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近现代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怎样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演变的三种社会形态?

作者&投稿:童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现代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有哪些?~

鸦片战争失败后,近代中国社会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从此,这个数千年的文明古国究竟要向何处去,在当时的中国,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文化领域,人们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无法前进一步。这一时期,在哲学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通过古今中西之争而展开的。

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总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是谁发动的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在经济、政治诸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形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本国的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自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身受三座大山(帝、封、资)的压迫,是最革命的阶级。但在五四运动前还没有独立走上政治舞台,只有在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逐渐成熟。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既有联系,又有矛盾;既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又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农民阶级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重压下,过着贫困破产的生活。所以,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围绕着主要矛盾的尖锐斗争,形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其中,农民革命方面,爆发了1851年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和1900年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他们虽然都失败了,但已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资产阶级方面,则发生了以1898年的戊戌变法为高潮的改良主义运动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改良派试通过自上而下的和平变法,救亡存,实现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很快失败了。革命民主派则以暴力手段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无产阶级方面,五四运动前尚未成熟,五四运动后,尤其在其政党的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近现代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答: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在经济、政治诸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形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本国的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自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变迁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答:(2) 从空间上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经济层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政治层面 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3、思想文化层面 中国的...

《概括指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有哪些?各产生了什么影响?_百度...》
答:首先,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经历了显著变迁。这种变迁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如服饰、饮食习惯等,还反映在人们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上,如婚姻、丧葬等传统礼仪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个体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结构的演进和文化观念的更新。其次,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进一步加速。随着科技...

《我国近代现代社会是如何发展的?》
答: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 1、中国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哪些阶段,附上时间和社会的主要特征。》
答: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1、从政治上来看,一方面是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内部新兴进步力量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变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孙中山领导...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怎么写?》
答:现代:改革开放前:住房拥挤、陈设简单。改革开放后: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并出现“装修热”,追求拥有现代设备、环境优雅舒适的住宅成为生活时尚;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社会习俗 近代: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禁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如何看待?急急急!~!~!~》
答: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还包括着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特点。其中的半殖民地则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