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结局有多窝囊?

作者&投稿:申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亡国之君的一生,往往会被贴上“可悲”甚至是“窝囊”的标签。

比如被嘲弄成“扶不起阿斗”的刘禅,再比如周的末代天子周赧王。

有些时候真的不得不服命运,生在离衰败只有一步之遥的帝王家,末代君王该做怎样的“挣扎”才能拯救自己的“子民”、甚至是自己的“国家”呢?

于颜小二看来,当年刘禅的“乐不思蜀”,更多是他审时度势后“大智若愚”,他以阿斗之骂名,留蜀国旧臣、旧人、包括自己最后一丝安宁。

而周赧王在历史上留下“债台高筑”等事迹,则是他维护“周”最后奋力一搏的证明。

有人笑周赧王伐秦不成,反而“债台高筑”,最后投降亡国,于劳苦奔走的疲累中死去,觉得这是一件极其窝囊的事情。

但于颜小二看来,周赧王的结局,或许从他在那个时代继承王位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

但是作为一个王,他放下身段做过最后挣扎,也衡量利弊作出最大“妥协”。

所以,周赧王的晚年,不能用“窝囊”二字定义,更多应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和生不逢时的不幸。

1、周赧王的挣扎:债台高筑

要说周赧王为何在后世被人贴上“窝囊”的标签,可能与“债台高筑”这个典故有关。

据记载,周赧王作为周的第37任君主,那时的周已经“奄奄一息”,周天子缺乏土地、资源,也没有号令诸侯国的“威信力”。

“名存实亡”的态势只差捅破“窗户纸”。

而在那时,对于周赧王,或者其他诸侯国来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强敌,那就是“秦”。

在秦王稷的带领下,秦向外扩张的势头十分凶猛,震慑天下。

周赧王于此倍感忧虑。

楚国为了遏制秦国,便以周赧王的名义号令各国协助伐秦。

而周赧王这边则顺水推舟,想借此机会集结各国大军灭灭秦国威风。

当时无论是资源还是兵力都十分匮乏的周赧王为了促成联军伐秦事宜,准备的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并向境内的富户以“借劵”的形式筹到粮草、物资,然后和六国约定带领大军在伊阙会合。

结果到了约定那天,只有楚国和燕国派来了军队,加上周赧王的军队只有几万人,而秦人善战本就名声在外,同时秦军有几十万人,这种战役打下去无异以卵击石。

由于其他诸侯国的失约,周赧王这场仗“不战而败”,而周赧王借用“物资”发放的债券,则无法偿还。

于此,无法面对“债主”,周赧王只好去宫中一个高台躲避,历史上便留下“债台高筑”一说。

经此一事,秦王稷则不打算放过“西周”,逼得周赧王“投降”,并拿走了周赧王的土地、人口,还拿走了象征周王室王权的“九鼎”,空挂一个名头。

毫无疑问,此举伤害性极大,侮辱性极强。

而晚年的周赧王,关于他的死法是有争议的,有说寿终正寝,但是更多是说他因为年老于奔波中死去。

2、“债台高筑”的周赧王真的“窝囊”吗?

作为一个王来说,打仗的物资都是借的,结果还“不战而败”。战败之后,找百姓富户借的“物资”还不能归还,只能在羞愧中于高台躲避。

确实听起来挺“揪心”的。

各位听起周赧王“债台高筑”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比较“窝囊”?明白除了楚和燕以外其他诸侯国为何不出兵的原因之一,或许就能明白,周赧王更多是“不幸”。

周赧王的“债台高筑”,源于他的“孤注一掷”的冒险,而这冒险,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他看上去窝囊,不过是因为他败了而已。

我们知道,周赧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确实太差了。

土地、资源、威信等等还不如当时的诸侯国。

楚国鼓捣六国联军攻打秦国,不过是利用周赧王名义上的“天子”身份而已,这一点我们知道,当了这么些年的王,周赧王能够不知道?

而周赧王如果此时不借此机会一搏,被秦国吞并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还不容自己反抗。

如果周赧王能够集结六国军队,那么面对秦国几十万虎狼之军,尚有胜算。

或者这么说,这次楚国煽动的联军伐秦,是周赧王的最后一次“翻身”机会。

赢了,周王室或许还能比当前境况更好些。

输了,将万劫不复。

而秦那些年大举扩张土地,与其他诸侯国各有“结怨”,联军伐秦,其他诸侯国未必不愿。

只是周赧王可能在一个地方失算了,这也是促成周赧王“债台高筑”的核心要点:那就是用“借劵”筹集物资,这让其它诸侯国看清“周天子”的实力。

周赧王如此弱,各有算盘的诸侯国不愿出兵,这也不是不能理解。

也就是说,周赧王联军伐秦是需要勇气的“釜底抽薪”之举,不能说是“窝囊”。

若真的“窝囊”,大抵会畏惧秦军虎狼之名,继而避而远之。

而“债台高筑”以及在得罪秦王稷之后,被夺取土地、人口和九鼎,则是周赧王“釜底抽薪”失败后的“代价”。

而这个“代价”,他也踏踏实实承受了。

3、他或许只是不幸和无力

写在最后,颜小二想说,当年周赧王这个境况,即便是把秦王稷放在周赧王的位置或许都“无力回天”,而在秦国如此强大,面对心怀异性的其它诸侯国,还能顺水推舟、孤注一掷、釜底抽薪去张罗伐秦事宜,这不是一个窝囊君主会做出来的事。


或许,历史上的周赧王,只是不幸、无力罢了。

各位怎么看?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历史大剧《大秦赋》其中涉及到周王朝覆亡前后的史实,颇有戏剧性,也让观众颇为感慨。那么,作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声)王姬延是如何把王朝带向绝路的?他在亡国前都遭遇过哪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最终归宿又如何?

姬延是周朝第41位天子,慎靓王姬定之子,周慎靓王六年(前315年)登上王位。自周平王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始,周朝的国势便日渐衰微,由王室直辖的领地(即“王畿”)不断缩水,最终只剩下洛邑及其周围三四十座城邑,人口仅有3万多,还比不上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



令人惊诧的是,就连这块“弹丸之地”,早在周赧王即位之前,也已经被分裂为西周、东周两个互相敌对的公国,虽然名义上接受天子的管理,但实际上却经常各行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实际上成了一个空有名号却没有土地、人口的“寄居者”,起初住在东周,后在秦国的威逼下搬到西周,也即王城洛邑

不仅如此,早在周平王开始,诸侯们便开始看轻王室,而周桓王甚至被郑国将领祝聃射伤肩膀,更被视为王室权威坠地的标志。等到周赧王时代,诸侯们只有出于争霸的需要,才会临时打出“尊奉王室”的旗号,而等到争霸战争结束后,便马上对他不闻不问,就连象征性的贡品也都不上缴,每每让赧王气郁难平


虽然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且不受诸侯们的待见,但周赧王却努力维持着作为天子的尊严,虽然这种努力看上去是那样的苍白可笑。然而,秦国的快速崛起、加快兼并山东诸国的现实,让周赧王大受刺激,他非常担心秦国早晚会推翻周朝,而自己虽非暴虐之君,却要背负上亡国君的骂名,这是他绝对不能忍受的结局

周赧王既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便开始积极联络其他诸侯,意在共同讨伐秦国、重树王室权威。然而由于山东诸国之间矛盾重重,加之对周赧王的真实意图充满疑虑,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由王室领导联合伐秦一事不感冒。直到长平之战(前260年)后,秦国的凶残和强大的武力才让山东各诸侯因恐惧而清醒,最终同意周赧王的计划。



在得知诸侯们都对伐秦计划感兴趣的消息后,周赧王大喜过望,赶紧任命西周文公姬咎为讨秦联军统帅,并招募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赶赴前线。然而,由于王室财政拮据,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财来购置武器和粮饷,迫使周赧王不得不向洛邑城中的豪商富贾借贷,并允诺一旦大军得胜回朝,便会用战利品加倍偿还

既然有天子的信誉作为担保,因此豪商富贾纷纷慷慨解囊,军费短缺问题由此迎刃而解。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姬咎率领周军赶赴伊阙,并催促其他六国派军队来会合。但让赧王大失所望的是,除楚、燕两国合计派了数万兵力参战外,其他四国因为害怕得罪秦国,竟然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


姬咎深知凭数万军队讨伐拥兵数十万的秦国,无异于以卵击石,恐怕还没到函谷关就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因此,姬咎只好解散讨秦联军,然后率领周军灰心丧气的返回洛邑。周军既然无功而返,周赧王自然无法兑现用战利品还债的承诺,而债主们在得知投资“打水漂”后,心中的气愤可想而知

由于商人阶层在周朝的势力很强大,加之周天子并没有后世帝王那样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因此债主们并没有选择隐忍,而是从早到晚都聚集在宫门外,手中挥舞着债券向天子讨债,场面甚是滑稽、热闹。对此,周赧王羞愧万分,为了免受债主们无休止的骚扰,干脆跑到宫中的一个高台上躲清闲

在高台之上,周赧王愁绪万千,既懊悔自己当初的决策轻率,又担心秦国不会放过他,因此羞愤、恐惧交加,身旁无人之际难免会暗自垂泪,堂堂周天子竟然落魄如此,堪称千古奇闻。至于堵在宫门口的债主们,同样又气又恨,便将这个高台称为“逃债台”,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典故来源。



周赧王的伐秦计划虽然半途而废,但却惹恼了秦昭襄王,后者随即派大将嬴摎率军伐周。周赧王自知难以抵御,便派姬咎入秦谢罪,称“自愿”献出九鼎、城池和人民,以此来换取自己的性命,并得到秦昭襄王的同意。同年(前256年),81岁的周赧王因羞愧而驾崩,立国800余年的周朝灭亡。7年后(前249年),秦庄襄王派丞相吕不韦攻灭东周公国,原王畿的全部土地均被秦国占领。



说到周王朝,相信大家应当都十分熟悉吧!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百年的早期王朝,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奇故事,其中的许多英雄人物至今仍然广受大家的尊敬与崇拜。而今天,小编却要向大家介绍一位"窝囊"无比的周天子——周赧王。他虽说不像周幽王那么昏庸,但是却饱受时人的冷眼与轻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析一番吧!



"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根据这段史籍的记载,这周赧王也真是生不逢时。在周王朝苟延残喘之时,才得以继承天子之位。而此时,周王朝的处境可谓是十分危险的,原本偌大的王畿之地也因前代天子的数次分封而不断被侵蚀。就连原本统一的政府都被分裂开来,形成"东西周分治"的尴尬局面。



在内忧重重的同时,周王朝的外患也是连绵不断。自从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的微信便一落千丈。在春秋时期,天下诸侯基本都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不过当时的诸侯国都还算谨慎,每次称霸之时大多都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那时的周天子在诸侯眼里还算有几分薄面。但到了战国时期,这局势就大有不同了。



战国七雄们此时早已跟周王室撕破了脸皮,可由于王室实力衰微,高坐朝堂的周天子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得乖乖地匍匐在"七雄"的脚下瑟瑟发抖。其他小诸侯国见王室已经衰落到这种地步了,更加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甚至还时不时去天子那"打打秋风"。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周赧王自然没有任何微信可言,他也因此成为了周王朝史上最窝囊的一位天子。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周赧王本寓居于东周公国中,但当时的秦武王早已有了"问鼎"之心。于是他便派遣自己的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马前往东周,以试探天子的反应。令他没想到的是,樗里疾遭到了周赧王的严词拒绝,这着实让秦国丢尽了面子。樗里疾心想:你让我丢脸,我也不能让你好过。于是便一怒之下将周赧王赶出了东周,周赧王便只得灰溜溜地率领着王室前往西周避难。此时的周天子,在诸侯的玩弄之下宛如丧家之犬一般,颜面尽失。



而周赧王的另一件被史学家们"大书特书"之事,相信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在长平之战后,秦国之势早已锐不可当。眼看着强大的秦国就要对自己下手了,周赧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此时的他早已落魄至极,手里又没钱又没兵,拿什么和秦国抗衡呢?迫于无奈之下,周赧王只得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向城里的富人家借钱。其实周赧王的理想很丰满,他妄想着在打败秦军之后,用战利品来偿还这些债务。可是,毕竟现实是很骨感的,匆匆拼凑起来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是秦国虎狼之师的对手呢?战败之后,债主们天天逼着周赧王还债,迫于无奈之下,他只得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现在常说的"债台高筑"这一成语,便是由此而来。



"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稽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在这件事情没过多久之后,周赧王就去世了,而大周王室也因此彻底湮灭在了历史的浪潮之中。其实,周赧王的悲惨经历,也是因时势而生,如此窝囊地度过一生,周赧王要怪也只得怪自己生不逢时了。



夏桀商纣,汉献帝刘后主这些末代之君大家都很清楚。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中国历史最长寿王朝——周朝的末代之君周赧王也被大家所熟悉。


周赧王名姬延,周文王、周武王之后,绝对的根正苗红,东周的第 25 代国君,周朝的末代之君。周赧王名气不大,但其却创造了一个记录——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长达 59 年,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排得上号的。

周赧王在位 59 年,刘后主在位 40 年,汉献帝在位 31 年,崇祯帝干了 17 年,隋炀帝也干了 14 年,亡国之君在位时间可不一定短哦。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进入东周时代以后,周王氏的实力和影响力江河日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天子虽是一个摆设,诸侯多少还会给点面子。周天子就如同看门老大爷,大家伙进出都会微笑点头打个招呼。进入战国以后,诸侯国觉得周天子这个摆设似乎也有些多余,有些碍眼。毕竟现在都是扫码进出门的智能时代,看门老大爷也该退休了。

(战国形势图)

周赧王正处于战国末期,诸侯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更要命的是,周赧王时,周王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土地,其境遇可想而知。当然这与周赧王无关,还得从他的先祖说起。

公元前 441 年,周考王继位,这一年发生了一连串大事,老周王去世时有四个儿子,老大继位,被老二杀死,老二继位,老三又把老二干掉,这个老三就是周考王。但他还有一个弟弟,为了避免前面的事情重演,他决定把这个小弟给分封出去。此时周王室早已不是家大业大,好比仅有的两间破茅草屋,分封给了兄弟一间,史称西周公国。此时周王氏好歹还剩一间茅草屋,赖以度日。

公元前 367 年,也就是周赧王的爷爷周显王时期,西周公国发生了内部斗争,在韩魏两位大哥的调停下,周显王不得不将自己仅有的一间破茅草屋分封给了公子根,史称东周公国。此时,周王室依然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周朝自开国实行大分封,到周显王时,总算将最后一寸土地也终于分封了出去,爷爷周显王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家底儿,周赧王自然也只能两袖清风。

周赧王于是寄居在东周国中,普天之下,没有一寸是王土。这时西边的秦国出现了一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秦武王嬴荡,此人力气太大,派人向周赧王要求试举九鼎。九鼎是镇国重器,周赧王虽然没实力,但是有骨气,严词拒绝。秦武王很生气,派军将周赧王从东周赶了出来,周赧王不得已只得搬家,灰溜溜的躲到西周公国去。秦武王没能举到周朝的九鼎,后来他在自己的地盘上举鼎,不幸砸伤自己,不治身亡。

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随着在位时间越来越长,周王室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公元前 256 年,已然 80 岁的周赧王决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再搏一把,试图重现先祖文王武王时的风采。

这时南方的楚国为了限制秦国,向周赧王伸出了橄榄枝,于是周赧王联合山东六国,合兵伐秦。周赧王虽然已经迟暮,但想着这一战若能成功,不由得也十分激动。周赧王便招募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但问题是周王室没钱,没有军械和粮草。

(周赧王的逃债台)

迫不得已,为了干成这一大事,周赧王向当地富户借高利贷并写下字据,承诺事成之后用战利品来偿还。筹集了这一批资金,置办了一些武器和粮草,没想到最后仅有楚国和燕国派了几万军队,其他四国慑于秦国威势,不敢出兵。周赧王看着手下的几万兵士,而对面的秦军却达数十万,于是联军不战而退。

仗没打赢,战利品自然没有,周赧王没钱还债。当地富户便拥堵到王室宫门前,大肆喧哗讨要债款,周赧王不得已躲到宫后的一座高台上,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的由来。

一国之君没钱还债,已然够凄惨的了,不过更惨的还在后面,秦国人岂能善罢甘休?趁势灭掉了西周公国,80 岁的周赧王也被俘往秦国!废掉王号,不久去世。

一般认为,公元前 256 年西周公国的灭亡,表明八百年周朝的结束,其实还有一个东周公国尚存。几年后,东周公国也想干一票大的,最终惹怒了秦国。公元前 249 年,中国第一风险投资家吕不韦率十万秦军攻灭东周公国,周朝彻底结束。国,周朝,彻底败亡。

秦朝的强悍,不仅在于其吞并了山东六国,还彻底摧毁了八百年周朝,它是山东六国和周朝共同的终结者。



姬延是周朝第41位天子,慎靓王姬定之子,周慎靓王登上王位。自周平王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始,周朝的国势便日渐衰微,由王室直辖的领地(即“王畿”)不断缩水,最终只剩下洛邑及其周围三四十座城邑,人口仅有3万多,还比不上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

在内忧重重的同时,周王朝的外患也是连绵不断。自从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的微信便一落千丈。在春秋时期,天下诸侯基本都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不过当时的诸侯国都还算谨慎,每次称霸之时大多都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那时的周天子在诸侯眼里还算有几分薄面。但到了战国时期,这局势就大有不同了。

战国七雄们此时早已跟周王室撕破了脸皮,可由于王室实力衰微,高坐朝堂的周天子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得乖乖地匍匐在"七雄"的脚下瑟瑟发抖。其他小诸侯国见王室已经衰落到这种地步了,更加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甚至还时不时去天子那"打打秋风"。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周赧王自然没有任何微信可言,他也因此成为了周王朝史上最窝囊的一位天子。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周赧王本寓居于东周公国中,但当时的秦武王早已有了"问鼎"之心。于是他便派遣自己的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马前往东周,以试探天子的反应。令他没想到的是,樗里疾遭到了周赧王的严词拒绝,这着实让秦国丢尽了面子。樗里疾心想:你让我丢脸,我也不能让你好过。于是便一怒之下将周赧王赶出了东周,周赧王便只得灰溜溜地率领着王室前往西周避难。此时的周天子,在诸侯的玩弄之下宛如丧家之犬一般,颜面尽失。

在高台之上,周赧王愁绪万千,既懊悔自己当初的决策轻率,又担心秦国不会放过他,因此羞愤、恐惧交加,身旁无人之际难免会暗自垂泪,堂堂周天子竟然落魄如此,堪称千古奇闻。至于堵在宫门口的债主们,同样又气又恨,便将这个高台称为“逃债台”,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典故来源。

周赧王的伐秦计划虽然半途而废,但却惹恼了秦昭襄王,后者随即派大将嬴摎率军伐周。周赧王自知难以抵御,便派姬咎入秦谢罪,称“自愿”献出九鼎、城池和人民,以此来换取自己的性命,并得到秦昭襄王的同意。81岁的周赧王因羞愧而驾崩,立国800余年的周朝灭亡。秦庄襄王派丞相吕不韦攻灭东周公国,原王畿的全部土地均被秦国占领。



《周赧王是周朝的末代天子,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末代周天子周赧王从登基起就是一个悲剧,作为理论上的天下共主整个周王室几乎就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几乎没有一个昔日的诸侯国再鸟这个名义上的周天子,哪怕是从周王畿分割出来的东周国以及西周国,都不把这个老大放在眼里。昔日天下共主早已被各个诸侯扒的只剩一条底裤,整个周王室的似乎只剩下九鼎,还在...

《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公元前315年,季Yan即位,这是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周瑜之王。作为东周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周Zhou王在位59年,成为周朝历史上最长的在位君主。然而,尽管作出了许多努力,但周哲王仍无法阻止东周王朝的灭亡。一 首先,季艳(336年前-256年前),季氏的姓氏,名字为Yan,又名王者(nǎn),后称“王周...

《周赧王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其结局有多窝囊?》
答: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入东周后,周王势力及江河影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虽然周津是一种摆设,诸侯把周津赐给他,作为老爷门的守门人,一个大男人走进来微笑点头。当他们进入战斗的王国时,王子们觉得天空周围的环境似乎是多余的,有点困难。因为这是一个智力的时期,所有的门和门都被堵住了,...

《周赧王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他的结局如何?》
答:虽然生活很艰难,不被王子们所喜欢,周莱王也曾努力维护自己作为天子的尊严,虽然这种努力看起来是那么苍白可笑。而周王达则受到秦国迅速崛起和加速吞并山东诸国事实的刺激。他很担心秦国迟早会推翻周朝鲜,虽然不是暴虐的国王,却要背负亡国的骂名,这是他永远无法承受的结局。周由于赖王不愿意等死,他...

《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下场有多惨?》
答:周赧王姬延是周朝的第37任君主,也是最后一任君主。他在位时,周朝可以说已名存实亡,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周赧王姬延于公元前315年即位,寄居东周公国。此时,在外部,七雄争霸,逐鹿天下,秦国已占鳌头;在内部,西周公国与东周公国也不消停,内斗不断。周赧王这个徒有虚名的天子,只是在夹缝中生存。公...

《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结局有多窝囊?》
答:亡国之君的一生,往往会被贴上“可悲”甚至是“窝囊”的标签。比如被嘲弄成“扶不起阿斗”的刘禅,再比如周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有些时候真的不得不服命运,生在离衰败只有一步之遥的帝王家,末代君王该做怎样的“挣扎”才能拯救自己的“子民”、甚至是自己的“国家”呢?于颜小二看来,当年刘禅的“...

《周赧王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其结局有多窝囊?》
答:周赧王,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其人生结局确实显得颇为悲凉。他继承的是一位无土地、无权势的国王的位置。开始在东周安定下来,随后又卷入西周的战争中,为了购买粮食和武器,资金短缺,不得不躲在高高的宫殿看台上,由此产生了一句关于债务的谚语,可谓是颜面尽失。然而,尽管如此,周赧王还是顽强地维持了...

《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
答:周慎靓王在位仅6年就死了,继承王位的是东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也是东周暨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姬延这个天子当得实在没意思,仿佛是个普通的诸侯。诸侯还有地盘呢,周赧王最后连地盘都混没了。原来,西周国又分出一个东周国以后,东周国和西周国争伐不断,并且侵占了天子的地盘。周天子...

《最后一位周天子 周王室最后一个天子》
答: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周王朝的末代君主,姓姬,名延,公元前315年登基,后世通常把他叫做“周赧王”。周赧王继位时,周已分东周西周两小国。赧王名为天子,实寄居于西周。西周武公尽献其地于秦,王亦卒,周王朝亡。在位...

《八十岁被债主堵门,在高台暗自垂泪的天子是哪一位?》
答:很多人都不知道周朝到底是如何灭亡,也不知道最后一位周天子是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最后的周天子,周赧王。《西周君》西周君 不说不知道,说出来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八十高龄的周赧王竟然被债主逼得躲在高台上暗自垂泪 周赧王,姬延,东周第二十五位君主,也是周朝的最后一位天子,他是周慎靓王...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