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老照片:百年前河北的农家生活,晒高粱你真的见过吗?

作者&投稿:农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在晒高粱。1917年,美国社会学家西德尼·甘博游历山海关、北戴河时拍摄了大量照片,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领略河北秦皇岛地区百年前农家生活的真实面貌。 它们保留了很多农业社会的原始韵味。


卖大蒜的老汉。总体来讲,1917年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风调雨顺的时候尚能填饱肚子,一旦遇到旱涝灾害,难免要忍饥挨饿。在饮食结构中,粗粮占主要地位,要到过节才能吃一点大米白面。至于肉,那确实是奢侈品,一年到头吃不到也不奇怪。


随风摇摆的高粱。高粱属于粗粮,我国传统的五谷之一,是当时北方农民的主要食粮。以前种植高粱非常普遍,因为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耐寒又耐涝,无论平原还是贫瘠的山地,均可种植。


正在扬场的老农。农村里的扬场,有多少人还记得呢?农民用木锨、木叉等农具,播扬刚刚打下来的谷物、豆类等,借助风力去掉壳、碎叶和尘土,以便利储存或者便利磨面。在扬场时候,一定得有个人在扬过的粮食上用扫帚捋那些没有被风吹出去的谷壳、碎叶。


农民用驴子驮着两筐蔬菜,沿街出售。筐里装的蔬菜像是黄瓜,很可能产自自家菜地。那个年代已经开始了缓慢的工业化,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还是占据主流地位。农民们将吃不完的粮食蔬菜拿出来买,然后买回自己需要的衣物、农具等。


穿肚兜的小女孩。民国初年,对女孩来说一大进步就是不再裹脚了,国家明令禁止裹脚,解放了广大女性,提升了她们的社会地位。虽然还有保守的父母为女儿裹脚,但这种情况相比清末已经大为减少。



是的,我见过,在有些偏远的地区,依然保存着这样的劳作传统。

没有见过这么宏大的场面,现在像这种场面,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轻易是见不到这么壮观的晒高粱场景,漫山遍野的高粱,让人看了,不禁感叹

我是南方人,高粱是北方农作物,所以晒高粱我从没见过,我见过晒水稻、小麦,只在电视画面里见过晒高粱。

《老照片:百年前河北的农家生活,晒高粱你真的见过吗?》
答: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在晒高粱。1917年,美国社会学家西德尼·甘博游历山海关、北戴河时拍摄了大量照片,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领略河北秦皇岛地区百年前农家生活的真实面貌。 它们保留了很多农业社会的原始韵味。卖大蒜的老汉。总体来讲,1917年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风调雨顺的时候尚能填饱肚子...

《河北唐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值得推荐?》
答:唐县博物馆:如果你对唐县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唐县博物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博物馆内收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展品,通过这些实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县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历史发展。体验民俗文化:唐县不仅自然景观迷人,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吸引人。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地道的河北农家生活,...

《去霸州胜芳古镇旅行有哪些小众景点值得打卡?》
答:胜芳老街:走在胜芳的老街上,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石板路。这里的商铺、作坊和民居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老街上还有许多小吃摊贩,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河北小吃。胜芳文庙:位于古镇中心的文庙是为纪念孔子而建的,虽然规模不大,但建筑精美,是了解当地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好去...

《创造文明国家我们怎样做》
答: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做起,培养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优良品德;从爱劳动、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起,培养有知识、能实践、会创造的实际本领;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战胜每一个困难做起,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急求科学促进文明手抄报材料,快啊!!》
答:昆鹏学校也先后有200余名队员到位于保定西北山区的白沙小学体验农家生活,跟小伙伴一起干农活,还一起动手做航模、车模等,使山区小伙伴眼界大开。“城乡少年儿童手拉手”、“东西部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手拉手”、“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手拉手共建留守小队”……...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