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扩大开放,加快地质勘查现代化进程 我国在扩大开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益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推进地质勘查队伍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土资发 [2001]5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 ( 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地质勘查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 [1999]37 号) 精神,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对属地化后地质勘查队伍的指导,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现就地质勘查队伍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地质勘查队伍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地质勘查工作是保证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 50 年来,地质勘查队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进入 21 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地质勘查队伍承担着推动地学发展,提高国土地质研究水平,解决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严重不足,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的繁重任务。
根据国办发 [1999] 37 号文件的要求,原地矿部门地质勘查队伍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部分地质勘查队伍相继进行了属地化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企业化经营。总的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属地化后的地质勘查队伍十分重视,并给予很多关心和支持,文件规定的六项优惠政策基本落实,工作进展顺利。但必须看到,地质勘查队伍在推进企业化经营方面进展还很不平衡,经营性地质市场整体上尚未建立,多年积累的队伍臃肿、设备陈旧、历史欠账多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职工思想还不安定。要精干并稳定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的地质勘查队伍,把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实体,妥善做好下岗职工安置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安度晚年,任务仍十分艰巨。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心尽力地做好相关工作。要指导地质勘查队伍认真抓好改革和发展工作,按照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活动分开的基本原则,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勘查新体制,充分发挥地质勘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前期服务、全过程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的多种功能,促进地质勘查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切实搞好地质勘查队伍结构调整,扩大地质勘查服务领域
搞好地质勘查队伍结构调整,扩大地质勘查服务领域,是当前地质勘查队伍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地质勘查队伍必须增强紧迫感,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主动做好结构调整,力争尽快在扩大服务领域方面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切实抓好观念的转变工作,要牢固树立地质勘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二是从战略的高度合理确定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矿产勘查开发工作、工程勘查施工、多种经营等产业的规模,调整好队伍结构。三是正确处理好地质勘查工作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活动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协调方面的关系,通过双向互补,互相促进,实现持续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地质勘查队伍专业齐全配套、占有大量地质信息资料的优势,在巩固原有工作领域的基础上,围绕矿产资源勘查,特别是紧缺矿产和非传统矿产勘查; 生态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城市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 地质环境和灾害监测; 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 走向国外勘查,开发境外矿产资源; 海洋地质调查评价; 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医药地质以及各类地质信息服务等,着力抓好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项目,不断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着力抓好省级精干地质勘查队伍的组建工作
保留一支素质较高、精干的地质勘查队伍,是贯彻落实国办发 [1999] 37 号文件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保留这支队伍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勘查队伍在深化改革中,要依据地质勘查任务的需要,合理确定地质勘查队伍规模,并通过组建地调院,建立起以承担国家和地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为主的骨干队伍。当前,多数地方已批准了地调院的 “三定”方案,组建地调院工作普遍取得很大进展; 同时部分地方还组建了不同形式的资源性公司,建立起以承担经营性工作为主的精干地质勘查队伍。由于这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政策扶持并具备相应的物质保障,因此,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有一个探索过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勘查队伍要结合实际,继续抓紧抓好精干地质勘查队伍的组建工作,并积极争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继续在经常性经费、装备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对精干地质勘查队伍的具体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行机构等,可进行不同形式的大胆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国土资源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这支队伍的改革和发展。
四、加快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经营步伐
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经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增强地质勘查队伍生存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国家对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经营工作非常重视,考虑到地质勘查单位的困难和问题,确定企业化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并允许地质勘查队伍在企业化过渡期间继续享受事业单位有关政策。地质勘查单位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过渡期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尽快完成企业化任务。当前应努力抓好以局为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突出主业的发展、核心业务能力的提高; 积极探索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积极争取国有资产部门授权经营,并大胆探索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形式; 鼓励地质勘查单位通过组建资源性公司等形式,挖掘矿业权资产的价值,集中优良资产,融入社会资本市场,多方筹集资金,实现跨越式发展; 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精简机构,减少冗员。
五、推动科技进步,加强队伍业务建设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关系地质勘查队伍的长远发展。加强地质勘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认真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工作要突出重点,充分挖掘有科技成果的潜在价值,搞好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工作,变技术优势为经济优势; 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适用、高新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对地观监测能力、地面和深部探测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信息处理和交换能力、实验分析测试能力; 加快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有选择地发展具有行业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好、用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推进科技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推进科技进步,人才是关键。要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技术业务精、懂经营、善管理、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人才。要通过竞争,建立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成长的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地质勘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
六、加快地质勘查对外开放的步伐
实施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为地质勘查队伍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力争在 “走出去”方面取得突破。为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摸清国内外资源的比较优势,了解这些国家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国际通行的规则; 在项目选择上,要以我国短缺矿产资源为重点,兼顾其他地质勘查服务领域,选择资源条件和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国外风险勘探和矿业开发。要利用已有的工作基础,利用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积极吸引国外资本来我国进行矿产资源的风险勘探,分享矿产勘查、开发利益。
为了使国务院确定的六项政策逐一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属地化后地质勘查队伍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国土资源部门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地质勘查工作纳入到国家和省两级规划计划,加大地方财政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力度; 二是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制定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究解决矿业权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经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关心和支持地质勘查队伍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咨询机构和部内外新闻宣传媒体的作用,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有重点地开展专题研究; 五是在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时,省级精干的地质勘查队伍只要资格条件合格,按照 “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方式,鼓励其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六是鼓励地质勘查单位在推进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盘活现有土地,对将现有土地转化为经营用地的,积极争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支持,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疏通工作; 七是积极争取国外风险勘查专项经费,支持地质勘查队伍参与境外国家急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建立以投资环境为中心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为实施 “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和联系服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勘查队伍,要进一步按照国办发 [1999] 37 号文件和省部关于地质勘查队伍属地化会谈纪要,积极主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汇报改革进程及问题; 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养老统筹、转产分流、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建议方案; 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积极争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国土资源部
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对外开放,是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由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现代科技既不是一国所创造,也不为一国所拥有,而是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封闭起来,都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现代化大生产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消费自己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则能扬长避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最大效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减少代价,少走弯路,就显得更加必要。

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关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与其他国家不同。因此,我们的对外开放必须制定专门的政策。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的开放是从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小平同志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开放经济特区开始,十几年来,我们与当今世界发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对外开放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世界,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我们的优势和不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从九十年代起,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也从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为第11位,外汇储备突破千亿美元。这是一个标志。由此可以想见,对外开放所引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初创阶段已经过去,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问题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资结构要进一步合理,地区分布要注意均衡,对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关键技术的资金引进要相对加大。外贸出口,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效益,减少亏损,尽快实现“两个转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以利于加快对于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吸收和转化。对外思想文化交流,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摒弃思想文化垃圾,警惕全盘“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

开放则兴,闭国则衰。我们一定要清醒地估量世界的发展,勇敢地迎接严峻的挑战,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使我们的民族更加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加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文化交往日益扩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中求得发展。实现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尤其要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过10多年来的努力,地勘行业对外开放已经全面铺开,对外交往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岁月里,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进程。

(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地勘行业对外开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充分发挥地勘行业优势,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全方位有重点地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对外经贸事业,促进地质勘查现代化的发展,为全国经济振兴作出贡献。

根据这一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注意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克服固守一方的封闭传统观念,树立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观念,凡是有利于地勘事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都要放胆去干。

(2)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对不利于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的制度、办法、条例和体制要果断地加以改革,使地勘工作的开放、改革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协调一致。

(3)必须进一步深化国际地质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技贸结合、技经结合,推动人才培养,加速地质科技进步和地勘工作现代化进程。

(4)必须大力发展对外经贸事业。要立足地勘事业,阔步走向世界,充分发挥地勘行业的各种优势和潜力,以科技为后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合作领域,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

(5)必须加强对外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服务,积极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要学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促进横向联合,使对外开放工作上新水平,登新台阶。

(二)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要加强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合作。紧密结合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部署,配合地勘工作与地质科技重点任务建立与完善对外科技合作的对口合作格局和多边交流网络;紧跟全球性地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1)围绕地质勘查工作发展战略和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重点是提高油气及地热资源的评价和勘查测试水平,提高隐伏矿床的预测理论和综合找矿水平;引进测试和选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提高矿产综合利用程度,提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评价,以及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

(2)调查国外矿产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国外地质科技和地质教育的发展趋势。重点是摸清资源大国的矿产资源现状和资源战略,不同类型国家现行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和地质技术政策,以及世界各国地质工作(包括科技和教育)的重大进展,为制定资源政策、产业政策和地勘工作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3)系统引进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有重点地提高基础地质学科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水平。重点是通过一些国际性合作项目,如全球性编图计划、全球性沉积盆地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全球地学大剖面的合作研究,以及国际性的深海远洋地质调查等,提高基础地质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水平。

(4)研究国外地质勘查工作的体制和经验。重点是了解不同类型国家地质勘查工作机构设置、立法情况及组织管理经验。

(5)地勘行业的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要注意发展新的对外交往形式,要在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的同时,实行有进有出的方针,注意促进技术输出和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并逐步创造条件,参与符合国内需要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重大国际地质科技合作项目,使我国的地质科学家在国际地学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和巩固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劳务、设备、矿产品和技术的对外贸易,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发挥地勘工作的技术、劳务优势,结合我国部分优势资源,开发多种贸易形式,扩大贸易种类,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与周边各国的贸易,同时不断开发新领域,开拓新市场,努力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

(1)大力创办“三来一补”企业。要综合利用已有设备、场地(厂房)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并适当创造一些条件,积极创办“三来一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更多的机电、轻工、纺织和饮食加工等类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创汇能力。

(2)积极发展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一是合资、合作勘探开发矿产资源。要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一支精干的、从勘探、开发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队伍,广泛吸收外资,尽快把这项工作搞上去。二是合资、合作生产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机电产品。要充分发挥地质机械仪器制造企业在增加出口创汇中的骨干作用。要积极引进外资,改造现有的地质机构仪器企业,“嫁接”技术、“嫁接”管理、“嫁接”销售网,生产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机电产品和某些高技术产品。三是合资、合作创办其他外向型企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这方面要根据当地优势,与地方联合吸引外资,共同规划建设,利益分享。

(3)继续开拓国际地质市场,组织矿产品、技术、劳务输出。一方面根据国际地质市场的需要,承包矿产资源勘查等地质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国内对某些急缺矿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到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从地质调查(技术援助或技术合作)入手,进行合作开发,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能解决国内急需。科研单位、地质院校,可以通过与国际地学组织间广泛的接触和联系,积极搜集信息,主动承担国际性的地质科技项目,并能从中争取一些工程项目,组织国内队伍承包。

(四)继续搞好沿海地区地质工作,扩大服务功能,为贯彻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地勘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要大力发展可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的科技工作与经贸事业,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较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做好相应的服务。①根据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加快沿海油气、东部煤炭资源勘查的步伐,在核能利用、地热能开发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地质勘查工作。②发挥科技优势,积极扶持乡镇企业,促进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特别是非金属开发利用等领域开辟新的途径。③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对把握国际原料市场和国内资源状况、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需要,不仅要摸清国内特别是沿海地区的资源家底,而且要研究国外资源情况,开拓原料供应渠道,发展潜在的和稳定的工业原料市场。



《新形势下国家对地质工作和地质队伍改革的要求》
答:地质勘查单位的资产、债权债务、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一并划转。地质勘查单位下放到省一级后,不得再层层下放。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的步伐。地质勘查单位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勘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服务创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矿产勘查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适应发展需要》
答:所以,现在的地质勘查工作,实际上主要是为21世纪初叶作准备的。因此,若不从现在起,切实加强地质勘查工作,那么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可能出现“无米之炊”或“等米下锅”的严重局面。 二忧部分老矿山接替资源不足。由于探明后备资源不足,不仅制约着矿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还影响到现有老矿山生产的维持。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初步思路与构想》
答:“两化”是通过充分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集中度和关联度,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依托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式、多元异构的地质资料信息多部门、多层次服务,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促进产业化发展,逐步构建和扩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答:但是,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体制不顺、活力不足、投入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

《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究理论初探》
答:2020-01-29 地质工作的基本特点 2020-01-31 中国海洋地质工作发展的战略构想 2020-02-03 扩大开放,加快地质勘查现代化进程 2020-02-03 水环地质工作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2014-11-21 房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14 2020-01-29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更多...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推进矿业经济发展》
答:一、加强地质勘查规划管理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确保我区地质勘查工作健康发展 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通过加快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长期以来,新疆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较低,后备矿产地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新疆矿业经济的发展,并将会影响新...

《关于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
答:地质工作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扩大了地质队伍建设。当时不仅国家成立了地质部,同时各工业部门,如煤炭、冶金、石油等工业部门,也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地质队伍,并且成立相应的地质院校,培养各类地质人才,地质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相继开展了大量的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并找出了许多矿床与矿产...

《河南嵩县勘查模式》
答:(1)遵循“两个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针对像嵩县这样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矿业权空白相对较少的地区,按照部省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划定的整装勘查区,从局部整合勘查到整装勘查分阶段实施。局部整合阶段:鼓励国有地勘单位率先将同一矿集区的自有矿权整合起来,由国有地勘单位联合组建的地勘企业来组...

《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模式——以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为例》
答: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成立于1955年3月,曾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是我国专业从事固体找矿、能源勘探领域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既能进行地质勘查又能承担国家“973”等高端科研项目的队伍之一。改革开放的前30年,该局主要从事固体矿产资源的地质...

《资源配置要让市场做主——谈如何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答: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矿产勘查工作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当前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原有的技术规程部分已经过时,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按勘查工作的新需求加快修订。同时,要研制新的技术规程,以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的需求。另外,还要研究解决标准化建设体系不全,相关标准缺乏协调、信息...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