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不耻下问典故_不耻下问的故事

作者&投稿:凤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那么不耻下问的 典故 有什么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不耻下问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不耻下问典故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 家、 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 礼仪 ,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解析
  [释义]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语出]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正音] 问;不能读作“wén”。

  [辨形] 耻;不能写作“尺”。

  [近义] 不矜不伐 谦虚谨慎 功成不居

  [反义] 好为人师 骄傲自满 居功自傲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虚心求教。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当干部的要~;到下面去虚心听取 意见 ;了解问题。

  [英译] stoop to ask questions from common people
  不耻下问 造句
  1、、你如果要学习,就要不耻下问。

  2、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

  3、三人行必有我师,有问题要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5、不耻下问是一种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6、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7、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8、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9、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10、不论是学习什么,我们都要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好

  11、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 学习态度 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虽然开放了,但很多想法在我们脑子里还是根深蒂固,现实中高傲的人为谋生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却又总是不屑于不耻下问,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

  13、在认识论上,主张学而知之,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实事求是。

  14、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15、而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比教师多,所以教师还需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这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16、不耻下问,学识才会加深,因此肯去寻找的人才能有所发现!

  17、斯特恩表示他已经意识到了别的联赛在这里获得的 成功 :“我们将会时刻关注与我们的计划相关的方案。我们会注意每一个好的创意,并会不不耻下问的借鉴一下。”

  18、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不耻下问。

  19、比如,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作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 复习 ,善于归纳和,碰到问题要先动脑思考,然后使用工具书,要不耻下问。

  20、只有不断用学习武装自己,不耻下问,就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知识,个人能力的含金量就大,教育工作就会出色并赢得尊重。

  21、中国人尽避自信,但是并不自封自闭,能够不耻下问而师夷。

  22、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

  23、作为强势的政治领袖,邓小平不耻下问,不少真实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的耳中,从而保证了在现行制度下作出巨大贡献。

  24、三千年前孔子就教育我们要不耻下问。

  25、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26、一个谦虚的人会不耻下问,因为他知道,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27、因此,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会主动帮助速度较慢的学生,速度慢的学生也会不耻下问。

  28、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29、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位很积极主动的学者,不懂的东西他会不耻下问。

  30、教师应在教室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各小组活动的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经常听取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真实体验,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耻下问,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猜你喜欢:

1. 不耻下问的来源

2. 不耻下问的历史典故

3. 不耻下问的寓言故事

4. 不耻下问的主人公 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

5. 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答:还有一次,一个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们称为“孔文”呢?”孔子回说:“因为他不耻下问,还聪明好学呢!”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才知道成语中的心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即使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会觉的耻辱。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也能...

《不耻下问的成语典故》
答:《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典故_不耻下问的故事》
答:9、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10、不论是学习什么,我们都要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好 11、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 学习态度 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2、虽然开放了,但很多想法在我们脑子里还是根...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答:不耻下问出自《论语》,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在春秋时期,出了一名圣人,名叫孔子,他的学生就有3000多名。孔子的知识很渊博,并且十分好学。有一次他去孔庙参加祭祀,孔子一直在请教别人问题,...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100?》
答:[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近义]不矜不伐功成不居谦虚谨慎 [反义]有问必答神气活现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好为人师师心自用自高自大 儿童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被世人尊为圣人。他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版育家和政治权家...

《不耻下问成语典故》
答:一、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二、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 三、聂先生是常向他上小学的儿子请教的,不耻下问的精神可嘉。 四、一个人要做到时时事事都能够谦虚谨慎并非易事,尤其是要做到如曾子...

《不耻下问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答:1、不耻下问的意思 不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2、不耻下问出自论语,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

《儿童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答:不耻下问的典故:春秋时期,孔子被世人尊为圣人。他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学识渊博的,一定要好学多问。一次,孔子去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礼仪式时,他不时地向人询问。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孔子听到这些后,毫不在意,并且说:“遇到不懂...

《不耻下问是谁的典故 不耻下问是哪位的典故》
答:不耻下问是谁的典故 不耻下问是哪位的典故1、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2、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