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作者&投稿:习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生语文如何提高成绩_一个妈妈是这样教育她的孩子的~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 维 唯32已、33矣、34犹、35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今译为: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例释: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先进》

3>多么(参见P3)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 《孔雀东南飞》 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 今译为:喝斥、谴责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

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 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 《论语》

7>表肯定 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 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 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战国策》

(3)介词 相当“于” 今译为:在、对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 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 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无义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 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今译为:岂、难道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今译为:将、将要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3)连词 1>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吕氏春秋》

2>表选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答: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1、而:多用作连词,表示并列、转折、修饰等关系。2、何:常用来询问原因、目的等,或表示反问。3、乎: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等语气。4、乃:常用于强调,表示就是、才等意思。5、其:多用来代指人、事、物等。6、且:表示并列、递进等关系,有时也用来表示...

《文言文18虚词用法与举例》
答:2. 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答: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而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翻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

《文言文的十八个虚词》
答:2010-11-06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401 2017-12-02 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是什么? 3 2013-11-14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八个虚词是哪十八个? 2012-06-01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418 2013-10-05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2011-07-03 文言文中的十八个虚词是那些啊...

《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
答:2013-11-14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八个虚词是哪十八个? 1 2013-10-05 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 6 2013-10-05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14 2009-07-12 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59 2017-12-02 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 6 201...

《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答: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其用法和意义如下: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答:2013-09-11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40 2012-06-01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428 2013-09-04 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解释,意思 6 2017-12-02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35 2012-08-26 高中的18个主要文言虚词是哪18个 2015-10-25 高中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具...

《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解释,意思》
答: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解释,意思 要简单,最好不要一个字后面跟着一大堆解释,精炼要,要往作业上抄的额~~... 要简单,最好不要一个字后面跟着一大堆解释,精炼要,要往作业上抄的额~~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匿名用户 2013-08-21 展开全部 1.【而】 (一)用作连词。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答: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下:一、之 意义:“之”作文言虚词时,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调整音节的意义。用法:作结构助词时,“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音节助词时,“之”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二、以 意义:“以”作文言虚词时,表示行为动作的原因、...

《文言文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
答:文言文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文实词如下: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