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

作者&投稿:王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

(1)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答出其3个给6分)(2)新文化运动。(2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每点1分,共5分)(3)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2分)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2分)(只要言之成理,同等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本题围绕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主题命题。仔细审题可以看出主要回答的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对整个向西方学习过程的认识。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和课本有机结合起来回答问题。

D 试题分析: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鸦片战争后,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并且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康、梁、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反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几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点评:本考点还可以考查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及评价的理解: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新思潮的萌发、、维新变法思潮、民主革命思潮(3分)。
(2)新文化运动(2分)。
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2分)
影响: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2分)
(3)由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3分)

《梁启超1922年在( ) 一文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答: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
答: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据材料中的“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后,“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人们的思想守旧表示不满,故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C项《新青年》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
答:C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的“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后,“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 决计不可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表示不满,故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的进一步的解放。故选C。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重点说的是新...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
答: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2分)影响: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2分)(3)由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3分)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第一题,由“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可知是中国发起“师夷长技以...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
答: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康、梁、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反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几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所以正确答案...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
答:B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从时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判断是新文化运动,从“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

《请问在梁启超的<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梁将这50年分为 哪三期,有时...》
答:在梁启超的《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一书中,他将晚清至民国的五十年(1895年-1945年)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1895年至1911年,这一时期以甲午战败为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梁启超在这一阶段中,观察到了洋务运动的兴起、戊戌变法的尝试以及辛亥革命的爆发,这些历史事件共同塑造了...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
答: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里“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事件是指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这句话是...

《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是有什么代表性的...》
答: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

《...知识回答问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
答:(2)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属于“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的人物。(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点评: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如①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化的转变;②反帝反封建与求民主解放同步...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