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在新课程标准下你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思考是什么 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投稿:孔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问题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答: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3.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4.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5.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6. 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7.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一、全面更新教育观
  涉及到教学质量,首先要研究一下新课程标准下,应该怎样全面更新我们的数学教育观。
  1.要整体把握数学教育的整体目标
  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在整个全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这次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一个三维目标,这里面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全面渗透的思想。如果说旧的课程更多的是要求我们重视的是数学本身的教学,那么新课标就要求我们确定一个思想,那就是德育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全面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讲的既教书,又育人,但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问题,一定要注重实效,反对浮夸,反对不切学生的实际。
  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要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就是以前常谈的 一句话,教就是为了不教。在我们的教育之下,学生就能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育的观念是否端正,教学的理念是否先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时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2.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如下几点。
  加强基础。不要以为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就可以热热闹闹,不重视基础,最后就可以有较高的质量。高质量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所以数学新课标在教学方法上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要加强基础。
  主动参与。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强调一个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这种参与往往是双向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和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应该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注重这种主动参与很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
  探究发现。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探究发现。教学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断启发,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然后教师在引导;还有一种做法是传统的,就是这道题该怎么做,学生跟在老师后面把答案记下来,课后再练几遍,会解了,达到了目的。新课标有一个根本的要求,那就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在探究教学这个环节要加大设计力度,要尽可能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精心设计。
  合作交流。要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强调适应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有一个合作交流,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如果能让学生合作交流或很有必要让学生合作交流的话,而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过程包办代替,我觉得这样做就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种合作交流也体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适应新课标,必须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上做文章,有许多语言,粉笔难以说清的问题,要尽可能用多媒体去取代,要充分体现时代性,社会的进步性,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加大对这一块的专题研究的力度。
  3.在学习方法上,新课标还力求在如下四个方面得到体现。
  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主动质疑的习惯,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做得很不够,特别是在学生主动质疑这一块,我们往往舍不得这几分钟。
  亲身经历、动手实验。在学习方法上,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动手实验。在新课改中,要思考能否引进一些让学生亲身经历得过程,能否搞一点实验,让学生动手去做,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改进。
  小组学习、相互启发。学习方法上还力求在教的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小组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相互启发,可以弥补由于学生水平差异太大产生的一种不适应。在这种小组学习中,同学之间的水平差异没有这么大,至少没有师生之间的差异大,因此,在老师可能与部分学生讲不清,但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这就是一种相互启发。
  学会宽容、理解、接纳、反思。在学习方法上还力求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中,通过数学教育,让学生学会宽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宽容的人格魅力,严格的讲,学会宽容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发现,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这种巧妙的过程设计来引导他改变一种学习的习惯,学会理解,学会接纳,学会反思,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反思,反思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4.整个课改在教学评价方面力求推行如下三个特色。
  成长记录册。要求有成长记录册,记录和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有一个根本的做法,那就是要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态度的变化、人格的改变。因此,成长激烈册应该成为教学评价在新课改下的一种新的形式,简单的说,要按照三维目标去全程跟踪,去记载。
  激励性评语。在整个教学评价的全过程中,还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学会使用和充分使用激励性评语,要求教师在作业、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种反馈和激励性的评价,要加大激励性评语的使用力度。
  评价形式多样化。教学评价要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不要一看到评价,就是考试。评价的形式除了考试,还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回答、板演、表情,学生的作业,个别访谈,专题答辩,学生的自评、互评,家长的评定,这些对我们的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5.考试改革
  考试改革努力要严格按照新课标,这就告诉我们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有些已经被删去的内容不要补充,有些是肯定有用的内容,尽管新教材没有,但如果补充一下,对后续教学内容有促进,我觉得就应该适当补充。
  考试改革还增加对实践内容的考查。
  二、处理好六种关系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六种关系。
  1.“形式”与“效果”的关系
  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形式”与“效果”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课改和非课改分得太清,不要为课改而课改,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立足高一,放眼高三,要注重实效,无效的东西不要出现在课堂,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不能对传统教学全盘否定,该讲深、讲透的例子要讲深、讲透。举两个例子,一是关于多媒体,要注重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和数学课都要使用多媒体。强调三点,一是数学上有很多内容离不开多媒体,通过动画演示把一些难点说清楚,一些难以通过画图、板演表述清楚的东西展示给学生,这是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我们要去使用;二是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三是不是所有数学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能以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评价的标准,要看效果。二是关于合作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要注重效果,淡化形式,不要为合作而合作,教师提出问题后,首先要让学生思考后才能合作,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思维展开之后,有了初步的想法,此时再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是真合作还是假合作,关键在于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2.“对话”与“展示”的关系
  什么叫“对话”?你问我答,我问你答,你问你答等等都叫对话。什么叫“展示”?把道理说出来,过程写出来叫展示。总体上讲,一要研究对什么话,也就是在课堂上认真思考我问学生什么问题,进而让学生去解决,这里要注意有效对话,问题太难或太易就是无效对话。太难,所有的学生都答不出来或个别学生知道;太容易,大家都知道,缺乏思维的深度。二要注意要“对话”,更要“展示”。有三点做法。一是在对话过程中展示思维的全过程,即边对话,边展示;二是在板演过程中展示思维的全过程,成功的教师都认真精心设计板书。要重视学生的板书,学生会答,不代表会做,会做不代表在高考中不被扣分。在课堂教学中,少讲一道题不要紧,要组织好、中、差的学生板演,全面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三是要注重“反向对话”,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精神,要适当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主动给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但要注意“反向对话”要做,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但它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增强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3.“进”与“退”的关系
  现在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特色是由定义到定理,再到例题,讲完例1讲例2,讲完例2讲例3,…,课堂单调,枯燥,课堂上就是灌题,这是一种进式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进”,还要“退”。一是一道题讲完后,不要紧接着讲第二道,而是引导学生来回头看,这个回头看就是一种有效的“退”,这种“退”能确保教学效果较理想。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在你的引导下不仅知道这道题该怎么做,还知道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还清楚了为什么不那么做;二是例1讲完后如何进入高二,要注意例1和例2在知识点、解题方法等方面是否有联系,如果有,则可以通过对例1的改变产生例2,也就是说,讲例2,不如变例1,这样可以使课堂高效。第二种“退”是在例题的改造和变化中实现,一个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过渡上的连贯,让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这种“退”的设计往往是发挥一道例题的最大功能的一种有利体现。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很多隐性浪费,失去了许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另外,对解题时,讲完一道典型例题后,及时引导学生去练,也是一种“退”,而这种“退”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及时的反馈,在数学教学中很有用。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从而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情。换一句话,备课是一回事,真正教学又是另一回事,因此,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了解学情,这就要求我们去认真批改作业,经常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
  5.“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打好基础,也能培养能力,一个能力强的学生,基础一定扎实。
  6.“平等”与“权威”的关系
  什么叫平等?新课程要求我们师生平等;什么叫权威?教学要求我们老师绝对权威,不可侵犯。关于平等和权威,我认为教师与学生永远不平等,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师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人来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学术上树立自己的权威,进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学生的心。因此怎样树立权威对一个教师非常重要,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水平高,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精神面貌好,三是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学生。

<---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等几个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总体上表达了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现有的数学课程与教学不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普及义务教育条件下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主张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上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等。即力图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这些新理念是普及义务教育总体目标的需要,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下面,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我谈一谈对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新课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出的要求。教师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改革的思想和内容。
  二是对计算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计算能力上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过分追求计算速度和加大计算的繁杂程度,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和检验。虽然新教材在计算要求上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恰当地把握计算教学要求,恰当地处理与计算有关的问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在思维水平上存在差异,在计算能力上也存在差异。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要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一般来说得到计算结果的方法并不是惟一的,教材中所用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对此应当允许和鼓励。
  三是“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并且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使学生能比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四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既是数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在内容选择和方法确定上都要为学生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应具有新颖性和灵活性。应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用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的余地,要了解、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现自己的才能。尽量避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上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用统一的方式思考和解答问题。教材上的方法或教师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作为解题的一种思路介绍给学生,但不应强求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方法解题。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自己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五是“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的改革涉及数学教学各方面的问题。明确评估的目的是一个首要问题。“评估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能力,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考核学生的成绩不是教学评估的椎一目的,应当发挥教学评估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应当起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对教学实施情况的了解等作用。教师应当根据这些方面评估的情况,恰当地调整教学进程,作出继续或改变教学进程的决策。
  二、对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实施这一环节。所体现的理念和改革措施能否实现,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我认为新课程教学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教师都有关于儿童学习的常识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影响他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解释关于儿童的信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当提倡以下的关于学生的观念。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

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允许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是关于教学的观念。每一位教师都有关于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观念。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指导儿童学习的过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当提倡以下教学观念。
  1.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来自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把数学教学设计得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气氛更加宽松和谐,就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经验为背景,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给他们数学知识更重要。
  3.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有机会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不应代替学生思考,也不应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
  4.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是关于数学学科的观念。教师要了解数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懂得数学意味着什么,运用数学能够有效地完成什么任务。我们现在常见的对数学的看法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是对数学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是对数学的十分重要的概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认识也在发展,对数学也有一些新的认识。
  1.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也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四是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对待教学任务。应以现代课程观和教育观重新审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1.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课程和教学的决策者可以表现为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情景作出恰当的处理决策。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同时,还应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和认识数学。
  (二)扩展和更新知识结构
  知识领域的扩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在知识上不断更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是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从数学知识的角度看,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小学数学内容本身,还应从比较高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看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另外,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这都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和接触新的领域,以使自己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是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包括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对学习者认识的知识。理论知识对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需要认识自己
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三是教学实践知识。教学实践经验也是教师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在头脑中有许多现存的教学模式,他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迅速地运用这些模式。教师的经验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它构成了丰富的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成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
  (三)全面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大纲和教材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用固定的方式对待大纲和教材,要结合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教学大纲,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水平,应当具有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自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对小学数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是最具有基础性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需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改革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要进一步删减过时、无用、繁难的内容,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适时引入计算器等等。在更新教学思想方面,一是要重视培养数学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二是要重视培养自信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知识,主动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预测、解决问题,得到成功的自豪感,体验自己能力不断发展的乐趣,树立不怕困难、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心;三是要重视培养发展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合理且具有发展活力的知识结构,以及具有发展活力的能力基础,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质量如何把握,应该怎样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一个稳步的提高。
  一、全面更新教育观
  涉及到教学质量,首先要研究一下新课程标准下,应该怎样全面更新我们的数学教育观。
  1.要整体把握数学教育的整体目标
  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在整个全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这次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一个三维目标,这里面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全面渗透的思想。如果说旧的课程更多的是要求我们重视的是数学本身的教学,那么新课标就要求我们确定一个思想,那就是德育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全面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讲的既教书,又育人,但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问题,一定要注重实效,反对浮夸,反对不切学生的实际。
  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要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就是以前常谈的 一句话,教就是为了不教。在我们的教育之下,学生就能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育的观念是否端正,教学的理念是否先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时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2.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如下几点。
  加强基础。不要以为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就可以热热闹闹,不重视基础,最后就可以有较高的质量。高质量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所以数学新课标在教学方法上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要加强基础。
  主动参与。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强调一个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这种参与往往是双向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和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应该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注重这种主动参与很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
  探究发现。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探究发现。教学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断启发,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然后教师在引导;还有一种做法是传统的,就是这道题该怎么做,学生跟在老师后面把答案记下来,课后再练几遍,会解了,达到了目的。新课标有一个根本的要求,那就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在探究教学这个环节要加大设计力度,要尽可能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精心设计。
  合作交流。要在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强调适应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有一个合作交流,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如果能让学生合作交流或很有必要让学生合作交流的话,而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过程包办代替,我觉得这样做就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种合作交流也体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适应新课标,必须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上做文章,有许多语言,粉笔难以说清的问题,要尽可能用多媒体去取代,要充分体现时代性,社会的进步性,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加大对这一块的专题研究的力度。
  3.在学习方法上,新课标还力求在如下四个方面得到体现。
  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主动质疑的习惯,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做得很不够,特别是在学生主动质疑这一块,我们往往舍不得这几分钟。
  亲身经历、动手实验。在学习方法上,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动手实验。在新课改中,要思考能否引进一些让学生亲身经历得过程,能否搞一点实验,让学生动手去做,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改进。
  小组学习、相互启发。学习方法上还力求在教的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小组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相互启发,可以弥补由于学生水平差异太大产生的一种不适应。在这种小组学习中,同学之间的水平差异没有这么大,至少没有师生之间的差异大,因此,在老师可能与部分学生讲不清,但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这就是一种相互启发。
  学会宽容、理解、接纳、反思。在学习方法上还力求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中,通过数学教育,让学生学会宽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宽容的人格魅力,严格的讲,学会宽容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发现,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这种巧妙的过程设计来引导他改变一种学习的习惯,学会理解,学会接纳,学会反思,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反思,反思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4.整个课改在教学评价方面力求推行如下三个特色。
  成长记录册。要求有成长记录册,记录和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有一个根本的做法,那就是要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态度的变化、人格的改变。因此,成长激烈册应该成为教学评价在新课改下的一种新的形式,简单的说,要按照三维目标去全程跟踪,去记载。
  激励性评语。在整个教学评价的全过程中,还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学会使用和充分使用激励性评语,要求教师在作业、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种反馈和激励性的评价,要加大激励性评语的使用力度。
  评价形式多样化。教学评价要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不要一看到评价,就是考试。评价的形式除了考试,还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回答、板演、表情,学生的作业,个别访谈,专题答辩,学生的自评、互评,家长的评定,这些对我们的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5.考试改革
  考试改革努力要严格按照新课标,这就告诉我们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有些已经被删去的内容不要补充,有些是肯定有用的内容,尽管新教材没有,但如果补充一下,对后续教学内容有促进,我觉得就应该适当补充。
  考试改革还增加对实践内容的考查。
  二、处理好六种关系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六种关系。
  1.“形式”与“效果”的关系
  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形式”与“效果”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课改和非课改分得太清,不要为课改而课改,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立足高一,放眼高三,要注重实效,无效的东西不要出现在课堂,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不能对传统教学全盘否定,该讲深、讲透的例子要讲深、讲透。举两个例子,一是关于多媒体,要注重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和数学课都要使用多媒体。强调三点,一是数学上有很多内容离不开多媒体,通过动画演示把一些难点说清楚,一些难以通过画图、板演表述清楚的东西展示给学生,这是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我们要去使用;二是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三是不是所有数学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能以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评价的标准,要看效果。二是关于合作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要注重效果,淡化形式,不要为合作而合作,教师提出问题后,首先要让学生思考后才能合作,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思维展开之后,有了初步的想法,此时再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是真合作还是假合作,关键在于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2.“对话”与“展示”的关系
  什么叫“对话”?你问我答,我问你答,你问你答等等都叫对话。什么叫“展示”?把道理说出来,过程写出来叫展示。总体上讲,一要研究对什么话,也就是在课堂上认真思考我问学生什么问题,进而让学生去解决,这里要注意有效对话,问题太难或太易就是无效对话。太难,所有的学生都答不出来或个别学生知道;太容易,大家都知道,缺乏思维的深度。二要注意要“对话”,更要“展示”。有三点做法。一是在对话过程中展示思维的全过程,即边对话,边展示;二是在板演过程中展示思维的全过程,成功的教师都认真精心设计板书。要重视学生的板书,学生会答,不代表会做,会做不代表在高考中不被扣分。在课堂教学中,少讲一道题不要紧,要组织好、中、差的学生板演,全面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三是要注重“反向对话”,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精神,要适当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主动给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但要注意“反向对话”要做,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但它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增强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3.“进”与“退”的关系
  现在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特色是由定义到定理,再到例题,讲完例1讲例2,讲完例2讲例3,…,课堂单调,枯燥,课堂上就是灌题,这是一种进式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进”,还要“退”。一是一道题讲完后,不要紧接着讲第二道,而是引导学生来回头看,这个回头看就是一种有效的“退”,这种“退”能确保教学效果较理想。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在你的引导下不仅知道这道题该怎么做,还知道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还清楚了为什么不那么做;二是例1讲完后如何进入高二,要注意例1和例2在知识点、解题方法等方面是否有联系,如果有,则可以通过对例1的改变产生例2,也就是说,讲例2,不如变例1,这样可以使课堂高效。第二种“退”是在例题的改造和变化中实现,一个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过渡上的连贯,让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这种“退”的设计往往是发挥一道例题的最大功能的一种有利体现。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很多隐性浪费,失去了许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另外,对解题时,讲完一道典型例题后,及时引导学生去练,也是一种“退”,而这种“退”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及时的反馈,在数学教学中很有用。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从而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情。换一句话,备课是一回事,真正教学又是另一回事,因此,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了解学情,这就要求我们去认真批改作业,经常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
  5.“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打好基础,也能培养能力,一个能力强的学生,基础一定扎实。
  6.“平等”与“权威”的关系
  什么叫平等?新课程要求我们师生平等;什么叫权威?教学要求我们老师绝对权威,不可侵犯。关于平等和权威,我认为教师与学生永远不平等,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师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人来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学术上树立自己的权威,进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学生的心。因此怎样树立权威对一个教师非常重要,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水平高,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精神面貌好,三是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学生。

《在新课程标准下你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思考是什么》
答:下面,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我谈一谈对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一、对新课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出的要求。教师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新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答: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生活化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生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2、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学习数学...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022(汇总5篇)》
答: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节的设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法的分类思想;新教材的这一编排不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学习数学)》
答:在探索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旅程中,许多人都在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正在经历初中阶段的探索者,我想分享我独特的见解,让我们一同揭开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之谜。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数学并非单纯依赖于理论学习,而是实践与理解的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的过渡,而不仅仅...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答:第1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

《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数学心得体会(精选6篇)》
答:篇一: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数学心得体会 教科研活动月开展以来,我校又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感觉受益匪浅,对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下面简要谈一下我的体会。 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

《小学数学新课标2023最新版解读》
答:小学数学新课标2023最新版解读如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共分四个学习领域:数学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每个学段均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答:《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目前,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哪些教学建议》
答: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与时俱进的课标要求是...

《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感》
答: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好几个年头,从最初的学习《课程标准》到后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感受着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愉快。教研活动月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四大数学内容。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圆形、统计与...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