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 世界主要经济模式有哪几种,历史上分别

作者&投稿:苍梧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历史~

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利用燧石、玉髓、石英、玉石等矿物和一些坚硬的石块。稍晚,还利用粘土矿来烧制陶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不仅有一般的陶器,还烧制彩陶,利用玉石制作玉器,之后,开始由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
公元前21世纪,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时期,铜器已开始使用。
到了商朝,不仅制陶业、玉雕业有了相当的发展,而且出现了青铜器制造业,并利用青铜制造工具和武器。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又学会了开采和冶炼铁矿的技术,铁器在农业、手工业和战争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到了战国时期,铁制品使用更为广泛,社会开始向铁器时代迈进。
从西汉时期开始,铁器已普遍使用于生产,并开始利用煤作燃料,钢铁质量达到很高的水平。隋唐时代,我国矿业开发进入了繁荣时期,在全国许多地区采矿业都获得发展。在此之后,直至1949年前的1000年间,矿业活动虽在继续,但发展非常缓慢。1949年,全国年产煤3 243万吨,石油12万吨,钢铁15.8万吨,有色金属1.3万吨,水泥产量仅66万吨,硫酸产量4万吨,硫铁矿2万吨,磷矿石1951年产2万吨,其他非金属矿产量也很有限。
1949年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业获得全面、高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矿业大国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大国的行列。

一,计划经济 最主要的代表是前苏联以及同时代东欧的一批国家,中国的建国初期的时候,实行的也是计划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利于迅速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去建设国家,简单说就是集中个力量办大事.弊端就是对经济管得过死,市场缺乏活力,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二,市场经济,典型代表就是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啊,如美国,英国等,主要是吧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可以是人才,资源等得到有效的应用.但是由于过分的依赖市场,可能会出现很多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阻碍经济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矿业发展的历史,可以概括出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

(1)“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模式: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普遍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矿业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公害。如19世纪末期,美国田纳西州炼铜厂位于戈斯特镇,由于废气污染,致使周围山上的树木逐渐枯萎死亡,铜矿排出的废水使河水污染、鱼群灭绝,镇上居民逐渐离去,最终铜矿倒闭,成为一片废墟。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下游地区因20世纪50年代锌冶炼厂排出含镉废水,诱发了著名的富山骨痛病事件,导致骨癌病患者超过280人,死亡43人。美国西部滥抽地下水、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引起地层压实收缩,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地面沉降现象。深刻的历史教训、沉重的环境代价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企业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加之当时政府环境意识淡薄等,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矿业开发也基本沿袭着这一矿业发展模式,这就是今天国有老矿山普遍存在较严重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原因。

(2)严格环境限制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这是一种后工业化时代的矿业发展模式,虽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但却在某些方面制约着矿业的发展,使得矿业市场出现低迷萧条。某些发达国家,为了国家国防安全和矿产安全,采取了严格限制矿业发展的政策。用开发海外矿产资源来提供国内需要,同时将环境破坏转嫁给其他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之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不同,决定着世界各国矿产资源保护程度和政策的差异。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生产水平较高,矿业立法较早,为了本国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现阶段矿业开发不仅仅限于国内,通过资本输出开发国外矿产资源。这样既获得了高额矿业利润,又储存了国内矿产资源,同时又转移了因矿业开发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目前,我国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也开始重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是由于受国情限制和为保证国家矿产安全,“严格环境条件下的矿业开发”并不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

(3)绿色矿业:“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是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则,即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是合理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主要矛盾、实现动态条件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必由之路。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努力推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
答:特别是一些矿山布局不合理,小矿数量过多,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薄弱等,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第三,资源面临严重短缺,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产出率和回收率严重偏低;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并没有改变,而资源消耗却迅速增长,对国外资源和矿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

《关于河南矿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答: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深层次矛盾,矿业开发必须尽快告别传统的利用模式,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矿业循环经济。矿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社会...

《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
答:2.综合开发利用,优化配置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要求矿产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基石,遵循优质资源优用、稀缺资源少用、边际资源广用、优势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在矿产资源分配环节中促进提高开发利用效率,立足于提高每一单位资源的利用价值,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步...

《矿床模型研究历史概述》
答:该项目的基本目标是,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地球科学家之间进行资料和技能方法的交流,对发展中国家的地质工作者进行培训,促进矿床模型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应用。1994 年以后,该项目又续作了一段时期。相关情况见表 1 -4。 有关矿床模型的文献在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与传播,也有效地推动了矿床...

《能不能介绍下矿的历史?》
答:在泗洪县下草湾、丹徒县白龙岗山莲花洞、溧水县回峰山神仙洞等地,发现有距今四五万年前至一万年前的新人骨化石。这些猿人、新人,都曾知道开采天然石头,制作各种器具。从已挖掘出的文物来看,江苏矿产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从那时开始,江苏古代矿业经历了由单矿种变多...

《区域金属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分析》
答:综上所述,研究区铁矿资源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其中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床均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富铁矿床的潜力,而矽卡岩型铁矿往往具有规模小、矿石品位富的特点。因此,这些不同类型的铁、多金属矿床都应该成为进一步勘查评价的重要矿床类型。 2.铜...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答:(4)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模式:资源开发-产品-三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经济效益的低下。 1.5 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模式 长期以来,矿业城市的基本经济运行模式是:矿产资源开发-矿产品-尾矿的线形经济运行模式,其结果是高消耗、低产出、强污染。今天,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一经济运行的恶果。因此...

《关于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答:它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益,增强资源供给的保障能力,推行矿业清洁化生产,保护...

《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立法》
答:俄罗斯在矿产领域的立法有较长的历史,早在俄罗斯的帝国时代(1832年)就有了《矿产条例》。矿产资源法从帝国时代的俄国到现代俄罗斯联邦共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它们是帝国阶段、苏联阶段和俄罗斯联邦阶段。以下主要讨论现代俄罗斯,即俄罗斯联邦阶段矿产资源的立法情况。 一、俄罗斯联邦的第一部《矿产资源法》(1992年) 1992...

《矿业政策与矿产资源保护之初步研究》
答:摘要 本文叙述了我国矿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和资源保护的历史简况;介绍了美国、原苏联和印度尼西亚在矿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矿业管理和开发的意见。 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政策,影响着矿业政策的制定。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政策及矿业上下游产业政策的倾向性直接作用于矿产资源的保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