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请结合近代前期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分析造成这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的原因 "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蓬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被世上称为"奇异的悲歌"的近代中国有哪些奇耻大辱?~

近代中国二百年,是中华民族惨遭外族入侵,蒙受深重苦难和奇耻大辱的百年。自鸦片战争以来至民国时期,晚清政府的奴颜婢膝,北洋军阀的卖国求荣,民国政府的懦弱无能,苟且偷生,无不令到近代中国蒙受百年之耻。仅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就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各种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首都沦陷、圆明园被烧毁、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社会动荡,兵连祸结,盗贼蜂起,割据一方,饱受封建教条毒害的民众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华夏大地究可哀。

  “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指的是:
  中国近代前期清政府不顾当时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势,安于现状,以天朝大国自居;对外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而不自知。而当时的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正积极向外扩张,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在这场一方誓死闭关锁国,另一方决计破开中国大门的决斗中(主要指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外国侵略者的侵华战争),双方综合国力悬殊,就好像对比着的上下联。战争未开,就胜败已知。所以说“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本段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原文是: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文中提到的“大帝国”是指中国清朝。

陈腐世界指的是当时的落后的中国,不单只清朝,应包括近代时的整个中国."陈腐世界"在抗外来殖民侵略中表现出民族精神,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表现出来的是"道义"的精神

"现代社会代表"就要指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殖民者.侵略中国为的仅是获取原料产地及市场

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先进阶级理应充当推动者的角色,落后阶级自然成为阻力.在当时中国,先进阶级应该摧毁落后的社会,帮助中国建立近代化政权.然而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初期阶段),先进阶级即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扮演的却是破坏者的角色,迫使当时落后阶级(农民,地主)进行现代化的探索.
这就是"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所在

《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

《结合时代背景,叙述近代文化前期和后期的不同》
答:前期是地主阶级和的运动,后期是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运动。中国近现代技术文化观念的演变,是在中西文化交融和冲突的时代背景上进行的.中国传统的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技术文化观念,在西方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 文化观念冲击下,逐渐失去明显的主导地位,但却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继续发挥影响,制约着中国...

《列举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时间、代表人物、性质和意义》
答: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

《分析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包括内容,代表人物和总体趋势》
答: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特点 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阶段特征)①第一阶段:自雅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0多年 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探索西学的热点...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①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的一面。②...

《中国近代早期国家出路的探索极其思考》
答: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这都是近代早期的。

《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抗争和探索(从背景,活动,内容,以及对它的评价来...》
答:林则徐在领导禁烟斗争的同时,搜集和研究外国情况,组织人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等情况。在这部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860年的“内忧外患”的形势极大地...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

《...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占国民...》
答:(1)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2)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或迅速发展)。 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