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黟县古城的简述概况

作者&投稿:博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七大古都及其简介~

七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镐京,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
西安历史悠久,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3] ,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2013年建成区面积75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78万,其中城镇人口659.1万人。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北京(Beij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
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开封是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为八朝古都。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与新乡隔黄河相望。
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杭州,简称杭,是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以风景秀丽著称。与苏州并称“苏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以西湖风景区最为著名,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的代表。
安阳,简称殷、邺,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北临邯郸,南接鹤壁、新乡。是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距今25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安阳出现了小南海文化。远古时期的颛顼、帝喾二帝葬于(今安阳市内黄县梁庄乡)。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一带),在此传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拓展资料:
早期周朝、汉朝至唐朝有东西两都之称,后来经过《两都赋》、《两京赋》的传播深入人心,即是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这是中国古代最流行的古都说法,包括正史、皇帝诏书、大臣奏章、文学研究都认同此说法。不过到了明朝的出现了南北两京,即南京应天府和北京顺天府,此说法流传也很广。
由于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元明定都北京顺天府,明朝嘉靖年间的陈建在《建都论》中说:“古今天下都会有四,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则皆不如洛阳。
夫建都之要,一形胜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长安虽据形势,而漕运艰难;汴居四方之中,而平夷无险,四面受敌。惟洛阳三善咸备。”从中可以看出在明朝关中、洛阳、开封和北京被陈建的《建都论》评为“古今天下四大都会”。
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著《历代宅京记》,其卷1卷2总序引举自伏羲至元代历代首都陪都凡46处,卷3至20列为专篇者凡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大名、开封、宋州、临安、临潢、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开平十七处。
这个名单一方面不限于首都,也包括了陪都;不单是信史时代,也包括了传说时代;另一方面则仅限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一系列正统王朝的都城,而于先秦列国、五胡十六国、五代时十国等中原分裂时代大小政权,自匈奴、鲜卑以来至后金、准噶尔等各边区民族政权的都城,多付阙如。
1920年代,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将中国著名古都成为“大古都”并将为几大古都的说法,并形成五大古都的说法: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
30年代,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但是并未被大众所接受。
1983年陈桥驿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将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众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
1988年由于谭其骧的鼎力推荐,安阳被认定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2010年9月,中国古都学会在大同召开年会并发表"大同宣言"认定大同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中国九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
按历史建都时间和建都政权数量来排名,则排名顺序为: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郑州

其实已经有答案了,在百度百科搜索 “北京城” ,就可以了。

横沟:原名“槐沟”,又称“淮渠”。为南北朝梁大通元年(529年),太常卿胡明星辞官归里后,捐资募工而建。渠水起自北郊柏山堨,从临漳门(北门)入城,流经北街、杏墩里、郭门后街至郭门右侧出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县周舜岳于城北修防洪堤,并将柏山堨和横沟整治加固。横沟水渠流入城内,其走向几乎与北街完全平行,因此有不少地段穿注于北街民居屋下,商家店内,为城区消防和居民浣涤提供充足水源。千年横沟穿城而过,成为以黟县县城一特色风貌。清黟人程学禧的《黟山竹枝词》云:“穿城一水是槐沟,开浚年年趁麦秋;人集街心携畚插,人归月下荷鉏头。”
莲花塘:位于县学山北麓,文庙棂门外,旧称明堂池,又称泮池;因夏日多有莲花盛开,故民众多称莲花塘。莲花塘占地近10亩,呈半月形,水深约2米,塘水清澈,游鱼可数。20世纪90年代,县碧阳实验小学修建操场,该塘被填平。
圣母池:位于东岳山北麓,原圣母庙前,清《黟县志》载:泉如白玉。相传民间发生偷窃等纠纷,密诉于神后,往池内投入一钱,事实则沉,事非则浮,心虚者甚惮之。其旧址曾掘得石刻,上刻有“鉴物是非多老实,别人真伪有神灵。”字句。
水井:建国以前,县城居民饮水,几乎全靠水井汲水。建国以后,直到1989年,县城居民应用井水人数仍占县城总人数的63.5%,所以县城内一直保留有多口古井。如胡公井、神仙井、薛公井、吴家古井、桂墩里三元井、杏墩里古井、县背岭古井、费家弄古井等。 沿街店铺:一般均为徽派传统的一楼一底建筑,楼下为店,楼上住人。大部店面排门,厚约4厘米。铺面敞开,一览无余。招牌悬于门额之上,或挑于门侧。店铺排门旁,开有五寸见方小窗,便于夜间销售小宗商品。也有店铺,正面完全等同民居样式:青石门坊、黑漆大门、砖雕门罩,只是店内不设天井,从大门上方开辟的硕大窗户采光。此类店铺已药店、布店为多。城中店铺不少是前店后坊,所以其建筑则为两进以上。有的大店家在建筑后进还辟有院落,便于骡马牲口运货进出。千年横沟自北门进入城中,多从北街东侧店铺下穿过,故北街东侧的店堂,多为活动木板铺就,既便于提水打扫卫生,又能便于万一火灾消防。
居民住宅:县城民居住宅是全县最主要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1985年普查,县城存留有明清民居建筑141幢。县城居民住宅多为二层楼房,前后双面坡屋顶,两侧参差马头墙,粉墙黛瓦,青石门坊,均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民居主要有“三间”、“四合”两类,厅堂居中,正对大门,卧室左右对称。因受地基限制或封建迷信影响等原因,大门也有开在侧面的。屋内置天井,用以通风采光,天井两侧视长度或建门斗、耳房、回廊。屋角圳旁,另建附属建筑或小庭院。
祠堂楼阁:建国前,黟县祠堂(俗称“厅厦”)楼阁广布城乡。清同治《黟县三志》记载,时全县各姓祠堂共有404幢。县城多姓聚居,祠堂不下数十幢。时程姓祠堂有桂林堂(老厅厦)、贯公厅(石狮厅厦)、彩公厅、继善堂、萃思堂、永思堂、叙仁堂(下程厅厦)等;余姓有种德堂、循公堂、纪公堂(世德堂)、心六公祠、余家祠堂、环山楼等;王姓有尊德堂、大经堂(上王厅厦)、积庆堂(下王厅厦)、怡和堂;舒姓有舒家祠堂、舒家厅厦;胡姓有胡家厅厦、旌义堂等;孙姓有孙家祠堂、孙家厅厦。还有方家厅厦、慎德堂(姚姓)、世德堂(姜姓)、撒家厅厦、光敬堂(俞姓)、光裕堂(汪姓)、一经堂(汤姓)、侯家祠堂、江氏宗祠、徐氏宗祠、尊让堂(吴姓)、韩家祠堂、许家祠堂、牲敬堂(谢家)、周家祠堂等。建国后,县城祠堂或年久失修而塌圮,或为单位社队占用而拆建改造。如今除环山楼、积庆堂、周家祠等祠堂外形基本完整外,其余已无一存。
民国以前,城区县衙东建有纪念唐代黟县令薛稷的薛公祠,后迁至县衙内;文庙内建有祀宋儒朱熹父亲朱松的韦斋祠,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崇圣祠,祀邑忠烈、正义、孝悌之士的忠义孝悌祠,祀于邑任职能孚信于民之宦的名宦祠,祀邑籍名宦乡贤的乡贤祠;在县考棚建有专为捐资修建考棚者设位刻石的彰善祠;在明昌门(南门)建有祀宋卢臣忠的褒宗祠;在城隍山建有节妇姓氏的节孝祠;还建有土地祠、圣母祠、善意祠等。县城内还建有不少楼阁,如县城考棚下首的鼓楼,县衙对面文庙东南角的魁星楼,县学山麓、莲花塘东首的文昌阁,北街与东街衔接处的张王阁(一称五侯阁,祀唐代张巡、许远、贾贲、南霁云、雷万春等五忠臣),朝阳门(东门)内的周王阁(祀周宣灵王),文庙内的尊经阁等。县城内还建有一些寺庙,如城隍山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的城隍庙,直街、郭门街、下东街交会处有明代天顺八年(1461年)修建的观音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麻田街重建的广安寺,以及关帝庙、龙王庙等。民国以后,城内楼阁寺庙年久石秀,逐年塌圮;建国后,县城扩建,街道拓宽,已经全部拆毁。 街道:县城道路网基本为自由格局,多数顺河流、地势而修建。建国前,县城街道狭窄,除北街、直街(县前街)稍宽外,其余街道宽仅2米左右。街道原为长条花岗岩石板铺面,因年久失修,坎坷不平。
20世纪60年代,旧城墙基本拆除殆尽,县城区域逐渐扩大。城东北的漳河两岸,原本无道路,后不少单位和民众在沿河两岸修建房屋,逐渐形成路道。1970年后,县城至碧山公路开通,城区路段命名为沿河西路,河东路段即为沿河东路。1971年1月,县政府成立城镇建设规划领导组及办公室,开始将北街、直街拓宽取直,同时除去上直街(北街口至县政府段,即鼓楼岭)石板路阶,形成6.35%的斜坡。1983年,拓宽工程结束,共拆除街道两侧房管部门公房58幢、面积约3599平方米,拓宽街道总长900米,平均宽度11米,总投资约100万元。是年,开始对城区部分街巷路面进行整修,至1985年,先后完成东街、西街、费家弄、桂墩里四条街巷路面整修工程。是年,县城主干道为三条:北街、直街、沿河西路。北街道长420米、宽12.4米,直街道长480米、宽9.17米,两街道均为水泥路面。沿河西路,长2120米、宽12米,为沥青路面。县城主要交通干道(过境公路)有翼然路和马道路。沿河东路、西街、东街、南街、东门路和郭门街,为三类道路,总长7880米。东街、西街、南街、郭门街仍保持石板路面。
1989年,拓宽沿河西路,建车站前马路护栏。1990年,修建直街西段(县政府至中城山庄),浇筑水泥路面2000平方米。1991年,直街改浇砼路面。1992年,开辟柯村路,道长570米、宽10米。1993年,完成翼然路拆迁拓宽工程。1994年,建尊师路,浇砼路面;同年,拓宽车站到粮食局路面,修建人行道5000平方米。1995年,建工厂路,浇砼路面320米。1998年,新修翠林路。
2002年,沿河东路浇砼路面,修建人行道300米。2003年,拓宽马道路的向阳桥至石油公司路段;同年,新建西递街、渔亭路。2004—2006年,先后完成新辟县城过境公路,改造入城南路、入城西路、翼然路等工程,城南新区路网雏形基本形成。至此,黟县县城主干道、交通干道、一般街道的总长度达到27.4公里、占地面积45.5万平方米,为建国初期约4000米的6.9倍。
桥梁:县城有漳河至北向南横贯而过,为贯通东西两岸,自古建有一些桥梁。向阳桥,又名东溪桥、小东门桥;通济桥,原名戊己桥,又名北门桥;九栋桥,位于柏山村北侧;长生亭桥,位于县城麻田街北。
还有东门桥,明代屏山人舒志道捐资兴建,原为石桥。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夏,山洪暴发,桥被冲毁。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舒志道后裔舒君谦捐资,改建木桥,取名永吉桥。桥址在大东门,俗称大东门桥。1978年,政府投资改建石墩水泥板桥,长40米,宽2米。小黑桥,即江柏山水泥桥。该桥往上行约50米处,原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初修建的小木桥,并油漆成黑色,人称之“小黑桥”。1973年,“6·21”洪水冲毁后仍建木桥。1980年,在其下游约50米处,修建钢筋砼结构桥,长60米,宽2.2米,小木桥随之拆除。该桥依然被人们称之“小黑桥”。2005年,修建宏村大道(碧阳镇过境线),新建桥梁2座。碧山天桥,位于县城过境线江柏山西,为1孔空心板桥,跨径10米、长22.04米、宽15米、高7米。漳河桥,位于县城过境线江柏山西,1孔拱桥,跨径30米、长60.13米、宽15.5米、高7米。
护堤:漳河横贯县城部分,东西两边自古建有防洪护堤驳岸。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每到汛期,常因洪水侵袭而导致坝溃岸塌。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漳河县城段河岸防护工程建设。1953年,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国家拨款0.7万元,动工修建县城东门与北门漳河护岸。1955年,国家拨专款0.813万元,同时组织县直机关干部与居民义务劳动,利用拆城墙石头砌建县城北门桥大操场护岸,全长270米。此后,1963年、1971年和1978年,国家先后三次共投资20万元,对漳河护岸进行大修,新建、加固自江柏山效上塍至城东南小东门桥的防洪堤岸,全长2400米,高3米。1991年7月4日、7日两次特大洪水,县城漳河护岸严重受毁;1992年,国家投资60万元,修复护岸672米。2002年,砌建两岸防浪墙各310米;2004年,砌建向阳桥下两岸防浪墙各150米。



《黟县古城简述概况》
答:黟县古城,历史悠久,城墙周长记载于宋《新安志》为“周二里三百五十步”,清乾隆《黟县志》则提到有六门,东为“吉阳”,西为“望仙”,南为“通闾”,北为“永宁”,东南为“桃源”,靠近县治的为“景星”。元代城门保持原貌,明清时期历经战乱与修缮。明成化年间,知县吴一贯重建了四门楼,其中楼...

《黟县古城的简述概况》
答:2004—2006年,先后完成新辟县城过境公路,改造入城南路、入城西路、翼然路等工程,城南新区路网雏形基本形成。至此,黟县县城主干道、交通干道、一般街道的总长度达到27.4公里、占地面积45.5万平方米,为建国初期约4000米的6.9倍。桥梁:县城有漳河至北向南横贯而过,为贯通东西两岸,自古建有一些桥梁。向阳桥,又名东溪桥...

《徽州黟县:黟县古城访古》
答:黟县,这座被称为“世外桃源、画里乡村”的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至秦代(公元前221年)。"黟"字源于黑与黑木,因座落于黟山,紧邻黄山之南,而得此名。这里珍藏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拥有1590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包括西递、宏村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的耀眼光...

《黟怎么读什么意思》
答:黟县古城介绍如下:黟县古城位于安徽中南部,黟县盆地中央,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始于东汉、形于宋元、盛于明清,已有2000余年历史。1989年跻身安徽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黟县古城街区、麻田街区、郭门后街街区被评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黟县古城的选址介绍如下:黟县古城选址与布局以...

《黟县古城古城现状》
答:黟县古城,旧称“县街”,以其古建筑闻名遐迩。宋代筑城时,古城设有六座城门,历经明朝成化、嘉靖年间,城门数有所调整,最终在民国时期又恢复到六座。古城的城垣周长达到3600米,城墙高6.6米,厚度为4米。然而,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县城的扩建,城墙逐渐被拆除,只留下部分历史遗迹。其中,南宋的通济...

《黟县古城历史变革》
答:进入宋朝,黟县县城迁至漳水之畔,虽然缺乏详细的文献记载,但古城遗留的遗迹如宋柏、戊己桥、薛公井和三元井,都见证了它至少千年的历史变迁。这些古迹的存在,使得黟县古城的历史线索得以延伸。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黟县古城经历了显著的现代化进程。城区规模扩大,主要街道经过改造拓宽,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

《黟县古城地理位置》
答:黟县古城,位于现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其行政中心设立在碧阳镇。这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宋代以来,一直作为黟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核心,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变迁。如今,它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彰显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黟县古城地理位置优越,东临东岳山,山势峻峭,...

《黟县古城的介绍》
答:黟县古城,今黟县县城,设碧阳镇。背倚东岳山,滨临漳河水,四周群山环抱,清溪回流,风光毓秀。该城旧称“县街”,古建筑闻名遐迩。黄山旧名黟山,县因山而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天下,废分封,行郡县,置黟(黝)县。

《黟县古城的古城现状》
答:黟县古城旧称“县街”,古建筑闻名遐迩。宋筑城时,设有六座城门,明成化年间改建四门,嘉靖年间增至五门,直至民国,复为六门。城垣周长3600米,城高6.6米,厚4米。建国后,由于县城扩建,城墙逐渐拆除。县城尚保护有始建于南宋的通济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程氏宅,以及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碧阳书院...

《黟县古城的历史变革》
答:城区不断扩大,中心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根据1982年以来制定的城建规划,今后黟县县城既要保持历史文化古城的古朴、典雅的特色、又要建设得具有现代文明、昌盛的风貌。黟县古城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古老的县之一,故有“古黟”和“世外桃源”之称。1989年列为安徽省第...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