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比较中国的中庸和古希腊中庸的异同 比较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作者&投稿:嵇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与外国的中庸之道有什么区别~

中国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注重调和折中,强调待人接物避免两个极端,在矛盾中求平衡。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福罗斯特的《修墙》中,叙述者"我"在"必须修墙"与"无须修墙"的矛盾中找到了统一之处,即邻里和睦;同时"我"通过行动与内心的结合找到了矛盾的平衡点。从中国读者特殊的理解角度来看,这种统一与平衡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因此,在领略此诗的艺术魅力之余,还可看出一个美国人待人接物与人际交往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不仅在子思的《中庸》中进行了阐明和详述,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也曾涉及,以及雅典民选执行官梭伦的行为也遵循中庸之道。《中庸》是子思以孔子的中庸思想为基础,进过整理、汇编,并加上自己的见解的一本书,也是东方中庸之道的代表,主要以理论立世,切对国民影响甚大。亚里士多德和梭伦的中庸之道也为西方人所熟悉,后来对西方人影响不浅,西方几乎没有一本明确阐述中庸之道的书籍,只是某些书中对中庸思想略带一笔。
中西方的中庸之道在处事原则上大相径庭,都要求做事适度而至,遇事从容淡定,思想不偏不激。
但在对象上却有很大差异,东方中庸主要针对布衣阶层的个人,而西方确是上层领导讲中庸。在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里,布衣阶层的生活都是在是否解决温饱问题上徘徊,而中庸就是他们的精神良药,劝导他们不怨天、不尤人,从容处事,把一切不如意与受挫都归结于自我本身,如此培养出来的人对社会也贡献不了多少,不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西方中庸之道主要是培养上层领导使之减少贫富差距,使贫人、富人尽量公平生活,21世纪一美国为首的西方富国也有过集体善行,免除了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巨额债务,以及欧美人常说的公平、公正和人权,都是典型的中庸,他们要求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尽量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地保护各阶层的利益。
在目的和方向上,东西方中庸也有所不同。东方中庸目的是培养个人,使之成为一个高境界、高修养的完美接进君子的人物,这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第一步“修身”。西方中庸的目的在于寻找公平点,而不是培养完美人格,只是以中庸之道作用作用于人,使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也就是说,西方中庸的重点不是中庸作用的这个人是谁,而是这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若以东方中庸之道处事,可慢慢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做事不过不谦,总在一种中和境界。一生安分守己,不想有意外的收获,做事时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感觉怎样。善始善终。这样的人生好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若以西方中庸之道处事,着眼于国家社稷,着眼于人民生活,在乎的是国家利益,以至于全世界人的利益,而不是优秀的自己,这样,会使人有远大的理想,雄伟的抱负,仁慈济世的善心。许多有进取心、高境界的人都会这么想,这样忙碌而精彩的人生好吗?无论你认为是好还是不好,都没有对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
大家知道冯友兰写过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人有四种境界(原始、功利、道德、天地)。按其中的理论好像可以得出,遵循东方中庸之道的人境界就在功利和道德之间,而遵循西方中庸之道的人境界在道德和天地之间。因为按照东方中庸的理论,只重点在乎自己与自己周围的环境,看似很自私。按照西方的中庸思想,似乎有大公无私的境界,心系众生。
纵观事实,东方心系万民的人寥寥无几,西方国家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也不是很大。
总之,东西方的中庸之道有些地方平颇为相似,有些地方截然不同,不能去比较哪个更好、更适合自己,东方中庸有不足之处,西方中庸也不是完美无缺,没必要一昧地追求东方中庸,也不必死心塌地地膜拜西方中庸。我是站在中立角度、以一颗平常心对东西方中庸之道进行评说,所以在这里,我不会阐述我热衷于哪个中庸之道。
尘世间形形色色的人,性格不同,人生各异,符合自己的中庸之道便是最好的中庸之道。当然,也没必要非要在东西方中庸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来作为自己的处事之道。不以中庸之道处事的人,也有造祉于万民的,也有独善其身的。如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佛家思想中的涉及的行善积德、普度众生之类的……
【解读与评论都应尽量少加自己的思想,这篇论文是我品读《中庸》,了解亚里士多德和梭伦的生平、部分作品后,以我对他们的理解,以古今百家思想为标准,站在中立的角度对东西方中庸的区别姑妄言之,但文章毕竟是自己写的,多多少少还是掺杂了一部分刈宗思想,望读者发表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我还会不断修改!

各有所长。

相同点:
(1)  理性精神的一致:不走极端
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
(2)  主体指向的一致:至上美德
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
(3)  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
(4)  政治立场的一致:反对折中主义

不同点:
(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
(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
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
(3)社会生活中的归宿不同

《比较中国的中庸和古希腊中庸的异同》
答:不同点:(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 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3)...

《中国与外国的中庸之道有什么区别》
答:总之,东西方的中庸之道有些地方平颇为相似,有些地方截然不同,不能去比较哪个更好、更适合自己,东方中庸有不足之处,西方中庸也不是完美无缺,没必要一昧地追求东方中庸,也不必死心塌地地膜拜西方中庸。我是站在中立角度、以一颗平常心对东西方中庸之道进行评说,所以在这里,我不会阐述我热衷于...

《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出现异同的原因》
答: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
答: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二、价值取向: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

《中国哲学与外国哲学有什么不同?二者分别注重的是什么?》
答: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是因为生存环境、社会状况、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缉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显然不同的今性。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哲学以天人相分为前提,由于以根本的出发点都不同,便造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特征。中国哲学以人生哲学为核心,以道德和艺术为精神,以直觉和...

《中西差异的知识》
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一)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并把“分析学...

《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答: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

《求中西方文化差异》
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一)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并把“...

《中西方文化差异》
答: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

《...传说与古希腊神话传说,在对神的态度上有什么区别?在对人生的态度上...》
答:等等,更多的是一种人格化的神话。凸显了人的精神在于世界抗争中的意义。而且像盘古开天,动则万八千岁,是一种很绵长孕育的过程,这也和中国人一脉相承的中庸的思想相吻合,与西方的那种激烈的天地开辟的神话完全不同。而且,中国的神话中的人物往往是对祖先的神话。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神话是不存在...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