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谁能帮我归纳一下? 我一直搞不明白文言虚词的用法!谁可以帮帮我!

作者&投稿:邸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给我归纳一下文言文18个虚词及用法,最好还有例句。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朋友,文言文虚词专门有一本辞典呢,一句话两句话怎么说的清楚?推荐你阅读一篇文章吧,但愿能有一点点帮助!

关于文言虚词

作者:祖玛教主

文言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们中学阶段不作深入研究,作者就此简单的讲一下比较常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顺口溜:之乎者也若,夫且何吁哉,耶(邪)所矣焉耳欤,其诸而乃然。

这里就重点的文言虚词讲一下:

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

2、乎:主要表疑问:子见夫子乎?《论语》,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3、者:······的人: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代词:者边走,那边走〈醉妆词〉

4、也:判断句式的代表语,用于句末:廉颇,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提顿语气: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

5、若:你:若毒之乎?《补蛇者说》翻译:你怨恨它(代指补蛇的差事)吗?;连词,如果: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左传》

6、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常见文言虚词
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


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
(2)哪里,什么。
沛公安在?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灭滑而还。
(6)通“尔”,你,你的。例:
而翁归。


⑴同“耳”,罢了。例:
无他,但手熟尔。
⑵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
尔安敢轻吾射!
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与尔三矢。
⑶那。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例:
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夫战,勇气也。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这,那。
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 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
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盖借寨墙为蔽也。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盖追先帝这殊遇。⑤盖音谬也。(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 大概,大约。例:
斯二者盖皆有之。(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
盖五六百人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 发语词。
: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4) 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5) 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6) 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⑴原因,缘故。
例:马无故亡而入故。
⑵本来,原来。
例:两狼并驱如故。。
此物故非西产。
⑶旧的。
例:①温故而知新。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
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
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⑷特意。
例: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⑸所以,因此。
例:故尝与过宋将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⑹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⑺仍然。
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人)
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
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⑴什么。
例:子恃何而往?
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却看妻子愁何在?
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⑹怎么。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
今日之事何如?
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求,尔何如?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孰为汝多知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⑸同“于”。
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吾尝疑乎是。(乎: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⑴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钱币乞之。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⑵有时。
例: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⑶有的......,有的......。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得日或否。
⑷或许,也许。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朱易量。
(5)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例: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7) 如果。
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⑴立即。
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③始缢即气绝。⑤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双不即出见。(即:
⑵就是。
例:几自疑身外即战场。
⑶靠近,接近。
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⑷则,就。
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⑸当,当下。
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天)
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当晚)
⑹即使。
例: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⑺假如,如果。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⑴已经:......以后。
例:①既同寝,夜半,客曰……
既克,公问其故。
⑵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
例:三军既惑且疑。
⑶既然。
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②
「既而」 不多会。
例:既而儿醒,大


⑴不。
例: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宋莫能守。
莫我肯顾。
⑵没有什么。
例:尤莫逾油画。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⑶没有谁。
例: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
时人莫之许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⑷不要。
例: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
例: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
莫春者,春服既成。



⑴于是,就。
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⑵才,这才。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⑶却。
例: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
例:视之,乃庞德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⑸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可是。
例: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8) 你,你的。
(9)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
其夫呓语。(其:她的。)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我们(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既其出。(其:我们)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念悲其远也。(其:她)
成以其小,劣之。(其:它)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其孰能讥之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例: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怀其璧。(其:那块)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若是,孰能御之?


⑴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⑵将,将要。
例:以为且噬己也。
久居,祸且及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⑶而且,并且。
例:且人之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⑷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相如素贱人。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⑸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三军既惑且疑。
磐石方且厚。
⑺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⑽还有,那末。
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康肃忿然曰。
⑵然而,但是。
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⑶是的,对的。例: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成然之。早出暮归。
⑷如此,这样。
例: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⑸与“若”在一起,用在句末,“像......一样”。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⑴如果,假如。
例: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⑵像,好像。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⑶你(的),你们(的)。
例:若所市于人者。
若毒之乎?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
予我千金,吾生若。(若:你们)
⑷此,如此,这样。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⑴即使,纵然。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⑵虽然。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⑴处所,地方。
例: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例: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
⑴到处。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
例: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⑴成为,变成。
例:此何遽不为福乎?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⑵做。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⑶作为,当作。
例:何以为计?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⑷是。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⑸以为,认为。
例:孰为汝多知乎!
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
例: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哉?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例:何辞为?。
⑻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将。
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1)治理。
例: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
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指前一个“为”)
(15)对,向。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之奈何?
如姬为公子泣,。
(16)因为。
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17)在,当。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⑴只。
例: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⑵表示希望的口气,“希望”。
例:惟大王与群臣孰思之。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⑵哪里,怎么
例: 且焉置土石?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悲予志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例: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⑸相当于“之”,作代词。
例: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是说也,人常疑之。
(4)用在句末,语气助词。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疑问语气)
苟政猛于虎也!(感叹语气)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反诘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祈使语气)


(1) 由于:
例: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而。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卷石底以出。

(3)把,拿,用。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以钱覆其口。
屠惧,投以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国胡以相恤?
(4)以为,认为。
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皆以美于徐公。
(5)凭,靠。
例: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6)按照,依照。
例: 策之不以其道。
以次进。
(7)根据。
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8)通“已”,已经。
例: 固以怪之矣。
(9)在
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0)为。
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11)通“已”,止。
例:无以,则王乎?
(12)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为」
(1) ......当作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 为。
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以为妙绝。
人人自以为必死。
(3)把......制成。
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铸以为金人十二。



⑴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⑵用于感叹句末。例:甚矣,汝之不惠!
吾村亡无日矣!
(3) 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例:公子勉之矣!


⑴停止。
例: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 语气词,同“矣”。
例: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3) 同“以”。
例:已后典籍皆以板本。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4) 治愈。
例:可以已大风……
(5) 太。
例: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
(6)完成。
例:又三月而后已。
(6) 却。
例:此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已矣」
⑴完了。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老夫已矣。
⑵罢了。
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
例: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相如出。



⑴于是,就。
例:因取刃杀之。
⑵依照,根据。
例: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⑶依靠,凭借。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河为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⑷趁着,趁此。
例:不如因而厚遇之。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⑸通过,经由。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
(7)沿袭。例:因遗策。
(7) 继续。
(8) 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⑴对,对于。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⑵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乃设九宾礼于庭。
⑶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燕王欲结于君。
⑷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⑸从,自。
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 比。
(6)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7) 被。
例:而君幸于赵王。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 受。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9) 向。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于是」
(1) 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4)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5)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⑵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鸣呼哀哉
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⑴却,可是。
例: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⑵那么,就。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3)就是。
例: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4)原来是。
例: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5)同“辄”,总是,常常。例:
居则曰:“不吾知也!”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的东西)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的事。)
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陈胜者,阳城人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⑷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例: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9)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近者奉辞伐罪。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10) 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再给你一个课件的下载地址http://www.7139.com/kejian/ywkj/zkyw/31607.html
可以看看
很好的哦

《求!!! 语文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汇总 要有例子说明。答好加分...》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答:关于文言文虚词的使用在学习中还是很重要的,下面总结这些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很实用。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yú)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第二人称:汝、女(rú)尔(ěr)、若、...

《在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
答: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1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9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常用词——之、其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答: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如下: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连词而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由中国古代的...

《18个虚词文言文用法》
答:帮助的人:31.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

《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常见文言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安 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2)哪里,什么。沛公安在?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青...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答:一、之 意义:“之”作文言虚词时,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调整音节的意义。用法:作结构助词时,“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音节助词时,“之”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二、以 意义:“以”作文言虚词时,表示行为动作的原因、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行为动作的对象或...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有哪些虚词,初中的啊。》
答: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

《谁知道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的用法》
答: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虚词》
答:2.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文言文的虚词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词特 第一册 一、《论语十则》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è,愉快) 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不耻下...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