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五条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二)大学校园里一流的体育场馆、齐全的体育硬件设施、健全的管理制度、严谨的体育教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安全保障,构成了大学独特的体育生活场所,誉为“地利”。现在体育场馆设施特点是场地大、设施好。全国共有干余所高校,因地区差异、规模大小、原则上形成了长江以北的学校人均教学专用场地较大,而长江以南的学校教学专用设施优于北方,但总体而言都优于社会上的体育设施。
  (三)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大都分布在18岁至24岁之间,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有用不完的精力,而且也只有大学才会有集体的住宿、更多的体育时间、更多的体育项目可供选择和更集中的体育爱好让大学生们产生共鸣。自然而然体育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在体育的世界里面他们可以游戏、可以竞赛、可以发泄、可以动感十足、可以自我展示。从动机原理来讲求知的欲望、对学校体育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归属以及切实的关注自我,都导致大学生在体育生活方式动机和兴趣方面的“人和”。
  二、体育生活方式缓解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学生日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纷繁复杂、矛盾冲突的内心世界品味了其中的精彩和无奈,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而不懈努力。体育生活方式的轻松和愉悦常常使得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的进行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这三个方面有机组合和完整统一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活动缓解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在建立自身的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在喜爱的体育活动中占据重要角色,他们不妄自菲薄,也不高傲自大,因为体育项目是个实实在在的感官体系,好就是好,历历在目。正是因为多次实际操作和练习过程证明了现实自我水平,因此才会针对自身情况,不断的督促自我在这个项目上多下功夫,轻松的追求理想自我,张扬个性。在于理想自我要达到的水平的同时,他们充满矛盾和烦恼,正拥有这样的矛盾冲突才激发了大学生们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加快了现实自我的发展。体育生活方式让大学生真正体验了现实自我,在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使得大学生在现实自我发展到理想自我的追求过程中不会太过盲目、太过心切,懂得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成功的体验就不会导致自我分裂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体育活动缓解了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冲突
  体育生活方式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健身的内容、难度、目的,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生活方式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生活方式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大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拥有稳定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比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生活方式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有关于自尊心的问题,如家庭经济差距、学习成绩的差距、外貌差距、健康差距等诸多因素的有关于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冲突,而体育活动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篮球场上的所向披靡、足球场上的风驰电掣、田径场上的速度与力量、体育舞蹈场地上的婀娜多姿、游泳馆里的游刃有余都会迎来阵阵掌声,而这些精彩又都是体育生活方式中长期坚持的成果,就是因为这些掌声他们就不会再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就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建立起自己独有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体育活动缓解了交往需要和自我封闭的冲突
  体育生活方式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大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悲痛和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生活方式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另外,体育活动是一种行为学为基础的学科,体育活动的同时伙伴们不仅要透过完美的动作来完成各项体育项目的规定的动作,而且还要通过各种语言达到团队的交流畅通。长期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就一定会在“战斗”的同时使伙伴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而这种友谊是一生一世的。即使你是个内向的人,在久而久之的体育生活方式中你总会有这个体育项目特殊的语言,它必须简洁明了、必须实用、必须信心十足、必须立竿见影、必须针锋相对,无论是身体语言还是形象语言,有体育就一定会有交流。因此建立自己的体育生活方式就必须要去交流,要去交往,这是体育生活方式自身特有的品质。大学生们拥有了友谊、理解、归属感和爱的财富后,他们还会自我封闭吗。
  三、体育生活方式促使大学生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完善和健全
  在体育生活方式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构成要素,按其从高到底的顺序,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层次、社会心理层次以及个体自我层次。个人的心理层次是体育生活方式主体意识的最低层次,这是在自我个人心理水平上以感觉、知觉、气质、本能、欲望、情绪等等形式对日常生活条件的集中反映。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以及社会自我,只有在自我个人心理水平上以感觉、知觉、气质、本能、欲望、情绪等的完美统一,大学生才能够在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有效调节自我的现实途径中实现健全自我意识,才能够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一)体育生活方式促进生理自我的完善和健全
  所谓生理自我,是指对自己的身体以及生理状况的认识和体验,如是否健壮、漂亮。大学生正值关注“自我”的猛烈期,生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型体自尊。而型体自尊指个体通过对自己型体的评估后所产生的情绪认知,从心理角度而言大学生最在乎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见表1(黄祁平等《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4]
  学习动机 男生1628人 女生263人 合计1891人
  人数 % 比序 人数 % 比序 人数 % 比序
  增强体质 752 46.1 1 68 25.86 1 820 43.36 1
  健美的体形 68 4.18 6 43 16.35 3 111 5.87 6
  强壮的体格 243 14.93 2 12 4.56 7 255 13.48 2
  提高学习效率 49 3.01 7 23 8.75 6 72 3.81 7
  丰富生活情趣 177 10.87 4 48 18.25 2 225 11.90 3
  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 194 11.92 3 30 11.41 4 224 11.85 4
  竞技比赛 34 2.09 8 11 4.18 8 45 2.38 8
  提高达标等级 121 743 5 28 10.65 5 149 7.88 5
  表1
  1.1从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的调查来看,男生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增强体质(占46.19 %)强壮体格(占14.93%),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占11.92%)。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丰富生活情趣(占18.26%),健美体型(占16.35),发展个性,寻求心理衡(占11.41%),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情趣及强壮体格,健美体型方面。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1.2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来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项目是蓝球(27.8%),足球和健身运动(18.4%),排球(12.1%),合计占58.3%,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项目是:形体健美(31.4%),蓝球(14.5%),中长跑(13.8%),合计占59.7%,这表明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趋于明显集中,女生的兴趣稳定性略高于男生。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内容。
  (二)体育生活方式改善生理自我的同时还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所谓心理自我是指对心理自我特征如气质、性格、兴趣、情感、意志、能力、理想等的认识和体验。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人对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态度。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体育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概括起来有:
  2.1体育生活方式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党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体育生活方式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生活方式能减轻应激反应
  体育生活方式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Long(1993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比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的被试者)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
  2.3体育生活方式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生活方式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4体育生活方式能治疗心理疾病
  根据Ryan(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生活方式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完全清楚,但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己开始流行起来。Bosscher(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项目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程度也越大。
  综上所述,当代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地发展,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层出不穷,数以亿计的人在体育专家科学地指导下和医务监督下进行自觉的、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它说明,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积极地影响。个人和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将会越来越高,体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自我具有反射性质,人们能够把自我当作他们的注意对象。但是,我们的旨意并不总是向内的,多数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外部的环境。这意味着注意的焦点是可变的。自我意识是一种短暂的状态。有时,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有时则不能。
因为知觉到差异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使个体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从而想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减少这种差异:
1使他们的行为与标准一致
2把注意力从自身转向外部环境来避免考虑差异问题。
比如你从镜子里看到头发乱了,你可以把头发梳好,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降低这种不舒适感觉。

不知道你所说的自我意矛盾是值得是什么?但是,以上的分析应该有用

真的没办法哦,1000万大学生都没有办法哦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答》
答: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2、自尊自爱。3、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放弃偏见,求助心理医生。6、积极实践,将上述观念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及时调整心理生活与反应。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

《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答: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而且心理问题是有很多的,解决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1 一、自我分析,找出问题。我们心里有问题,具体问题是什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虽然我们感觉心里很乱,但也要找出乱的源头。因此...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
答:新生不适应 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这个新的环境后,会发现原先的预期与现实的大学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他们...

《从自我意识方面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答:然而,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经常会陷入思维的怪圈,思考一些可能没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所以如何处理这种压力便成为了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自我意识增强 学...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什么问题》
答:后来才明白,几乎大多数人都喜欢拖到最后一天没办法再拖的时候,熬夜写完,或抄完。这个问题也很严重,虽然拖延症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不能做什么事情都拖延,要即使解决自己的拖延问题,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将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迷茫问题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出现迷茫,颓废的问题,这是个大趋势。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
答:焦虑的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那更深层次的困扰。 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有自我形象焦虑、学习焦虑与情感焦虑。自我形象焦虑是担心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吸引力,体貌过胖或矮小等,也有的因为粉刺、学生雀斑等影响自我形象而引起的焦虑;这类焦虑...

《当代大学生存在何心理问题?》
答: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2、自尊自爱。3、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放弃偏见,求助心理医生。6、积极实践,将上述观念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及时调整心理生活与反应。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

《大学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答:树立正确人生观有益与塑造健康的人格。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大学生能敏锐的而客观地认识世界,在工作中富有创新和开头精神,敢于并乐于把爱慷慨地献给他人与社会。第二、 要有健全的自我意识 首先,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清晰地认识。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了清楚的认知,才能发现...

《大学生极度厌学应该怎么办?》
答: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让厌学的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

《我想办一个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吗》
答: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发生自我意识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