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传说禹造九鼎,你知道中国古代鼎被视作什么的象征 战国九鼎是谁造出来的

作者&投稿:卫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鼎象征着什么?~

九鼎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物意义,它们象征着对一个国家的统治权。不过很可能九鼎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而没有实物,因为无论是从考古还是当时的技术条件或者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九鼎其实就是一个传说。
关于九鼎最早的文献记载应该始于《左传》,大家都知道,《左传》是一部特别有意思的史书,堪称春秋时期的娱乐八卦杂志汇总。在《左传》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可以透过它来研究春秋时期整体的生活风貌,但是要说多少史实,那就要甄别了。

九鼎这个记载跟楚庄王有关系,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一度带领出国走向强大,因此野心勃勃,甚至想着取周天子而代之。《左传》中关于这个鼎是这么记载的: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这段说出了楚庄王的野心,他带兵到了周王朝国都边郊,周天子有点害怕,就派王孙满招待楚庄王,楚庄王就假装问鼎的重量,王孙满是个聪明人,他一看楚庄王这么问就知道楚庄王野心很大。于是他就发表了一番言论,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个鼎的重量不是你楚庄王这个诸侯可以随便打听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交代了九鼎的来龙去脉,先是归夏所有,后来归商,然后归周。而且他着重强调了一点,鼎在谁那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德行,如果无德,就算得到了鼎,也守不住这个天下。
不得不说,王孙满说得很有道理,也道出了统领天下的真谛,九鼎只是一个象征意义,并不是一统天下的核心关键。这就跟后世的传国玉玺是一个道理,传国玉玺主要是象征意义,并不是说谁得到了传国玉玺就一定可以一统天下。不过有了《左传》这个典故,九鼎以后就象征这国家的统治权,问鼎中原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九鼎到底存不存在呢,现在来看,起码传说中那套硕大的九鼎是不会存在的。现在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后母戊鼎也就是以前的司母戊鼎,重达八百多公斤,而九鼎有多重呢。有种说法是当年周天子讨伐商纣以后,曾经搬迁九鼎,其中一个鼎就要九万人才能拉得动。很显然,这种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并不靠谱,就算真有这么大的物件,如何组织起九万人来同时拉动一个东西呢。而且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东西,那也就不会一直没有发现了。
根据夏朝出土的青铜器来看,一般都是比较小的,连像司母戊鼎那样大的都不会存在,何况是要九万人拉动的呢。即便真的有大禹铸造了九鼎,可能也只是很小的青铜器,主要是取它的象征意义而已。由于个头小,那么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损害遗失也就比较正常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压根就不存在九鼎,所谓周天子的九鼎,有可能是周天子自己找人铸造的,然后为了展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故意拿传说中的大禹做靠山。当然了,就算是周朝青铜器工艺已经十分娴熟,要打造个九万人拉得动的大鼎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九鼎这事 ,主要还是看它的象征意义就好了,不要指望真的有这个东西。

大禹建立夏朝后,在以前先王子孙诸侯国林立的基础上,又分封了很多诸侯国,时间长了,有些诸侯不免离心离德。为了检阅天下究竟有多少诸侯国,维护夏朝和诸侯国的统属关系,大禹决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因这时适值各方诸侯来朝,夏禹趁机举行郊祀之礼,众诸侯都留在阳城助祭。到祭祀的时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祷。典礼官高声朗诵祝文,各方诸侯细细听去,前半部分是为国祈福、为民祈年,后半部分说天下受之于舜,将来亦必定传之贤人,决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圣授受之意:"兹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圣智,夙著功德,今谨荐于皇天,祈皇天允许,降以休征,不胜盼祷之至"。
祭毕之后,诸侯纷纷散开,又复聚拢来。大家对于大禹深深不满。一个诸侯说道:"真是好笑,他荐皋陶于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个不知道?他要禅位于他,岂不是虚领人情吗?"一个诸侯接着说道:"我听见说夏禹的儿子启纠合了无数心腹之臣,想承袭王位。大禹哪里肯传贤人呢?"后来不太满意的诸侯就都纷纷归去。
且说大禹郊祭之后,看见诸侯不服而去者有三十三国之多,心中不免纳闷。计算起来,不服之国以东南两方为多。于是大禹决定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
这次大会,各方诸侯都带来了朝贺的礼物,大国献玉,小邦献帛,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大享诸侯后,对各诸侯又重加赏赐,并申明贡法,要求务须按照规则缴纳。同时,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护各诸侯国的权利,使其不受邻国的侵犯。涂山大会之后,诸侯们高高兴兴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领群臣返回都城阳城。走到半路,忽然传来急报,说皋陶去世了,大禹听了,不胜伤悼,返都之后,就又改荐伯益于天。这样,从前疑心的诸侯知道误会了大禹,就在坚决拥护大禹的同时,也积极进献各类贡品。
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但为免诸侯责备,大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并将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禽兽、神怪等一并铸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种是神,那一种是奸。
又过了几月,大禹已在位五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岁一巡狩。巡狩回来后,气势磅礴的九鼎铸成,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后来夏朝为商所灭,九鼎就迁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为周所灭,九鼎就迁于周朝的镐京。后来成王在洛邑营造新都,又将九鼎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这就是所谓的"鼎在国在,鼎失国亡"。九鼎作为镇国之宝、传国之鼎仅传三代约二千年后,因周末战火频仍而神秘失踪,至今不知所在,成为千古之谜。
因为禹铸造九鼎,直到现在,"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还是人们常用的词汇。

鼎是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基本形制大家或可不太陌生,立耳、圆腹、三足或立耳、方身、四足。它的基本功能或用途是在礼仪活动中盛装敬献给上天和祖先的祭品——牺牲(另有醴和稻粱)。准确地说,青铜鼎是主要的牺牲盛器。
由于当时交通天地、祭祀祖先的权力,为社会上层的贵族阶级独有,因此用鼎的大小、数量便成为贵族身份、等级和地位的标志。商周时期用鼎数量规定严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不同身份地位,不仅鼎的数目不同,所盛的牺牲也不一样。九鼎分盛牛、羊、豕(猪)、鱼、腊、鲜鱼、鲜腊等“九牢”;七鼎分盛牛、羊、豕、鱼、腊等“七牢”;五鼎盛羊、豕(猪)、鱼、腊、肤称“五牢”;三鼎分盛豚、鱼、腊,一鼎盛豚,分别称“三牢”和“一牢”。
由于天子独尊 特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牢大礼,因此鼎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并进而成为传国之宝器。《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夏)远方图物 贡金九枚 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帝王世纪》记载:“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亳。”《左传·桓公二年》亦记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故《史记·周本纪》讲:“此鼎定社稷存亡,故为王者必争。”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非常着名的“问鼎”的故事。
所谓的“问鼎”,实际就是指夺取王位。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戎,领军驻洛阳,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无奈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军。楚庄子别有用心地问起周王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十分清楚庄王的用意,便义正辞严地对楚庄王说,立国的根本在德而不在鼎。这段故事固然反映了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的史实,但更说明了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秦国亦早觊觎周王室的九鼎,竟挺军想夺取九鼎,十分恐慌的周王,采用大臣颜率的计策,求助齐国帮助击退秦国,允诺事后存九鼎于齐国。齐国出兵将秦军击退,便向周王索取九鼎,见此颜率问道,如果把九鼎交给你们,你们将如何搬运回国,齐王说要经过大梁。颜率说,魏国早已企图谋取九鼎了,如路经大梁,魏一定会扣留九鼎。齐王说,那我们改经楚地。颜率说,楚国更是求鼎心切。齐王问,那应该走哪条路呢?颜率便慢条细语地给齐王讲了一段当年周灭商搬迁九鼎的故事,说当年周王为运九鼎,竟动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之多。齐王这时终于明白了颜率的用意,只好作罢。这里颜率的用意实际很清楚,即各国都在贪图九鼎,如果你齐国真的把九鼎运走,其结果势必会终日不得安宁。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所以秦始皇出巡此地时,曾派千数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一场。从楚庄王到秦始皇,九鼎故事虚虚实实,正暗示着此间社会的动荡。
总之,鼎在当时人们心里确有无以取代的地位。所以郑人“铸刑书于鼎上以为国之常法(《左传·昭公六年》杜预注) ”;“晋铸刑鼎”,着范宣子所作刑书,特示尊重而又为传之久远(《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得齐兵铸鼎”,销兵制鼎,特示和平安定(《吕氏春秋》)等等。直至今天,与鼎有关的词汇,一般均有显赫、高贵、盛大或昌胜之意。鼎运、鼎命、鼎祚喻帝王之位或国家之命运;以鼎阀、鼎族、鼎贵、鼎甲指显赫高贵之门弟;鼎业指帝王之大业;鼎喻指皇帝之旨意;鼎赐指极重之赏赐;鼎气指国运昌盛之兆;鼎味喻国政,鼎定指建国,鼎论喻大治之策等,其他则还有鼎盛、鼎重、鼎具、鼎兴、鼎助、鼎鼎大名等等,不胜枚举。
追根溯源,本来鼎不过是一种日常烹煮食物的炊器。最初是用陶烧制的,初型是容器下按设三足,下加柴燃火炊煮食物。这种器物起源很早,中原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出现钵形和盆形鼎。长江流域大溪文化遗址出土有罐形鼎。以后山东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良诸文化都出土有各种形式的陶鼎。
正是由于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离之的重要炊具,特别是鼎本身“不炊而自烹”;即集灶与炊具为一体,并有站立稳定等形制上的优点,进入青铜朝代之后,其地位便获得了提升,即终于成为贵族宴乡和祭祀上天与祖先的礼器。《说文解字》讲:“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韩诗外传》讲:“伊尹负鼎俎,调五味而为相。” 可见,进入夏商周三代之后,有双耳的青铜鼎恐怕大多已不再担当炊具的使命,而被堂而皇之地用为调五味之重要盛具。我们知道,青铜是铜与锡或锌的合金,而锡、锌均为熔点很低的金属,不耐高温。至于新出现的四足方鼎,如再视之为炊器就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目前我们所最早的青铜出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为双立耳深腹、圜底,下设三锥状空心足,四壁薄,形制比较原始,很接近龙山文化的陶鼎
早商时代青铜鼎的铸造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器壁加厚,也较均匀,器表普遍饰以兽面纹等复杂的纹饰。腹仍较深,一般为圆锥状空心足。新出现的方鼎为空心柱状足,商代中晚期的青铜鼎壁已普遍较厚重,形体多硕大,造型更向成熟方向发展。足大多为柱状足,纹饰趋于细密缛丽。
1938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一个大方鼎,当时轰动全国,这就是着名的司母戊,其通高133cm,口部长110cm,宽78cm,重量达832.5公斤,为目前所见世界上最重的鼎,堪称中国青铜文化奇观,其形制亦可视为晚商方鼎之代表。试想,如果当时熔铜的坩锅容量以12.5公斤计,那么,铸造如此巨大的器物,同时需要70余坩锅协力操作,如每个坩锅需要三、四个人,那么浇铸时至少需要250人同时工作。如再加设计、制模、翻范、组范及拆范、修整等工序,其制作场面可想而知。
商代的青铜鼎出现的数量很多,分布区域也相当广泛,东至山东半岛,北到冀北,西至陕中,南跨长江,偌大区域内均有发现。着名的人面纹方鼎就是在湖南宁乡发现的。
周初鼎的形制较之商并无明显变化,由于周人吸取商人酗酒误国的教训而禁酒,食器鼎的地位便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周人终于建立起一套以鼎为首的重食器的青铜礼器体制。出现了一批形体伟岸,下腹硕大,柱足粗壮的大鼎,《大盂鼎》可视为当时鼎之典型代表。
西周中期,周人的青铜礼器制度完整建立起来,鼎在其中的地位已更为稳固,形制更趋稳重。比较重要的如《毛公鼎》(见图九)。西周晚期流行的形制是立耳、圆底、矮兽蹄足,如《多友鼎》。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大动荡的时期,随着人文大觉醒,祭祀文化终于开始步入老年,鼎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由于礼崩乐坏,诸侯纷争,青铜器体系逐渐解体,最突出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鼎此时基本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系:北系以三晋为代表,形制是圆盖、圆腹、高足或矮足;南系以楚式为代表,深腹、平底、平盖,外撇式三高足。二是大量出土仿铜陶礼器,尤其陶鼎最为常见。
随着铁器与牛耕的出现,随着领主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官僚专制体制的创建,青铜礼器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这种曾有着长期辉煌的礼器,日渐走入历史的博物馆,西汉之后,便基本绝迹。
我们提到《左传·宣公三年》载,王孙满回答楚庄王那段话“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这是什么意思呢?夏王绘制远方各种物象,用九州所献贡金铸鼎,而把所图之物铸在鼎上,实际披露出一个重要问题,即青铜器表所饰花纹图案是有特定内容和特殊意义的。
我们可以从王孙满下面一段话得以进一步的证实。王孙满接着讲:“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意思是说,青铜器上饰以图象,天下各地的物象得以齐备,旨在使国民辨识何为神祗,何为奸恶。这样国民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致遇不顺的事,山精水怪都不会遇到。
以此使社会上下平安协和,承受上天所赐之福。所以在以鼎为首的商周青铜礼器上我们看到如此富丽华贵,绚丽多姿的图案花纹。如兽而纹、龙纹、凤鸟纹、火纹、蝉纹、蚕纹等象形纹,窃曲、波折、勾连雷纹等几何纹等等,丰富多彩。这些花纹尤其是龙、凤、蝉、蚕等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内涵。简单地说,关于龙纹《考工记》讲:“龙以水”其显然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特有产物。
最后我们不能不谈到青铜鼎器内壁的铭文。青铜器出现铭文是从晚商开始的。最初只是作器者的父、祖、母或兄长的称号以至族徽而已,以后发展为三、四十字的称颂功德性质的较长铭文。如《乃孙作祖已鼎》,十一字。西周青铜器与商代青铜器最大的区别是之一便是出现了大量长篇的述史性质的铭文,如记载康王大举征伐鬼方史实的《小盂鼎》;记载康王诰诫臣盂以殷亡和周兴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大盂鼎》等。又如《献侯鼎》、《作册大方鼎》、《卫鼎》、《师汤父鼎》和《颂鼎》等,都有长篇铭文。
西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的铭文竟长达499字,为迄今了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这些铭文无疑可补历史文献之不足。对于西周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至春秋战国,长篇铭已较少见,如台北故宫所藏《曾诸子鼎》、《芮公鼎》等,铭文仅四、五十字,无非是乱世诸侯大夫铸鼎以祈求长寿安康的意愿等。
中国文化是一种形而上的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中国古人哲人以“默而识之的观点态度去体验宇宙间发生的秘密。”(泰戈尔语)这种秘密就是节奏与和谐,而节奏也就是秩序,就是礼的基本精神;和谐则是乐的精神。中国人不仅把此一精神渗透进现实生活,便进而把此装饰到了日常生活所用器皿,而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
对最现实的器具,赋予崇高的意义,赋予优美的形式,使之不仅仅是实用之器,而且可以同人对话,同人情思往还,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历史上,本极为平常,而后来又极度辉煌的鼎便正是这样一种集中体现出节奏、和谐,基于天人合一的文化产物。因此它在今天即使早已褪出历史的舞台,但作为中国文化的直接载体却在现实社会中,在国人心目中光辉永存,永远发挥着一种无以替代的特殊作用。

鼎的象征意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
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 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

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本来是用来烧肉的,因为耗材贵重,一般人用不起,被当作尊贵的象征。禹铸九鼎,分放九州,显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演变为实力的象征,继而升华为王权的象征。
这个解释应该比较通俗吧 呵呵 恶汗!

九鼎~象征着华夏九州~~每州一个鼎~~是王权的象征~~只有天子才可有九鼎!!!

《传说禹造九鼎,你知道中国古代鼎被视作什么的象征》
答:由于天子独尊 特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牢大礼,因此鼎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并进而成为传国之宝器。《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夏)远方图物 贡金九枚 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帝王世纪》记载:“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亳。”《左传·桓公二年》亦记载...

《鼎的天工开物·鼎》
答:由于年代久远,九鼎上刻画的九州方物已经漫灭变形,于是一些人就把稀奇的东西当做各地神怪,从而传出禹造九鼎以刻画神怪,致使人多识怪魅之形以回避的说法。(3)此鼎入秦始亡:先秦典籍多言周有九鼎,为诸强觊觎,而终为秦所取,及秦亡,九鼎亦不知所之,但未言此九鼎即禹所铸之九鼎。以为禹铸者...

《九鼎象征着什么?》
答:然后为了展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故意拿传说中的大禹做靠山。当然了,就算是周朝青铜器工艺已经十分娴熟,要打造个九万人拉得动的大鼎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九鼎这事 ,主要还是看它的象征意义就好了,不要指望真的有这个东西。

《绿松石为何是象征王权的帝王之石?》
答:中国的皇帝最喜欢两件宝贝,一是鼎,二是玺。 禹造九鼎,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问鼎中原”“一言九鼎”,妇孺皆知。鼎代表着皇权,鼎的地位这里暂且不论。 玺是什么?就是皇帝的大印。有了这个传国大印,皇帝的地位就会被天下认同,否则就会被视同为“篡位”。 了解皇帝的玺,得从...

《战国九鼎是谁造出来的》
答:商朝为周所灭,九鼎就迁于周朝的镐京。后来成王在洛邑营造新都,又将九鼎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这就是所谓的"鼎在国在,鼎失国亡"。九鼎作为镇国之宝、传国之鼎仅传三代约二千年后,因周末战火频仍而神秘失踪,至今不知所在,成为千古之谜。因为禹铸造九鼎,直到现在,"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

《绿松石为何是象征王权的帝王之石呢?》
答:稀有罕见.绿松石是很珍贵的,在越王勾践的剑上就发现了绿松石,说明自古就是王权象征,而且还有和氏璧就是绿松石的说法

《一言九鼎有什么故事吗??》
答: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始皇建国后集天下之兵铸十二铜人还是九鼎?》
答:"(始皇)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那件事件使王朝更替?》
答:B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导致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战争结果 周文王于牧野大败商军,使商军数十万大军倾刻瓦解,周军乘胜追击。使商朝迅速灭亡。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