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隐贤镇的教育服务

作者&投稿:封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该为谁服务?~

我搞了一辈子教育有很深的教育情结。退休后仍很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常读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读后难免产生一些随想,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写出来供众网友分享,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近读中国教育报“教育的本源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文章。作者陶西平是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联合国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主席。文章言简意赅,水平很高。一篇短文竟然将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脉络,概括得一清二楚,着实令人信服。该文概括了建国以来教育的几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后废除旧教育制度建立了民主、人民教育制度。第二次是58年,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政治功能被强化。第三次是文革时期,更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将教育明确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政治工具。第四次大的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五次大的变革是党的十六前后,出现了“教育不仅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观点。我们用了近半个世纪,重新回到“教育的本源就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个根本。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关于这一点,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些年就说了:“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先生讲的是大白话,又是大实话。既好懂,又透彻,把教育的本源就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讲透了。在我们那一辈人学习和生活的年代,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工作者,也都将教育当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教育成了政治运动的阵地,教育的根本性质被扭曲了,现在也该正本清源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有“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把教育“以人为本”的本源讲得既透彻又全面,通俗易懂,简单明确。少了些政治和学术味,又多了些人性味。所谓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它的核心是学会思考(学会思维的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学会做事是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学会共同生活是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要培养责任感和生存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本意是重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即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四大素质。其本质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致的。只可惜贯彻实施不力,很难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写到这里,联想到今天,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谁服务呢?是为政治?为经济社会?还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我看都不像。我看,我们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升学服务;高等教育(特别是中、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就业服务。虽然我们从未见诸于文字,但种种现象可以证明这点。人们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大体也是以“升学率”和“就业率”论成败。爱因斯坦将大学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工具制造型。教给学生技能,让他们成为实用的“工具”;另一种是人格提升型。把学习看成完善人格的高尚事业,培养出“和谐的人”,能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希望我们的教育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我非教育理论专家,也非政治家,更非学者。不可能更多地从理论、学术和政治高度去条分析剖逐条地阐述和论证,只能根据多年从事教育的感性认识,发表一点点个人的管见。

我们必须明白,教育服务是不能等同于商业服务的。在商业服务中,顾客就是上帝。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必须让消费者感到满意,觉得物有所值,这样消费者才会购买他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商家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迎合消费者的趣味或意愿,否则就会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其商业经营就无法维持下去。教育服务不是这样,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不可能完全按照“教育消费者”的要求去办学,不可能完全按照学生或家长的意愿去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因为教育服务和商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有根本的差别。商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利润,教育服务的终极目标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我不赞成“学生就是上帝”或者“家长就是上帝”的说法。因为上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在上帝面前是不能挺直身子而必须匍匐在地的。如果学生和家长都成了上帝,教师想“不跪着教书”行吗?你不得看着学生和家长的脸色行事吗?如果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赚钱,那当然可以不顾及教育方针,不考虑学生的成长,不在乎教育规律,只要家长给学校交钱,学校就按照其要求给学生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可那样的教育还是教育吗?如果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当学生或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时,学校将如何对待?学校能够拒绝吗?能拒绝的话,家长和学生还是“上帝”吗?如果不拒绝,学校的办学目标怎样实现?实际上,不同行业的服务是有不同的内在含义和不同的客观要求的,不能简单类比。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执政为民,按照毛泽东主席的说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也是特定的。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舒适、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不仅仅是创设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还包括对全体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全体公民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而努力,还包括制定政策和法律,限制一些公民的妨碍和谐社会构建的行为以及打击和惩治犯罪,制约公民人性中潜藏的邪恶……如此之类,都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我们不能说警察的工作不是为人民服务,不能说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不是为人民服务,但是,他们的服务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客观要求。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也有其内在的特定含义和客观要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服务,它不仅仅只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功能,还有重要的、有目的的、系统而全面的育人功能,还有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还有选择、传承、创新、延续人类文明的文化功能,等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决定了教育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运行,必须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来运行,而不是简单地听命于学生和学生家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学校在对“教育就是服务”的内在含义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情况下,迷失了办学的方向。由于对“教育就是服务”的简单化理解,学校的育人功能弱化了,教师变成了教书匠,学生花钱买知识,学校里只有教书没有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自由散漫、目无法纪,极度自我膨胀,校园内辱师事件甚至是违法事件不断发生。在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师生关系严重扭曲,学校得小心翼翼地看着学生和家长的脸色行事。有时为了满足个别家长的无理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得不把教育方针、教育规律等抛在一旁。在扭曲的师生关系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都难以顺利完成,何谈教书育人,何谈为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在“教育就是服务”的大旗下,有些学校从教师到学生都变得实用至上、金钱至上。因材施教变成了因钱施教,有钱赞助便可进好学校、好班级,住好寝室。学生只要能考上大学,学校就是对其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其他便都不重要了。为了让被服务的“上帝”满意,让他们能更多地享受他们认为实用的、重要的服务(如高考科目的补课),很多学校便公然删去了国家规定的社会实践、音乐美术等教育内容;还有些高中甚至不惜在高一年级就将学生文理分科,会考成绩公开造假。这种“教育服务”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对“教育就是服务”这个论断应该有个明确的界定。我们应该强调:教育虽然是一种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服务,它有独特的价值追求,有特殊的内在规律,学校和教师必须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霍邱县彭塔隐贤中心学校始建于1975年,原名彭塔乡初级中学,位于左单路西侧,多年来,历经彭塔中心校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自中心成立以来,年年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中职招生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被市教育局授予“家长学校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基地”、“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后勤社会化工作,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校园荣誉
隐贤中学先后获得了“彭塔乡教育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霍邱县中职招生先进单位”、“霍邱县办学水平先进单位”、“县级示范初中”等等荣誉
学校光荣历史
2008年中考,隐贤中学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有五门学科平均分名列全县前十名,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录取省市示范高中;2009年,隐贤中学更是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百二十人参加中考,录取六安一中一人,其他省市示范高中的录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综合排名为全县第六名,七个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全县前十名;2010年更是辉煌:2010年中考,综合排名全县第二名,七门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全县前十名,600百分以上学生比例位居全县前十名!
在全县教学质量抽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09年春学期抽考综合排名全县第五名;09年秋学期抽考综合排名全县第四名;2010年春学期抽考综合排名全县第二名!
中小学校
霍邱县隐贤初级中学
霍邱县彭塔初级中学
隐贤镇隐北小学
隐贤镇隐贤小学
彭塔乡东滩小学
彭塔乡志力学校
彭塔乡第二小学



《隐贤镇的教育服务》
答:校园荣誉隐贤中学先后获得了“彭塔乡教育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霍邱县中职招生先进单位”、“霍邱县办学水平先进单位”、“县级示范初中”等等荣誉学校光荣历史2008年中考,隐贤中学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有五门学科平均分名列全县前十名,有百分之...

《溺水的案例》
答:2011年据初步了解,当日中午,12名学生午饭后相邀来到位于寿县隐贤镇青龙村尤台组老淠河段浅水区玩耍,其中一名学生不慎落水,其他几名学生在相救中由于力薄加之缺乏施救常识,5名学生又滑入深水区,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地离所在学校有2公里,离附近村庄也较远,人烟稀少,又属采砂区,深潭相连,小学生们不识水性,所以发生...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