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矿体地质特征 丁家山矿区矿体地质特征

作者&投稿:葛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兜矿区矿体地质特征~

根据《关兜铅锌矿床普查地质报告》对关兜矿区地质特征的描述,其主要包括了4个 主要矿体,集中于3-14线间,总体呈南北走向,边界形态呈反S形。总计厚度在4.87~35.73m 间,由东向西编号分别为Ⅰ 、Ⅱ、Ⅲ、Ⅳ号矿体,只有Ⅰ号矿体有少量露头。
(1) Ⅰ号矿体特征
呈现北北西325°~330° 向展布,0线北东部有探槽控制,长约150m,延深约95m,倾向北东55°~60°,倾角较缓20°~30°,主要分布在0-4线间。
矿体位于Z1L3地层顶部,呈似层状,最大厚度可达5.5m,富矿厚度在2.5m左右。 Pb、Zn平均品位分别为1.14%和1.97%,Ag含量一般在50g/t以上,矿石构造为浸染状夹 条带状,该矿体延长和延深均较小,品位也较低,因而储量有限。
(2) Ⅱ号矿体特征
因地形切割,矿体已被分成两段。第一段在3线附近向0线延伸,有2个钻孔控 制,矿体倾向北东45°左右,倾角较缓17°~20°,走向延长短,50m左右,厚度小,平均 0.90m,品位低(Pb+Zn≤2%);第二段主要分布在4-14线间,有4个钻孔控制,走向长 度为400m左右,呈似层状,平均厚度6.36m,两端较薄,在8线附近膨大,视厚度可达 14.06m。矿体较缓19°~30°,倾角由4线附近的北东60°向14线变为东至南东105°,同时 矿体沿走向向南西抬高,平均标高由124~167~192m。矿体中原生矿石铅锌矿化较均匀,品位变化较小(Pb=0.2%~0.36%、Zn=3.70%~4.70%),局部锌品位较高,可达17.57%。 在8线附近,近地表部分矿石已氧化成铁锰帽,铅、锌部分流失而品位降低。矿石构造以 浸染状为主,局部夹有块状。
(3) Ⅲ号矿体特征
位于Ⅱ号矿体之下,有9个钻孔控制,矿体走向延长约550m,延深在60~230m之间,倾向在3-4线间为45°~65° ,从4线向14线逐渐转变为向东至南东105°左右。倾角为 17°~30°。矿体位于Z1L3地层中下部,呈似层状,平均厚度4.08m。在3-8线间厚度变化 较小,向14线变薄为0.87m,同时延深长度在3-4线附近均为220m左右,向14线逐渐 表小为60m左右。矿体铅锌矿化连续,平均品位较高(Pb=0.23%、Zn=3.05%),同时该矿 床的高品位矿石主要集中在此矿体的0线及8线附近,Zn含量最高可达14.04%。矿石构 造以浸染状为主,夹条带状和团块状,8线附近,上部位块状构造,下部为浸染状构造。 矿体沿走向起伏较小,各剖面平均标高在110~135m间,除0线外,与Ⅱ号矿体得垂直距 离在15~60m间,并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矿体在3线及4线附近出现两个分枝。
(4)Ⅳ号矿体
位于Ⅲ号矿体之下,有9个钻孔控制,走向长约550m,延深在60~280m之间,倾角 一般为17°~25° ,局部可达36° ,倾向与Ⅲ号矿体相近,与Ⅲ号矿体的垂直距离从3-8 线均在10~20m间,有8线向14线逐渐增加达48m。该矿体位于Z1L3地层底部,与Z1L2 接触界线附近,呈似层状-层状。0~8线间矿体厚度均在4m以上,其中0线平均厚度可 达10.89m,向两端稍变薄。同时矿体延深业较前三个为大,因而此矿体中集中了该矿床近 一半的矿石储量。但矿体品味偏低(平均Pb=0.66%、Zn=1.83%),仅在0线附近局部稍富,但Pb+Zn最高也仅达7.15%。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夹条带状和团块状。

丁家山铅锌矿床赋存层位是中新元古界龙北溪组上段 绿片岩地层,矿体产 状与含矿地层产状协调一致,矿床空间分布特征与该含矿岩性段总体延伸特征保持一致。 从横剖面方向看,矿床(体)产状平缓,倾向北西,倾角0°~20°;从纵剖面方向看,矿床(体) 往西南方向平缓侧伏,侧伏角约15°。受含矿岩性段 控制的矿体(层)按自上而下 的产出层序,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的矿体层位,依序编号为Ⅰ、Ⅱ、Ⅲ,相互垂向间距约 10~20m,在每一个编号的矿体层位内,矿体可以是不连续,往往分解为层位上大体一致 但空间上相互间隔的矿体群或矿体带。Ⅰ、Ⅱ、Ⅲ号矿体层位中,以位于含矿岩性段最底 部的Ⅲ号矿体层位规模最大,垂厚可达30m,倾向延伸可达400m,走向延伸达900m,构 成矿床最主要矿体。
(1) Ⅲ1矿体特征
赋存于龙北溪组上段 绿片岩夹大理岩地层中,分布于5-23线之间,埋深 85~183m,赋存标高-5~184m。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协调一致,呈似层状。矿体向南西倾伏,呈北东高,南西低,南 东翼向南东倾,北西翼向北西倾,倾角约15°。
矿体走向长约675m,倾向宽约65~330m。最小垂厚1.11m,最大垂厚14.35m,一般 在3~7m之间,平均厚5.2m,厚度变化系数为66.92%,属厚度变化较稳定类型;矿体单工 程平均品位(Pb+Zn)最小1.6%,最大10.28%,一般在4%~7%之间,矿体平均品位(Pb+Zn) 5.82%,品位变化系数为45.53%,属品位变化较均匀类型。
(2) Ⅲ2矿体特征
赋存于龙北溪组上段 绿片岩夹大理岩地层中,分布于3-23线之间,埋深 35~188m,赋存标高-10~188m。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协调一致,呈似层状。矿体向南西倾伏,呈北东高,南西低,南 东翼向南东倾,北西翼向北西倾,倾角0°~25° 。
矿体走向长约900m,倾向宽约63~387m。最小垂厚1.11m,最大垂厚21.87m,一般 在2~6m之间,平均厚4.11m,厚度变化系数为80.27%,属厚度变化不稳定类型;矿体单 工程平均品位(Pb+Zn)最小1.17%,最大11.52%,一般在4%~8%之间,矿体平均品位(Pb+Zn)为5.41%,品位变化系数为45.47%,属品位变化较均匀类型。
(3) Ⅱ矿体特征
赋存于龙北溪组上段 绿片岩夹大理岩地层中,分布于5~21线之间,埋深 40~191m,赋存标高7~211m。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协调一致,呈似层状。矿体总体往北西缓倾、往南西侧伏,侧伏 角约15° 。
矿体走向长约675m,倾向宽约25~285m。最小垂厚1.27m,最大垂厚8.04m一般在 1~4m之间,平均厚3.23 m,厚度变化系数为63.78%,属厚度变化较稳定类型;矿体单工 程平均品位(Pb+Zn)最小2.25%,最大11.10%,一般在4%~8%之间,矿体平均品位(Pb+Zn) 为5.47%,品位变化系数为57.59%,属品位变化较均匀类型。
(4) Ⅰ3矿体特征
赋存于龙北溪组上段 绿片岩夹大理岩地层中,分布于9-21线之间,埋深 20~87m,赋存标高82~208m。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协调一致,呈似层状。矿体总体往北西缓倾、往南西侧伏,侧伏 角0°~25°。
矿体走向长约450m,倾向宽约27~153m。最小垂厚1.32m,最大垂厚13m,一般在 3~7m之间,平均厚4.93m,厚度变化系数为81.34%,属厚度变化不稳定类型;矿体单工 程平均品位(Pb+Zn)最小2.04%,最大11.63%,一般在5%~10%之间,矿体平均品位(Pb+Zn) 为7.78%,品位变化系数为36.25%,属品位变化均匀类型。

矿层(体)赋存于灰绿色凝灰岩(局部为晶屑玻屑凝灰岩)中,呈近东西至北西西向展布,局部发生小的扭动,总体产状为180°~212° ∠75°~84°,局部北倾或近直立。主矿层(体)L1空间上呈不甚规则的似层状,走向长约735m,倾向上控制斜深最深约480m。主矿层(体)的真厚度为0.82~67.22m,平均22.24m,变化系数83.87%,水平厚度0.82~68.26m,平均22.60m,变化系数83.73%,沿矿层(体)走向,中西部较厚,向两端逐渐变薄。

矿区赋矿岩石层位主要为中-细粒安山质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局部为晶屑玻屑凝灰岩。矿石总体表现为交代假象结构,以自形—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为主,其次有交代残余结构、反应边结构、不等粒压碎结构、内部环带结构等。构造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有脉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胶状构造、皮壳状构造等。新鲜色呈浅灰黑色-灰黑色。

主矿层(体)的矿物组成特征,经原矿光、薄片镜下鉴定表现为,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磁铁矿(75%~80%)、针铁矿(赤铁矿)(1%~5%)、黄铁矿(5%~15%)、碳酸盐(10%左右)、石英(少量),地表矿石中可见空洞。磁铁矿,他形-半自形粒状,d=0.04~0.021mm,常相互镶嵌构成块状体,分布总体不均匀,局部较为均匀。黄铁矿,半自形,不规则粒状,d=0.08~0.2mm,嵌布于磁铁矿之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和石英,碳酸盐呈团块状、细网脉状集合体分布于磁铁、黄铁矿之间。石英,呈他形填隙状分布于磁铁矿之间,粒度细小,d=0.01~0.5mm,常呈团粒状填隙于磁铁矿间隙中,显然其形成时间晚于磁铁矿的形成时代。

图3-6 650测线二度半人机联作实时反演拟合矿体形态图

矿石的氧化程度很低,矿石基本属原生矿。

主矿层(体)直接顶板为灰紫色凝灰质粉砂碎裂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及中-细粒蚀变安山质凝灰岩。角砾岩主要由火山角砾、岩屑、火山尘构成,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火山角砾:含量约75%,呈尖棱角状、棱角状,粒径2~15mm,成分单一,由安山岩组成,岩石中析出铁质;岩屑:含量15%,呈棱角状,粒径0.8~2mm,成分同角砾;火山尘:含量10%,已脱玻蚀变为隐晶状长英质,绿帘石、绿泥石集合体。受应力作用,岩石较为破碎,不规则裂隙发育,宽0.04~1.2mm,内分布微粒状石英、碳酸盐,含量25%左右。

安山质凝灰岩主要由火山尘组成,含少量岩屑、晶屑,火山尘已脱玻化蚀变为隐晶状长英质,绿帘石、鳞片状绿泥石集合体,玻屑保留弧面棱角状形态,析出铁质。

顶板之上,发育有安山质角砾岩屑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等,局部可见灰白色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屑凝灰岩主要由晶屑、岩屑、火山角砾、火山尘组成,晶屑含量约15%,由斜长石、石英组成,粒径0.4~0.6mm,呈尖棱角状、棱角状,斜长石聚片双晶发育,石英颗粒表面干净,具波状消光。岩屑含量45%,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3~2.0mm,由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部分析出铁质。火山角砾含量30%,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2~35mm,成分与岩屑基本相同。火山尘含量约10%,已脱玻化蚀变为绿泥石、绿帘石、长英质集合体;岩屑晶屑凝灰岩由晶屑、岩屑、火山尘组成,晶屑含量45%,呈尖棱角状、棱角状,粒径0.2~0.5mm,由斜长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斜长石聚片双晶发育,石英颗粒表面干净,具波状消光。岩屑含量40%,呈棱角状、次棱角尖,粒径0.4~0.8mm,成分由蚀变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火山尘含量约15%,由已脱玻化蚀变的隐晶状长英质、黝帘石、绿帘石集合体组成。

灰岩,呈灰白色、灰黑色,以灰白色为多,局部可见细平行层理或条带,条带多呈浅灰黑色,含砂微晶粉晶结构,块状构造,变余层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构成,粒度细小,d=0.03mm左右,主要由微晶、粉晶所构成,它们相互镶嵌,并具定向排列。除上述主要成分外,岩石中还分布有5%~10%的砂屑,其粒度d=0.01~0.4mm,大小不一,呈次圆状、次棱角状、棱角状,主要由岩屑、长石及少数石英等组成,在岩石中分布不均匀,有沿层状、透镜体状集中的趋势。此外,还有少量方解石呈脉状分布,这些方解石明显较岩层形成晚。

底板岩性主要为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局部可见含砂微晶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岩石裂隙发育。

矿层(体)中主夹石为一层,仅在2 -2′勘探线深部出现两个夹层。主夹石层规模较大,除地表TC610、TC002、TC650探槽未见外,其余各工程内均见,其厚度变化特征总体与矿层(体)一致,沿倾向向深部总体有变厚趋势,在地形最高的部位,夹石消失,夹石含铁品位一般5%~15%,其MFe/TFe与主矿层(体)的MFe/TFe基本一致,此点也可从侧面证明主矿层(体)的成因类型与夹石一样,主要是火山碎屑沉积成因。其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含磁铁矿凝灰岩(含磁铁矿凝灰岩中含少于20%的全铁,包括磁铁矿、黄铁矿、镜铁矿等,以磁铁矿居多)。

围岩的蚀变种类和强度总体与主矿层(体)的相当,主要以碳酸盐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为主,地表可见较弱的褐铁矿化,局部偶可见硅化。岩石裂隙中一般均发育细网脉状或薄膜状的碳酸盐,并可见鳞片状镜铁矿。



《矿区地质特征》
答:(2)微量元素特征:据新疆有色地勘局703队(2003)进行的化探原生晕样分析结果,矿区中Cu,Mo,Ag,As,Sn,Bi,W具有较高的背景值,其中Cu,Mo,Ag在岩体和矿体中含量较高,Cu含量高于克拉克值3~18倍,Mo高于2~4倍,Ag高于14~25倍,此外Sn,Bi,W在岩体及矿体上也显示出较高的背景值。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已赞过 ...

《矿区地质特征》
答:不规则状断裂发育在产于火山管道相地质体中,规模较小,产状陡立,显张性特征,属火山活动中晚期沿破火山口充填物冷凝阶段形成。环状断裂系为矿区重要的断裂系,以火山口为中心环状排布,向火山中心方向陡倾,形成于火山活动末期火山塌陷阶段,具先张后压多期活动活化特点,是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金矿处...

《矿体地质特征》
答:东矿段 7个矿体,呈薄层状,单矿体长度100~200m,厚度3~5m,矿体产状:倾向0°~20°、倾角50°。矿石一般呈钢灰色、赤红色,条痕呈樱红色,形态可分为块状、板状、片状、土状及粉状等,其中前三种形态的矿石居多,品位亦高,其余则较少且品位低,矿石大部具金属光泽,少数具非金属光泽,通常不...

《矿区地质概况》
答:可可托海矿区内伟晶岩脉占整个可可托海矿田伟晶岩总数仅1%,但其拥有的稀有金属储量却最多,地质特征也最典型。伟晶岩脉多数产于角闪岩及斜长角闪岩中,少数在片岩及花岗岩内。伟晶岩脉除个别形态复杂(3号脉)外,其他多为脉状及板状。片岩及花岗岩内的伟晶岩脉规模较小,一般长100~200m,个别达400~500m,厚度1.5~4...

《矿区地质特征》
答:其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基性度呈韵律旋回式逐渐降低,下部富镁、中部富铁、上部贫镁和铁。层状杂岩均具嵌晶、填隙、含长及少量海绵陨铁结构,表明岩石是在正常结晶分异作用下形成的。图4-28 新街基性-超基性基岩矿带(层)及层状韵律柱状图 (1)岩石化学特征 新街矿区的岩石类型主要是橄榄岩类、...

《矿体围岩及夹石地质特征》
答:一、矿体围岩地质特征 ①号主矿体赋存于主裂面下盘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紧靠主裂面或在主裂面之下30m内,下盘近矿围岩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其结构、构造及矿物组合与矿体无明显差异,唯其金矿物、金属硫化物含量低微,与矿体呈渐变过渡关系;上盘近矿围岩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及...

《矿体地质特征》
答:由于矿区内残坡积及冲积物覆盖较厚,基岩露头差,地表矿体难以圈连,根据磁异常强度大,梯度陡,异常连续性好,异常走向近东西向与地表产状基本一致等特征分析,以6000nT等值线为边界,可圈出长690m,宽210~380m的一个异常体,矿床主矿体即产于该磁异常体内。 根据目前工作,矿床可圈出3条磁铁矿体,分别为L1~L3,为...

《矿床地质特征》
答:矿体倾向北,倾角40°~50°。矿体中有一组走向北北东,倾向北北西的断裂破碎带通过。矿石品位为0.71%~3.68%。矿体受结晶灰岩和矽卡岩控制十分明显,岩体中未见矿化,该矿体具有矽卡岩型矿化特征。 3.55号矿体 该矿体位于中矿群西部,含矿主岩为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矿体长约170m,宽1~18.70m...

《矿体地质特征》
答:主矿层(体)的矿物组成特征,经原矿光、薄片镜下鉴定表现为,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磁铁矿(75%~80%)、针铁矿(赤铁矿)(1%~5%)、黄铁矿(5%~15%)、碳酸盐(10%左右)、石英(少量),地表矿石中可见空洞。磁铁矿,他形-半自形粒状,d=0.04~0.021mm,常相互镶嵌构成块状体,...

《矿区地质特征》
答:3.含矿岩体地质特征 含矿层状辉石-辉长岩体在康定杂岩中呈巨大的捕虏体或残留体产出,呈NNE向展布,控制长度为3000m左右;出露宽度300~500m,向SE缓倾,倾角10°~20°(图2-2)。图2-2 石棉大河坝自然铂矿床地质图 1 —第四系洪冲积物;2—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白云质大理岩;3—震旦系下统...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