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简述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哪些方面

作者&投稿:众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

  (1) 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2) 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以下我们将对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一)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

  1.产生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例如,儿童经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玩具,下次看到在床单上的皮球,就会通过拉床单去拿皮球。也就是说,这种概括性的动作就成为儿童解决同类问题的手段,即直觉行动思维的手段。儿童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称其有了直觉行动水平的思维。

  2.特点

  直觉行动性是先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直觉行动思维的重要特征。

  (1)直观性与行动性。

  儿童的思维与他的感知和动作密不可分,他不可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是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分开来,因此,他不可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儿童的思想只能在活动本身展开,他们不是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

  (2)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直觉行动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动作之中,还表现在感知的概括性。儿童常以事物的外部相似点为依据进行知觉判断。

  虽然直觉行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但由于缺乏词的中介,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简单运动性和直觉性质的,而不是概念的。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行动的思维”、“手的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1.产生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之中孕育出来并逐渐分化的。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思维才开始产生,才真正由“手的思维”转为“脑的思维”。

  2.特点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在直觉行动思维中多采用“尝试错误”法,当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儿童便不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尝试,而开始依靠关于行动条件以及行动方式的表象来进行思维。思维的过程从“外显”转变“内隐”。

  (2)具体形象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在生活中,抽象的语言也常常使幼儿难以理解。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等生动的形象。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①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例如,幼儿不理解词的转义。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

  ②绝对性。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和直观性,使得思维所能把握的往往是事物的静态,而很难把握那种稍纵即逝的动态和中间状态,缺乏相对的观点。

  (3)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皮亚杰设计的“三座山试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先请儿童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让他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模型,然后请他坐在模型的一边,从许多三座山的照片(拍摄角度各个相同)中选出和自己以及坐在B、C、D位置的娃娃所看到的模型相一致的照片。 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挑出的往往是与自己的角度所见完全相同的照片。

  自我中心的特点还伴随有其他一些表现:

  ①不可逆性。即单向性,不能转换思维的角度。例如,问幼儿:“你有姐姐吗?”“有,我姐姐是××。”过了一会问她:“××有妹妹吗?”儿童摇头。她只从自己的角度看××是姐姐,而不知从姐姐的角度看,自己是妹妹。由于缺乏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得儿童很难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不懂得一定量的物体形状改变,是可以变回原状的,形状的改变并不影响其量的稳定性。

  ② 拟人性(泛灵论)。自我中心的特点常常使儿童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识有情感有言语,便以为万事万物也应和自己一样有灵性。因此,他们常常有一种看待事物的独特眼光和一颗敏感、善良、充满幻想的心灵。

  ③ 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听奶奶抱怨小鸡长得慢,就把小鸡埋在沙里,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浇,并告诉奶奶:“您的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整个学前期都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获得“守恒”观念,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所谓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儿童运算水平的标志之一。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性。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

  如前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就这个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三种思维方式之间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事实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往往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的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幼儿期三种思维方式的关系和发展过程。实验要求幼儿想办法利用杠杆,以便取得用手拿不到的糖果。试验设置了三种条件:第一种,实验室桌子上放有实物杠杆,使儿童能以直觉行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第二种,提供有关物体形象的图画,使儿童没有利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可能,而可以依靠具体形象进行思考。第三种,既无实物,也无图形,只用口头言语布置任务,要求儿童在言语的抽象水平上思考。结果如下表:

表8-1-1 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务情况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到,儿童用三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善、提高,但发展并不平衡。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得最早,且效果总是最好的,具体形象思维次之, 而抽象逻辑思维在5岁之后才开始出现,到6~7岁时能用该方式完成任务者也不过占22%。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最为迅速。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这种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幼儿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智力就像是一辆汽车的马力。
大部分人认为大脑的智力潜能是由我们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但有证据表明,使用大脑可以改变大脑酶的特性,就像锻炼肌肉可以改变肌肉的特性一样。因此适当地锻炼大脑,可以改变我们大脑的智力潜能。
童王星作为专注4-12岁儿童能力培养的教育品牌,在做过大量的测试之后得出:“如果我们把智力看作是汽车的马力,那么思维就是驾驶汽车的技能,不管本身智商的高低与否,我们都需要不断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
但现在市面上的思维训练方法参差不齐,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非但无法达到开发大脑智力潜能的可能,还有可能损坏孩子的大脑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清楚儿童思维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思维萌芽期。
1.5岁-2岁,随着儿童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儿童思维开始萌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从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思维训练,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孩子的思维能力刚刚起步,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通过玩耍或者绘本、故事等一些弱思维训练工具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思维刺激是可以的,但如果给孩子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可能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发育。
第二阶段:直觉行动思维。
2岁-3岁,孩子开始进入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思维,比如孩子在看到水的时候就要玩水,看到球的时候就要玩球。一旦这件东西离开了他的视线,他也就停止了对该动作的思维。
第三阶段:具体形象思维。
3岁-4岁,孩子开始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的比较明显。如计算3+4=7,孩子并不能处理3+4这种抽象数字,而需要通过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第四阶段:抽象逻辑思维。
5岁-6岁,孩子开始拥有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即可以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的过程。幼儿晚期,在其经验所及的事物范围内,开始能初步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拿之前的算术来举例,即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5张桌子或5把椅子。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采用玩具得奖方法,通过儿童具体操作来研究学前儿童推理思维的发展。其结果表明:3岁组,基本上不能进行推理活动;4岁组,推理能力开始发生;5岁组,大部分能进行推理活动;6、7岁组,全部可以进行推理活动。
因此,童王星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教育产品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拔苗助长,而应根据儿童思维发展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根据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让·皮亚杰(1896-1980),来说,是包含着四个阶段: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内的火花思维针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思维形式所做的六大课程体系:
L1:3-4岁
这个主要是分离焦虑过渡和幼儿园培养规划!
思维能力培养:有序思维,类比思维,对应思维
能力培养:记忆力,观察力,表达力
知识培养:数学与运算
L2:4-5岁
社会目标:性格养成期,幼小衔接过渡期准备。
思维能力培养:分类思维,代换思维,符号化思维。
能力培养:注意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知识培养:几何与空间。
L3:5-6岁
社会目标:幼小衔接过渡,夯实思维基础。
思维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转化思维,逆向思维。
能力培养:推理能力,抽象能力,运算能力。
知识培养:几何与空间。
L4:6-7岁
社会目标:小学适应期,智力突破期。
思维能力培养:有序思维,分步思维,数形结合思维。
能力培养:运算能力,交流能力,创造力。
知识培养:逻辑与关系。
L5:7-8岁
社会目标:二升三能力过渡期。
思维能力培养:转化思维,代换思维,图形化思维。
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知识培养:逻辑与关系。
L6:8-10岁
社会目标:夯实学科基础期。
思维能力培养:归纳思维,模型思维,变量思维。
能力培养:推理与证明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知识培养:数学应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简述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答:(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3)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一)思维方式的变化: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1.直观行动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具体形象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3.抽象逻辑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在学前...

《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1)从表面到内部;(2)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问题;(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5)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思维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维。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思维方式的变化 直觉行动思维变化,这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两岁前的婴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1.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变化上。- 直觉行动思维逐渐变化,这是最低水平的思维,依赖于儿童的感知和动作来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形象思维成为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尽管在幼儿阶段这种思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2....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一、直觉行动性思维 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动作。1.感知强调的是:拥有直观的材料。2.动作强调的是:先做再想,无目的、无计划。此部分常考单选:【试题示例】一个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

《简述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尚未掌握语言,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出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包括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本阶段幼儿思维有以下几...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