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仔猪从小到大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 苗期管理应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作者&投稿:重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提高肉猪出栏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要提高规模饲养商品肉猪出栏率,实现规模化健康养殖,提高经济效益,除了要加强猪舍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的管理外,还要抓好以下五项技术措施。
一、抓好“杂交”,饲养杂交幼猪
搞好经济杂交,能提供杂种优势强,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的幼猪。一般是用本地母猪和另一个外来的优良品种公猪(长白、杜洛克、约克夏公猪)交配,所得到的一代杂种猪,全部进行育肥。据调查,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长本杂交一代仔猪育肥,从出生到90公斤,比纯种长白猪缩短育肥期15—26天,而且抗病力强,发病率也低。规模饲养商品肉猪专业户,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商品猪猪场),都要选用长本、杜本、约本瘦肉型杂交仔猪进行育肥。
二、选好幼猪,提高均匀度
选好幼猪,是提高商品肉猪出栏率的十分重要手段。选择幼猪的原则是:一是要选择瘦肉型杂交品种猪。二是要选择体健、大小一致、品种一致,最好在一个猪场或一个清净区(无疫情)仔猪繁育专业户中一次性购齐(要先做好购猪计划,落实购仔猪合同)。三是对购进的幼猪,要有检疫证明和产地防疫证明。选择幼猪的标准是“四看”:一看发育:发育快、断奶体重达到15—20公斤的仔猪,其饲料利用率就高,达到90公斤重的日龄就早;二看腰长:腰长的幼猪,日增重就快、瘦肉率也高。据北京农科院畜牧所测定,猪的体长由106厘米提高到110厘米,日增重可提高85克、每公斤增重饲料消耗下降1.6%,同体瘦肉率提高8.44%;三看管围:管围粗细与骨骼成正比、管围粗骨骼就大,瘦肉率就高,饲料利用率就好,出栏就早;四看后躯:后躯比前驱高,而且还宽的仔猪,日增重快、出栏早。概括的说:选择体质健壮,体驱长、胸宽深、后躯发达,管围粗,肌肉丰满的杂交一代幼猪。
三、搞好“过渡”,减少应缴
选购的幼猪,由于刚断奶,其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各种消化腺体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幼猪体重迅速下降,甚至死亡。为了减少饲料突变带来的应激反应,提高幼猪群体体重的整齐度,要抓好“三个”过渡:一是饲料成分要逐渐过渡。幼猪购进15天后,再逐步改变其日粮;二是日饲喂次数要逐渐过渡。仔猪入栏后,待15天后再减少饲喂次数;三是日饲喂量要逐渐过渡。待仔猪定群熟悉后,逐渐增加日饲喂料量。这样,才有利于幼猪消化道、消化腺体的发育,促进幼猪健康、快速生长。
四、做好小群管理,给弱仔猪吃“小灶”
育肥猪,一般是群饲、同槽进食,能促进食欲,提高增重效果。但,群饲也易出现咬架、争食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地分群管理,采取定猪定圈小群管理的办法:一是要按品种类型进行分群。即把同一品种的杂交型的幼猪,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圈里饲养;二是要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组群。要求体重差异一般不超过2—3公斤;三是要进行及时整群、定群。幼猪组群后,如果发现有的幼猪采食能力差、常靠边,不爱活动,就应及时地从小群中调整出来,调到康复栏内饲养,要加大精心饲养力度,供给优质饲料、看槽饲喂、少给勤添,吃(小灶)。
五、及时进行驱虫、健胃
在幼猪入栏后育肥前,要对猪群进行一次驱虫。驱体内寄生虫时,首选药物有左咪唑、四咪唑、驱虫灵等药物;驱体外寄生虫时,可选用2%敌百虫液或万分之五的辛硫磷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体表。要注意防止中毒。进猪后4—5天,对幼猪都投给健胃剂,可选用适量的人工盐拌入饲料中饲喂。

苗期管理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1)土肥水管。秧苗栽植成活后,应适当晾苗。
在整个生长期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使土壤保持疏松,尤其在匍匐茎抽生时期,松土有利于匍匐茎的扎根和生长。在雨季前应注意小水勤灌,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在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期,可追施少量氮肥,每公顷225千克。在大量抽生匍匐茎时再追施一次复合肥,每公顷375千克,或者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顷,以保证匍匐茎苗的旺盛生长。但到8月中旬以后,要控制氮肥的使用,可喷布0.5%的磷酸二氢钾,以保证壮苗,为后期花芽分化做准备。
(2)摘除老叶。草莓移栽成活长出新叶后,应及时摘除老叶。由于老叶光合作用变弱,影响通风透光,不利于秧苗生长。因此随着新叶的不断出现,对衰老干枯的叶片应及时摘除。这项工作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要不断进行。
(3)摘除花蕾。作为繁殖的母株随着生长会出现花序和花蕾。花蕾的发育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母株的健壮生长和匍匐茎的发生,因此当母株显蕾时应及早摘除。实验证明,摘蕾比不摘蕾,母株的匍匐茎苗可增加40%~60%。
(3)引茎。为了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匍匐茎的产量,在匍匐茎大量产生时,应进行人工引茎。人工引茎的方法是,待匍匐茎伸出后,将其在畦面上均匀摆开,以防交叉或重叠在一起,造成稀密不均,影响土地利用率。因此在匍匐茎大量发生时,先把茎蔓伸直,摆匀,然后在发生幼苗处挖一小坑,再用土把幼苗基部压在小坑内,以促进幼苗扎进土壤,形成健壮的匍匐茎苗。这样的匍匐茎苗还可以抽生第二、第三代匍匐茎,产生第二、第三代匍匐茎苗。计划秋栽的苗,压茎到8月下旬左右为止,以后形成的匍匐茎苗,生长期短,苗细弱,花芽分化不良。因此后期出现的匍匐茎应加以控制,以免消耗养分。如果计划春栽的苗或作为繁殖的母株苗,可压到9月中下旬。
(5)喷布赤霉素。赤霉素可促进匍匐茎和幼苗的发生,提高匍匐茎的产量。因此在旺盛生长期可喷5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1次~2次。8月中下旬以后停止使用赤霉素,否则影响花芽的分化。
(6)防治病虫害。在草莓生长季节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红蜘蛛,可在发生初期喷布40%的氧化乐果1500倍液,防治蚜虫和兼治草莓叶甲;喷布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灰霉病也是为害草莓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除了早期及时清除枯叶,减少病源外,在蕾期前可喷50%的多菌灵500倍液,并可兼治其他病害。

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养育

哺乳仔猪是指初生断奶(5周龄未)这一时期仔猪。这一阶段仔猪主要从母乳中获取营养物,哺乳期又分哺生期和哺乳期。从初生到2日龄为哺生期。哺生期的仔猪经受从水生到陆生、恒温到变温,从不呼吸到喘气,血液供应养分到靠吃奶,消化吸收,无菌到有菌等;应激丛生。据统计,仔猪生后第一天死亡占生后21天死亡的14%第二天高达22%,哺生期是仔猪找奶头、抢奶头,固定奶头,建立稳定母仔之间,同胞之间的关系阶段。哺乳期从3~35日龄,这一阶段以常奶为主食,在生理上是渐变过程。养好哺乳仔猪首先需了解哺乳期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能力差,行动不灵活。表现为怕冷,容易冻僵冻死,易被压死、踩死。

2、没有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仔猪只有通过吃初乳才能获得抗体,又受时间的限制,生后2小时内吸收初乳抗体的能力最高,以后吸收能力减弱。所以仔猪要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3、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初生仔猪消化道和重量都很小。胃重仅4~5克,胃容积才25~40毫升。初生的20天内,胃内仅有凝乳酶,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含量少,无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奶中蛋白质的消化主要是靠小肠。胃分泌盐酸的能力要得35~40日龄才不断增加,哺乳期缺乏盐酸是仔猪容易下痢的根本原因。

4、生长发育快,10日龄时体重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或更多。

二、初生仔猪的护理措施

仔猪出生是它生活史上的一次骤然变化,又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完善,形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稍微饲养管理不当,护理不周,就极易出现死亡。据统计:仔猪死亡的时期有93%以上在头一个月,而近56%死亡的仔猪是死在初生期内。死亡的情因是冻死、压死、饿死、肺炎和下痢。因此,搞好初生仔猪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1、早吃初乳,固定奶头。早吃初乳仔猪可以及早地获得免疫力,获得丰富营养,尽快产生体热增加抗寒抗病能力,同时能促进胎的排出,对消化器官的活动也有良好的作用。也是提高体重均匀度的措施。仔猪生下后尽量让其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在吃初乳的同时固定奶头,弱小的吃前部奶头、强壮的吃后部奶头,仔猪有抢占奶头的习惯,在这短暂的放奶时间里,如果不固定奶头,仔猪必须互相抢占奶头,咬架、强夺弱食、咬破奶头、乳房的皮肤,干扰母猪正常放奶或拒绝哺乳。奶头一经固定直到断奶都不会改变。

2、保温防压:保温对初生仔猪极为重要,过去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仔猪出生后遇到第一个不良刺激就是温度,由于仔猪7日龄以前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受不了低温寒冷的不良刺激,变得怕冷懒动,互相挤成一堆,身体卷曲,食欲减少,不愿去吃初乳。少吃初乳的结果是仔猪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不足,难以抵抗疾病的侵袭,低温寒冷环境会破坏仔猪的免疫机能,使仔猪接受母猪移行抗体减少,降低或失去抗病毒和病菌的能力。在荔浦,一年中约有12月、元月、2月既要给仔猪加热保温的其他几个月虽不需加热,但也需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给仔猪保温的方法是修设保温栏。因为母猪与仔猪所要求的环境温度条件是矛盾的,初生第一天的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5℃,而母猪要求在15~20℃间。解决的办法就是给仔猪提供局部保温环境。保温栏可建在母猪栏内或栏外,栏的大小为0.48~0.56平方米,三块水泥砖高即可。保温栏与母猪栏设一个高15公分宽8公分的口子供仔猪进出,保温栏地面铺上禾稿,栏内上面用木板或麻袋加盖以提高栏内温度,严寒时用电灯,红外线灯加热保温。保温时间一般7天左右,冬天气温枢可酌情延至15~20日龄,以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完善,不需再保温,7天后清扫保温栏。在保温栏内给仔猪补料。给仔在猪养成在保温栏内休息的习惯。这样,仔猪不会被母猪压死、踩死。

3、补窝:有时母猪产仔头数较少,需从产仔多的补进同龄仔猪。补窝时应注意:①两窝仔猪产期应当相近,最好不超过3~4天,体重相近的仔猪。②补窝的仔猪在补窝前一定要吃到初乳。③为防止母猪追咬补窝仔猪,补窝时可用母猪的胎衣,乳汁涂擦补窝仔猪,也可将两窝仔猪混在一起,互相接触一般时间或喷酒精、喷醋,干扰母猪的嗅觉,使其辨别不出补窝仔猪。补窝时间最好是夜间进行。开始补窝时要加强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4、补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肌肛蛋白及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猪体内缺少铁就发生缺铁性贫血。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只有50毫克左右,由于哺乳仔猪生长每天约需7毫克的铁,而每天从母乳中得到的铁不足1毫克,体内储铁仅够1星期,不及时补铁就会造成仔猪缺铁性贫血出现食欲减少,消化不良、下痢。因此,给仔猪及时补铁是促进仔猪生长,增强抗病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给仔猪补铁的方法有口服硫酸亚铁,肌肉注射铁钴针、富来血、牲血素恃,但最有效、最简便、最便宜的还是首推牲血素。牲血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补铁剂。每毫升含有150毫克的铁,用于预防和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牲血素的用法,仔猪生后2~3日内,用7号针在大腿内侧肌肉注射1毫升,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加大用量,否则,过量会抑制肠内其它微量元素如锌、镁的吸收,造成缺锌,不但会降低仔猪的免疫功能,增加仔猪对细菌的易感性,而且会导致维生素E和硒的缺乏,同时也引起其仔猪消化不良。最近,广西化工研究院研制成功一种口服的“富血精”补铁剂,据试验报告称,用该补铁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但对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防止黄、白痢有显效,而且能促进生长,平均日增重提高59.1%,与性血素和用有协同作用。该补铁剂的用法从5日龄开始每日2毫升连续喂到30日龄。也可用“富铁力”,该药补铁补硒,用法仔猪生后3~4日在大腿内侧深部肌肉注射1毫升。

5、喂足饮水,初生仔猪3日龄开始有饮水行为,这时要喂给饮水,以免口渴,乱饮脏水,尿液而发病。

三、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1、提早诱食补料:哺乳期的仔猪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的需要量大,而母猪泌乳量在21日龄左右达到高峰后,就逐渐下降,单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了,若不及早补料,就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及早补料还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机能,促进胃肠发育,防止下痢,缩短过渡到成年猪饲料的适应期,为断奶奠定基础。通过早期补料的仔猪,60日龄断奶窝重,窝均采食量,饲料利用率,经济效率均有明显的提高。

仔猪开始诱食以7~10天开始,12~14天能采食补料为宜。因为这时仔猪已长大牙。喜欢啃咬硬东西,具有明显的采食行为,诱食的方法较多,有的给以炒得焦黄酥脆的玉米、大米或高粱粒,引逗开食,有的用面粉煮成糊状或少许食盐或食糖或味精等调味品,糊在仔猪口里。有的用颗粒状乳猪料撒在保温栏内和母猪栏内,随母猪学吃,25日龄前的诱食料蛋白质水平可以不要太高,因为诱食阶段的仔猪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能力很弱。

诱食时间,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是仔猪最活跃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诱食效益最好,特别是早上9~10时最为适宜,仔猪经过5~7天诱食阶段,就吃上瘾了,大约到15日龄就会自觉上糟吃料了。

2、补给全价乳猪料:仔猪经过早期诱食训练后,20日龄前后能较好的采食饲料。这时若仍用一般的诱食料,已不能满足仔猪对蛋白质及其它营养了,从仔猪能很好认料开始要逐渐向全价乳猪料过渡,自配混合料的要求是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价,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每公斤饲料消化能应在3.2兆卡以上,粗蛋白质19~22%,赖氨酸0.8~1%,钙1%,磷0.6%,仔猪最好补干湿料,喂干湿料比喂稀粥料日增至提高20.9%,因为稀料和熟料的干物质相对减少,冲淡了消化液,影响消化。

3、精心护理仔猪,及时防治疾病:仔猪出生后,由于本身生理机能的不完善和环境方面的应激双重作用下,仔猪承受不了而发病、死亡。只有精心护理,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个体重。

(1)对弱小仔猪,全身震颤打抖的仔猪,在第一天每头腹腔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加5万单位的链霉素以增强仔猪体质,预防白痢。注射部位:请人抓好两脚倒提起来,以便使肠子下沉。进针部位在趾骨前缘之下3~5厘米处,腹中线侧面,把连有注射器的针头垂直剌入腹腔。注意做好注射部位的消毒。

(2)防制仔猪黄白痢的措施,仔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的多发病和常发病,仔猪生后1~3日龄发生黄痢。3~10日龄发生白痢。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诱因有:①气候突变致仔猪受寒感冒引起;②环境卫生较脏;③母猪喂得过好,饲料脂肪含量过多,造成母乳脂肪含量过多,乳汁过浓,又因仔猪喝水不足或喝脏水造成;④母猪过瘦,泌乳量少,仔猪受饿;等等。

预防仔猪下痢的措施:

A、母猪产前注射菌苗。有大肠杆菌腹泻三价(K88,K99,987P)灭活菌苗。广西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在母猪预产期前40天和15天各肌肉注射一次,每头母猪2毫升;仔猪黄白痢遗传工程活菌冻干苗,江西生物药品生产,在母猪产前20~25天每头喂1头份,用冷开水稀释加2克小苏打混合拌少量料喂给;

B、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和用法主要有:①在仔猪5日龄时可在饮水投入土霉素,痢特灵供母猪和仔猪饮用。②仔猪10日龄以后,在仔猪饲料中加0.01%的土霉素或者0.01%喹乙醇,既可防治仔猪下痢,又能促进仔猪生长。③将烤得焦黄的酒药研碎拌入仔猪料中,同时加一定量的磺胺脒或痢特灵,预防效果也很好。

C、复方氟呱酸混悬液,每毫升含3毫克氟呱酸在仔猪吃初乳前每头用注射器经口腔注入药液0.5毫升。

D、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搞好环境卫生和栏舍内外的消毒。

(3)防疫注射。已注射猪瘟弱毒苗的母猪其仔猪生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猪瘟的免疫抗体,这些抗体能保护仔猪21日龄内不受猪瘟毒的危害。21日龄后由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仔猪就没有抵抗猪瘟病毒的能力了。因此,在仔猪生后20~25日龄就一定要给仔猪打猪瘟预防针。打了这一针后,免疫力可维持到仔猪60~70日龄时,以后抗体水平又逐渐下降消失,仔猪60~70日龄时必需再打第二次猪瘟预防针,打完两次预防针后,仔猪一直养到大猪出栏就不须再打猪瘟预防针了,猪也不会再得猪瘟病。

第二节 断奶仔猪的育成技术

从断奶到体重50斤是断奶仔猪的育成阶段。断奶在猪的一生中是生活条件的第二个大转变,由依靠母猪生活过渡苔完全独立生活。这时的仔猪仍处在强烈生长发育时期,是骨骼和肌肉加速生分的阶段,消化机能和抵抗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引起仔猪生长发育停滞,甚至形成僵猪或患病、死亡。因此,这是养好仔猪的又一个关键性的时期。

一、提早断奶

仔猪应在35日龄断奶,传统法在50~60日龄断奶是很不科学。断奶过晚既延长了母猪哺乳期,降低了母猪的繁殖率,又干扰仔猪胰脂肪酶的分泌,影响仔猪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阻碍仔猪的生长,提早到35日龄断奶,于母猪,于仔猪都有利。在众多的实际工作中,搞好了仔猪早期的补料,35日龄断奶的效果是最好的。

二、阉割

在15~20日龄阉割仔公猪,仔母猪在30~40天阉割较为适宜。

三、断奶仔猪的喂养技术

仔猪断奶后的15天左右,会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往往不安,食欲不振,增重缓慢,甚至体重减轻或患病,为拉稀腹泻,消化不良,尤其是哺乳期开食晚,吃料少的仔猪`更明显,养好断奶仔猪,过断奶关,要做到饲料,饲料制度及生活环境的“两维持,三过度”:即维持在原栏管理和维持原饲料饲养,并逐渐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过渡。

1、维持原栏饲养:就是猪仔断奶时,把母猪赶走,把仔猪留在原栏饲养,可以减少环境条件造成的不安。

2、维持原用饲料饲养:就是在猪仔断奶后,仍然保持哺乳期的饲料,不会因为断奶造成营养条件改变和不足。

3、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维持原料饲养半个月后,可逐步增加一些饲料,从乳猪逐步过渡到小猪料。

4、饲喂制度的过渡:在断奶半个月内,尽量采用原哺乳仔猪的喂养制度,日喂4~5餐,晚间加一餐,在补料间内自由采食,自由活动,部分饲养进行炒香等调剂,处理,逐步过渡苔日喂3餐。饲料干湿喂。

5、生活条件过渡:仔猪断奶后一个月内,仍然保持哺乳期良好的生活条件,栏内清洁干燥,夏季注意通风降温,冬季抓好防寒保温,逐步训练仔猪在运动场排粪尿。

四、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措施

猪有很大的生长潜力,由于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充分发挥,有的甚至形成僵猪。为充分挖掘断奶仔猪的生长潜力,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

1、喂给全价的小猪料和配合饲料。

2、增加抗生素及化学物质:如土霉素,杆菌肽锌、喹乙醇等用量,每1000公斤饲料加5~6克,治疗量加倍。拌匀入饲料中喂给。

3、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每100公斤饲料添加(硫酸亚铁40克、硫酸锌35克、硫酸锰1克、硫酸铜2克、碘化钾0.018克,加骨粉或石粉921.98克,共1公斤)微量元素1%,均匀混合加入乳料中喂给。猪用复合维生素照产品说明使用。

4、添加氨基酸,可添加赖氨酸0.1~0.3%或赖酸0.05~0.15%或蛋氨酸0.05~0.15%,均匀拌入饲料中喂给。

五、仔猪断奶综合症的防制措施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断奶仔猪出现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痢、腹泻,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精神欠佳等特征的断奶综合症。断奶综合症的发生与仔猪受断奶应激免疫和消化酶等的影响,预防仔猪断奶综合症的措施:

1、适当减少断奶仔猪料中蛋白质的用量注意氨基酸的补足与平衡。如用商品的乳猪料、小猪料可在其饲料中加入10~20%的玉米粉,一般35日龄断奶的从断奶这天起用20%的仔猪料喂10~15天,若45日龄断奶则加10%玉米粉喂10天左右,如果自配料的,断奶体重在20斤以上,断奶日龄39天以上的,饲料粗蛋白在18%即可,断奶10天后粗蛋白可略至20%左右,但要计算氨基酸的含量,若氨基酸平衡16%的粗蛋白可起到20%的功效。

2、尽量少用碱性饲料,不要用小苏打喂断奶仔猪,用磷酸二氢钙替代石粉作为钙源,用花生麸替代部分鱼粉。

3、在仔猪料中加1%柠檬酸或猪仔猪饮水中加1%柠檬酸或在饲料中加1.5%延胡索酸。

六、防止僵猪的产生

僵猪只吃不长,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僵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胎僵:是由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足,公母猪老龄衰老或配种过早,致使仔猪在胚胎期生长发育不良,初生体重轻,生活力低。②奶僵:哺乳期母猪饲料不足,蛋白质缺乏,饲料营养水平不能满足泌乳需要,导致母猪泌乳量很低,乳质差。仔猪因没能吃好初乳、吃足常乳,加之补料不及时,仔猪在哺乳阶段的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造成。③病僵:仔猪在哺乳阶段发生下痢、喘气病,急性、慢性胃肠炎,流感等疾病,治疗不力,长期未能康复,严重影响了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④虫僵:仔猪长期受到蛔虫,姜片吸虫,疥癣、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的侵袭,消耗了营养而致僵。

形成僵猪的原因是互相联系的。要防止僵猪的产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加强母猪怀孕、哺乳期饲养管理,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供给,使仔猪先天发育良好,后天能吃到充足的乳汁。

2、做好仔猪接产、擦身、保温等的护理和提早诱食、补料、保证仔猪料的质量,以满足仔猪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使仔猪活泼健壮。

3、搞好栏舍卫生,做到栏舍干暖、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仔猪尽可能多晒太阳,多到运动场活动。

4、及时驱除仔猪体内外寄生虫和防止仔猪白痢等疾病的发生。对发病的猪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重复感染。尽量缩短病程。

治疗僵猪,必须对症治疗,根除病因。治疗措施有:

1、体弱者用维生素B1100毫克,加维生素B12500微克注射,每隔7天肌肉注射两次。也可取苍术,松针叶,侧柏叶各25克,晒干粉碎,拌料喂猪。还可用针管取健康猪的血100~500毫升,然后静脉输入僵猪体内,3~5天即出现精神好转、食量增加,增重加快。

2、驱虫除癞:体内驱虫药可选用左旋咪唑,敌百虫、驱蛔灵等,用量按每公斤计分别8~10毫克,0.1~0.13克和0.29克,用温水溶解,拌入少量精料中喂给,一小时后才喂料喂水。体外寄生虫则选用1~1.5%敌百虫溶液擦洗或喷洒猪体,每天一次,治疗2~3次即愈。也可用消灭清,按说明使用。

3、健胃:僵猪多数消化机能差,应经常喂一些大黄苏打片,人工盐等健胃剂。用量:每10公斤体重用1~0.5克,每周一次,连喂3~4次。

4、增加营养:对僵猪应喂给优质,易消化的饲料,每公斤混合料的消化能不低于3.1兆卡,粗蛋白18%,可用下列日粮配方:玉米30%、碎米12%、稻谷粉15%、麦麸15%、花生饼15%、黄豆5%、淡鱼粉6.8%,骨粉1%、食盐0.1%。每日补充土霉素25~30毫克,赖氨酸2~3克,及少量幼嫩青绿饲料。

5、添加生长促进剂:①抗菌剂:可用土霉素、金霉微、喹乙醇、杆菌肽锌等,每吨饲料添加50克、②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10~20公斤的仔猪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日粮的1%。添加剂配方为10公斤添加剂含硫酸亚铁109.6克、硫酸锌97.96克、硫酸锰3.45克、硫酸镁91.69克、硫酸铜6.54克、碳酸钙〈作载体〉9.76公斤,拌搅均匀后添加量占日粮用量的1%。

《仔猪从小到大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
答:2、保温防压:保温对初生仔猪极为重要,过去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仔猪出生后遇到第一个不良刺激就是温度,由于仔猪7日龄以前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受不了低温寒冷的不良刺激,变得怕冷懒动,互相挤成一堆,身体卷曲,食欲减少,不愿去吃初乳。少吃初乳的结果是仔猪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不足,难以抵抗疾病的侵袭,低温寒冷环境会...

《小猪的养殖方法是怎么样的?》
答:1、严格做好卫生工作及免疫工作 2、合理分群,注意饲养密度,0.3-0.32M2/头,保持环境良好,处理好通风换气与保温的矛盾。3、饲料更换要逐步过渡.回答来自“职业养猪团”断奶小猪指出生4周龄到10周龄阶段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后又一次强烈应激。首先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为主改成吃固体的...

《肉猪快速饲养法要点,养猪技术》
答:(1)冬暖。①用半地下式或地下式猪圈养猪;②用塑料大棚喂猪最好,即用塑料薄膜从猪圈前屋檐盖到运动场南墙,

《仔猪喂什么成长最快》
答:五、喂糖精增重 国外研究发现,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好。方法是:在每公斤配合饲料中加0.05克糖精,饲喂时先将糖精溶于水中再拌入料中,可使猪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六、喂柠檬酸增重 英国研究发现,在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

《仔猪怎么喂好?》
答:三、稳定饲料,狠抓旺餐。苗猪在旺食阶段,饲料必须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为苗猪一旦习惯吃某种饲料以后,突然变化,往往影响采食数量,甚至不食,而且需几天后方能慢慢习惯.如果再有变化,食欲更受影响,所谓"饲料不稳定,旺食白费劲"就是这个道理.苗猪旺餐的时间,冬天在午后,夏天在傍晚.在这段时间里,苗猪...

《我是养猪新手,想请各位帮忙指点一下猪从小到大的养殖流程。 比如生下仔...》
答:下表是大多数猪场的推荐疫苗接种计划,这些疾病在生产的不同阶段危害都大。为了维持猪群足够的保护能力,有时候还要进行加强免疫。不同品牌的疫苗具有各自确定的推荐方案。要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如果猪群被诊断出某种疾病,而且有疫苗可用,你可以与兽医一起采用其他的接种方案。疫苗的费用和管理使用费用也...

《养猪注意事项?》
答:一、初生仔猪的保温 仔猪产后48~72h能保持体温恒定是非常重要的,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产后48h内的保温工作。具体保温措施可采用在母猪舍内设一个长宽各60~2000px的护仔间,铺上垫草,安装灯泡,以提高舍温。前3d待仔猪吃饱后放进护仔间,3d后就可以让仔猪自行出入,这样既能保持仔猪体温恒定,又能有效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如何养猪长得快》
答:因此,只有采取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才能使育肥猪提早出栏。 1 品种 瘦肉型杂交猪的日增重明显高于本地品种和本地品种的杂交猪,杂交种有生长优势,一般喂养杂种一代猪日增重可提高15%,节省饲料20%,且发病率明显降低。在购买仔猪时,要选体形好、吃的多、长的快和尾巴粗而短的猪(长白、大约克),一般优良仔猪可节省...

《怎样进行仔猪腹泻的产前防治?》
答:虽然仔猪腹泻是现代养猪业中的一个难题,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在实际生产中,应树立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全盘考虑、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1)产前给母猪注射疫苗 在母猪...

《养猪场饲养管理有哪些方法?》
答:自然养猪场户(特别是从外购猪苗的场户)要建立专门的隔离观察舍(栏、圈)和专门的病猪隔离舍(栏、圈)。新进猪应在隔离观察栏内饲养至少10天以上,统一防疫、驱虫,稳定后的健康猪只按体重大小分圈进入发酵床养殖。同时,要求饲养、兽医人员每天多次查看猪只健康状况,发现有流行病症状的猪只,及时...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