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供热专家石兆玉逝世 享年多少?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好不好?

作者&投稿:呈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华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校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清华有着在首届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名列榜首的研究生院,有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清华教育资源的继续教育学院。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医学院等13个学院共53个系,逐步成为当代中国一所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水清木华95载,清华蕴含着独特的精神魅力。这里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有着良好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77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正高级职务1304人,在职博士生指导教师851人,副高级职务1829人。他们正在以自身的学科优势同世界学术界对话,担当着“科教兴国”的重任。 清华大学所传承的是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她共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治国之才。清华大学一直是全国最优秀考生心向往之的所在,目前,清华在校全日制学生32152名,其中本科生13709名,硕士生13446名,博士生4997名。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挺好的。这样的学校有用,只是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不同的学习方法,颁发的证书是有用的。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团队,致力于成为继续教育领域的专家、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推广者。学院专设教学委员会,并设有北方培训中心(部委培训中心)、长三角培训中心、中部培训中心、西部培训中心。
东南培训中心、中央企业培训中心、公开招生项目中心、国际教育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9个业务中心,特设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研究院、公益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港澳台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校内服务和培训办公室等。


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目前是清华大学专职开展继续教育的实体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教席也设在学院。
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牢牢抓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依托清华杰出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大力推进融合式教学,探寻内涵式发展道路。
以上内容参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供热专家石兆玉老师,于2018年1月26日上午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中午12点30分不幸逝世,享年80岁。

石兆玉教授简介
196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供热、空调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建工系、热能系、建筑学院任教。曾担任国家建设部供热专家组成员,国家建设部供热测试中心技术顾问,中国城市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图论与系统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水、气、热工程)技术顾问。

长期从事供热、空调、太阳能学科方面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与控制》(1994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流体网络分析与综合》(清华大学校内教材,1993年8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和《暖通空调》、《电子学报》、《区域供热》、《供热与制冷》等杂志上共发表近50余篇论文。曾荣获教育部、北京市、解放军等四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供热空调工程的研究领域里,主要贡献有:利用图论、网络理论更新了供热、空调系统的水力工况、热力工况的计算方法,为多热源(冷源)、多泵、多种负荷的环网系统的工况计算提供了可能;对我国在供热行业里长期推行的“大流量、小温差”落后的运行方式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利弊分析,从而使我国克服供热、空调系统粗放型运行方式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供热、空调水系统的运行调节中,提出了“模拟分析初调节法”和“简易快速初调节法”,为改善供热供冷效果,提高系统节能水平提供了可行的措施;在供热、空调行业里,首次应用“遗传算法”进行系统优化研究,为优化设计开辟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供热专家石兆玉逝世 享年多少?》
答: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供热专家石兆玉老师,于2018年1月26日上午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中午12点30分不幸逝世,享年80岁。石兆玉教授简介196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供热、空调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建工系、热能系、建筑学院任教。曾担任国家建设部供热专家组成员,国家建设部供热测试中心技术顾...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