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1840年后先进的中国人是怎么探索及实践救亡图存的道路的 三、.1840年后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

作者&投稿:称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走“英日人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

(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依照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即戊戌变法。结果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进行革命,搞三权分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果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中国封建主义的根基过于深厚。(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学习俄国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后来又以城市暴动为中心,均未成功。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采用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取得巨大成就,也遇到了巨大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3)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4)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正在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

分别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洋务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

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历史老师告诉你
这是过去老高考的常考题目。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器物层次。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鸦片战争期间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从抵抗派的著书立说到洋务派兴办一系列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海军等。
2、制度层次。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在不改变清朝统治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武装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思想理念层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掀起一场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运动后期,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运动转向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从此之后,向西方学习深入思想理念层次。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基础,人才基础。

器物上: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等)-洋务运动(李鸿章等洋务派)中体西用
制度上:早期维新思想(冯桂芬等)-维新变法(康梁)-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胡适等)-五四运动
希望能够帮到你。~

《1840年后先进的中国人是怎么探索及实践救亡图存的道路的》
答: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洋务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

《简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主要过程,1919"四五...》
答:1.主要过程:(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洪秀全领导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19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2.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答: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进的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3.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

《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走“英日人...》
答:(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依照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即戊戌变法。结果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进行革命,搞三权分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果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中国封建主义的根基过于深厚。(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学习俄国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后来又以城市...

《从1840年到1898年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3个阶段阶...》
答: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是恭亲王,地方时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清政府开展的兴办军、民工业企业以达成富强,挽救清政府统治的运动,最终其成果大部分因甲午战争而告失败。但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为后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3、瓜分狂潮。帝国主义趁清政府洋务运动富强因甲午...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
答:2)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92年党的“十五大”,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路线和政策。2.从学习的国家看,严复主张“走英国人的路”,康梁主张“走日本人的路”,孙中山主张“走美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主张“走俄国人的路”,毛泽东和邓小平主张“走自己的路”...

《...为了实现“中国梦”,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是怎样奋斗和探索的...》
答:2. 在这一时期,中国人经历了多次尝试与失败,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这些探索为后来的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方向。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4. 1927年,南昌起义与...

《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_百度...》
答: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洋务运派为代表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代表。3、学习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 共 产 党 为代表。

《从1840年我们就在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答:不断探寻的路。一开始是走别人的路,最后走向了自己的路。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走“英日人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人的路”,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路径》
答:而后,中国又兴起了思想文化的改革,也就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至此,...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