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在科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案例分析 科学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投稿:出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科学课中怎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请举例说明~

平时课堂上有实验操作的部分,简单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做。难点的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实验前一定让学生明白实验目标和实验方法,有法可依得去做
只要实验效果能达到,而且学生也是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的,不会麻木乱玩一气

一、以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到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比如在上《浮与沉》这课时,我首先出示两个一样的水槽,装看起来一样的水,再拿两个一样大小的马铃薯,问:“如果老师把这两个马铃薯分别放进两个水槽里,它们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它们都会沉下去”!我进一步反问:“真的都会沉下去吗?”学生齐声说:“是”于是我将两个马铃薯慢慢放进水槽里,同学们都惊奇地发现:一个马铃薯浮了起来,另一个却沉下去了。带着这样的兴趣和问题,同学们很愉快地进入了实验课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动手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乐学”的宗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到优化整合,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很好的养成,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比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我演示“童子尿”的实验,将“童子”放在盘里,用热水浇在“童子”的身上,一会儿,“童子”便撒出“尿”来,我演示完毕后,要求学生想一想,“童子”为什么会撒“尿”?学生看了实验感到十分新奇,迫切要求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情况下,再进行实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种有趣的实验,诱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并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使之成为前进的“导火线”,入门的“向导”,才能探求到打开动手操作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实验教学的突破口。
二、巧用生活材料,挖掘学生动手操作的潜能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看待科学实验,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材料积极开展课后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热传导》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任务,让他们自选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热传导现象。结果学生在课后设计了许多种新异而且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法。有的学生加热铁丝的一端,同时拿蜡烛接触铁丝的另一端,一段时间后,蜡烛接触铁丝的部分就会慢慢融化;有的学生在铁丝的不同位置各滴上几滴蜡油,当加热铁丝的一端时,就会发现离加热点越近的蜡油越先融化;还有的学生把书中的铁丝粘火柴棍的实验换成小锯条比铁丝吸热快,实验效果更明显……学生在课外自选生活材料设计的这些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热可以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加深了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而老师对学生各种方法的充分肯定,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灵活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亲自动手实验,主动地对许多科学问题进行了课外探究,挖掘他们动手的潜能,从而展示他们动手的能力,养成动手的好习惯。比如用布头、棉线和水彩笔芯验证毛细现象;用两个吸盘挂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一次性注射器体验压缩空气的弹性;用蜡作密封剂和粘接剂;用塑料包装绳做摩擦起电的实验等等。
三、加强动手实践,强化实验操作能力
1、积极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与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中国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本上都是“左脑化”,而往往忽视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训练。手工制作活动正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回家做一项小制作:如在学习《热气球》后,让学生自制简易热气球,到课堂外去飞一飞;在学习《压缩空气》后,让学生做一支空气枪;学习《镜子》后制作一个潜望镜。通过制作活动,学生体会到制作过程的艰辛,从而也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这些自制活动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当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来时,我都是非常非常高兴地一个一个向同学们展示,有好的,有差的,我都会表扬,并鼓励他们,告诉做得差的同学:一次次的失败将成为他们的一级台阶,将来会拾级而上获得成功,当你转头回望,才发现每次失败乃成功之母,都是成功的一步,成功带给他们的是短暂的兴奋和喜悦,失败往往给他们带来长时间的思考,促使他们获得更大成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该说,成功是喜,失败是福!
2、充分做好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每次实验教学前,我都会为学生准备好演示实验,以及各种器材,并且总是提前试做,以保证课堂实验的成功。不仅自己做演示实验,还有意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以加深对实验方法的掌握,练习效果更佳。在实验中,我总是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由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在演示实验时应尽力做到规范,标准,严禁违规操作,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学生的操作能力不是天生的,是经过不断的练习才形成的。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获取新知。
比如:在教学《滑轮兄弟》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这个滑轮是兄弟俩,哥哥是定滑轮,弟弟是动滑轮,我一边演示一边说:我们来看哥哥的作用,先用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量是100克的,再安装定滑轮,利用定滑轮将这个钩码提起来,看用多大的力,然后再把弟弟动滑轮装上,提起钩码,比较兄弟俩在组装上、用力方向、用力的大小上有什么不同?并说说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将他们兄弟俩合在一起又会怎样?那怎样组装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呢?于是学生很有兴趣地想探究这个问题,开始了动手操作。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的性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物质的制取要通过实验来完成,上好科学实验课,从中学科学教学实际来看,科学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在平常的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演示实验教学,要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这阶段要求教师的操作要规范准确、能见度高,提示语要简明扼要、抓住关键,以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和记忆。对于配置操作步骤用“一算二称(量)三溶四移五定六摇”归纳;如把《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要领归纳为“一角、二低、三靠”,以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记忆。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教师应该首先从实验态度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其次,要从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两个方面去导,以确保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做到操作明确、观察有序、记录科学等。由于学生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进行的,而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教师难以在课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预测。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操作之中。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
  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学生实验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中起重要作用。任何学生实验都是在一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的支配下开展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是进行实验的关键。因此,在学生动手前,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明确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进行。搞清通过实验要验证哪些性质,培养何种技能,受到哪些教育。你对这个实验还有什么其他的做法或改进等,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除总的・目的外,我们还要求学生把握以下几点: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倾倒;导管连接;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检验、验满方法;你对该实验装置满意吗?如何改进?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通过认真思考,不仅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启迪学生实验研究方法等。这样,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操作起来自然顺利,由于实验前教师给学生提出了对实验改进的问题,学生在操作时就注意了观察思考,觉得课本中的装置图不是很科学,不能随时控制反应,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尝试改进方法,画出装置图,这样一来,学生得到了尝试创新的体验,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发挥起监督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指导的主要内容有不仅包括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等三个方面;还要包括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性能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实验结论等内容;同时在实验技能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观察、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在实验思维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做到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内容。实验室的开放,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验空间,但教师如果不给予必要的指导,它发挥的作用必然减弱。因此,对每一个实验操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规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中药品、步骤很清楚,但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我们把此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它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学生实验教学中,实验前首先借助该实验的前言(导语),点明该实验的意义,从而揭示该实验的主题――学习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要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那些准确物理量?需要这些准确的物理量,必须用到那些仪器?这些仪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三个问题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通过认真思考,不仅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知识,同时启迪学生实验研究方法等。
  总之,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在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除常规的教学手段外,作为有进取的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来探索科学实验教学。

《如何在物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答:”这种开放式实验,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与创新思维能力。四、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演示实验在重视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验证物理理论,说明物理应用,示范操作规则,特别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发展科学思维等方面的作用是不...

《如何培养小学科学实验能力》
答: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

《如何通过实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答:以下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一、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实验课上,要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实验时采用不同...

《数学课上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
答: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三)深挖操作材料的思维容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答:科学实验大多是学生进行,没有一批得力的助手和骨干配合,实验效果和效率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实验人多、过程复杂或内容较多时,教师难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对每一小组和学生进行指导,这时必须充分利用责任心强的助手和骨干担任小组长。同时也验证了,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技能》
答:因此,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及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实验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规范学生科学实验的行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答: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

《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能力》
答:尤为重要的是,进行动手操作,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培养想象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剩余2697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一、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 新课...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有效性研究方案求答案》
答: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规律、本质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科学素养的主要手段,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主要载体,是科学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以往的实验课,学生吵闹、不讲究秩序,不能按时完成,结合学生特点,特提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这一课题。二、研究目标通过...

《如何抓好科学实验教学操作》
答:《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之目标。教师要精心策划实验活动,合理设计实...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