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长城为什么会那么"长"?

作者&投稿:辕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城,别称"万里长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长城累加起来的长度超过了两万多公里。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中国的最东边到最西边也不过五千公里左右,而长城之"长",达到了其四倍之数。在古代那种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修建这么"长"的长城,得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秦朝甚至因为在修长城一事上不恤民力,导致二世而亡。 那么,为何后世王朝还会继续修长城,还把长城修得那么"长"?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形势所然;其二,自然环境。

1、 秦朝抵御匈奴

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防御犬戎等外部势力,便修建了很多传递军事信号的烽火台,算是为长城的修建开了个头。东周时期,不仅东胡、匈奴等外部势力崛起,各诸侯国之间也是争战不休,于是乎,诸如齐长城、赵长城、楚长城等长城都应运而生。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下令拆除像楚长城这种处在内地的长城,保留了像赵长城这种处在边界的长城。当时,匈奴气势正盛,占据了河套地区,对咸阳的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秦始皇不得不面对匈奴问题。 然而匈奴不是六国,六国是据城而守,只要破城即可,匈奴却是逐水草而居,很难像灭六国一般消灭匈奴。

在秦始皇看来,如果要彻底消灭匈奴,那么就必须倾国之力,让军队远征塞外。然而,就当时的国力而言,实难支撑,就算把秦朝的国力耗尽,也未必能达到目标,秦国内部必然还会生乱。要知道汉武帝用几代人积攒的家当去和匈奴血拼都扛不住,晚年还一改往日强硬作风,选择罢战息兵。秦始皇时期的国力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综合考虑之后,秦始皇选择了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修建长城。他先派大军收复河套,将防线推到黄河以北,然后让军队停止进攻的脚步,转而以燕长城、赵长城为基础,修建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防线。 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下令在长城以内修建了多条直道,以直道和长城构建军事防御体系。

2、 明朝抵御蒙古

明太祖虽然驱逐了蒙古人,但是回到老家的蒙古人却依然是明朝最大的外部威胁。面对威胁,明太祖也采取过行动,他曾数次派大军进攻北元,可惜的是始终未能毕其功于一役,更糟糕的是还有岭北惨败。

明太祖最终决定效仿秦始皇,建防线、稳基础,他让徐达修建了居庸关、古北口等城关要塞,还将自己的一些成年儿子分封到北部地区,并下令修建了九座军事重镇,俗称"九边"。由于明成祖继位之后把都城迁到了北平,针对蒙古的防御体系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即使明成祖曾经多次亲征塞外,他依然没有放弃防御, 因为攻和防向来都是一体的。

明成祖为了让"九边"的协同性更强,下令修缮历代王朝留下来的长城,同时也将一些断开的长城给连接到一起。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历代皇帝对于长城的建设更为重视,不仅修得长,还修得牢,甚至像处在京城北边一带的长城,更是修得如同铁桶一般,一层还不够,搞多层。

辽东女真崛起后,明朝皇帝又在蓟东一带修建了规模较大的长城。由此,明朝的长城实现了历代长城中的三个"最",最完善的体系、最大的规模和最好的质量。明朝以长城、军镇和卫所为核心,采取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模式,形成了一套 网状式的梯层次防御体系 。可惜的是,其结局依然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1、 依地形而建

长城如果是修建在平原地区,防御效果很有限,所以无论是秦长城,还是明长城,主要都是依山而建,那么有人会问,有那么多山可"依"吗?还真的有,北平一带的燕山山脉、河东之地的太行山脉、河套平原以北的阴山山脉、河套以西的贺兰山脉、河西之地的祁连山脉,绵延数千里。

其中,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被称为"河北",阴山以南、贺兰山以东被称为"河南地",太行山以西、阴山以南被称为"河东", 历史 上多少风云人物在这三处地方演绎出了自己的辉煌,三处地方在古代的地位可以堪比今日之长三角。

对于古代王朝来说,这三处地方都是要害之地,无论失去哪一处,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唐朝安史之乱后,河北割据,导致藩镇之祸日益严重。故而,秦朝之后,依然有很多王朝继续构筑长城防线,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为了守护这三处地方。

然而,山与山之间并非总能相连,如果只是依山而建,那么山断开的地方就很容易成为薄弱点,所以即使山断开了,长城也不能断,只有整个防线连成整体,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如此下来,长城岂有不"长"之理?

2、 因气候而来

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分别是因气候而来,因为气候决定了降雨量,而降雨量决定了生产方式。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的应该知道有一条400毫米等降水线的存在,这条线的走向大体上是从大兴安岭的西端到燕山,然后斜插河套地区,过黄河,到长江上游,最后直抵雅鲁藏布江河谷。

这条线的东南方向因为有季风影响,所以降水量较高,而其它方向的降水量较低,降水量较高则适合农业,降水量较低则适合畜牧业。结合 历史 和地理来看,这条线刚好把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隔离开了。

长城的走向也有很长一段和这条线几乎吻合。不仅如此,燕山至辽东一带的长城把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分开,河西走廊一带的长城把沙漠戈壁给隔离开,阴山一带的长城又刚好把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分开,这一分就又分出了学问,诸如关于年活动积温、干燥度、年太阳辐射总量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性的等值线刚好也是这样把这些相关地方进行分离的。

换而言之,长城仿佛不是古代人建的,而是现代人结合气候情况来建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当然,这只是笑言,但是却足以说明长城之"长"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回过头来说,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既然有这么长,那么长城岂能不"长"?

很多人说长城没用,更没有必要那么“长”,其实不然,长城和武力之间的关系就像盾和矛的关系。倘若只有矛,一旦力衰之时,就难以自保;倘若只有盾,就算力壮之时,依然只能龟缩于后。只有一手拿矛、一手拿盾,方才能做到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需要长城发挥出盾的作用,那就得具备整体性,不然一小段、一小段的分布,起不到任何作用,徒废人力、物力。受自然环境影响,华夏大地上的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很长,这样一来,长城就必须得足够“长”,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参考文献:

《史记》

《明史》

《中国地理》



《长城为什么会那么"长"?》
答:那么,为何后世王朝还会继续修长城,还把长城修得那么"长"?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形势所然;其二,自然环境。1、 秦朝抵御匈奴 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防御犬戎等外部势力,便修建了很多传递军事信号的烽火台,算是为长城的修建开了个头。东周时期,不仅东胡、匈奴等外部势力崛起,各诸侯国之间也是争战不休,...

《秦始皇在长城里加了什么,为何长城那么坚固?》
答:长城之所以会那么坚固,是因为秦始皇在当初建筑长城的时候,里面加了糯米汁。糯米非常的有粘性,建筑长城的时候加了它,可以让城墙更加的坚固。长城是我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面对宏伟壮观的长城,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古人们无穷的智慧,长城是在秦朝的时候开始建设的,那个时候面对外敌的骚扰,秦始皇开始组织修建...

《长城为什么会那么长?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方政府也曾进行长城测绘,但是由于区域划分不明确,比如某两个相邻的省市把一段长城都算做自己行政区域内,结果导致统计出长城长度为7000多公里,整整比明代文献记载多出1000多公里。从那以后,再没有进行过有组织的全国范围的长城长度测量活动,所以后来人们还是以明代文献记载为准。秦代...

《长城为什么会起伏,为什么会曲折》
答:长城之所以起伏曲折,因为长城依山而建 就是要求在山的最高处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攻击 达到低于侵略的效果 如果依顺山势,那么就没有阻挡的效果 ———希望采纳,你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古代的万里长城为什么会建在那么高的山上,又那么长》
答:因为它需要把所有烽火台连一起

《我国的长城为什么会那么长?》
答:那充分体现华夏民族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决心。从大了说。 其实,当时,也是无奈,因为毕竟打不过人家嘛。所以历代修筑长城的封建国家总不是很强盛的。满意请采纳

《为啥长城会那的长呢?和尼失湖水怪只真的吗??》
答: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尼斯湖水怪是人们在湖边发现的!也没有人见到真正的面貌!记得采纳啊

《为什么古代会建造那么长的长城呢?》
答: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

《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
答:秦代甘肃东部长城,是当时甘肃自有历史以来最具规模的一次营造建筑活动,也是甘肃人民在秦朝时一次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秦长城西段的建成,对于保护甘肃东部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八达岭长城为什么会这么出名》
答:南长城相比北长城的游客人数较少,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先去走南长城,再走北长城。游玩景区可以关注一下景区的旅游旺季时节 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为中外游客所称道的'金色北京'。全年最好旅游月份,是4、5、9、10月份 ...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